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哥Angkor

都城名。 中国清朝(近代)史籍作盎高尔。故址在今柬埔寨西北部,洞里萨湖之北。原名禄兀,意为圣城。民间口语讹作吴哥,源于梵文之那揭罗,意为首都或首府。吴哥通,即吴哥城,又称吴哥通王城、通王城、大吴哥,梵文译作摩诃那揭罗;吴哥寺,即吴哥窟,又称小吴哥、梵宫、塔城,梵文译作杵德罗那揭罗,巴利文译作那揭罗伐多。 始建于公元9世纪,13世纪建成。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吴哥城和吴哥寺,共有各种建筑物约600座。9~15世纪为吴哥王朝都城。1177年曾遭占城舟师袭击。1431年暹罗军队攻占并劫掠该城,之后该城废弃。1860年被发现。 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

吴哥

形成于公元9世纪的柬埔寨古代佛教城市,吴哥城又称大吴哥,呈边长约3公里左右的正方形。城外以城墙环绕,东面二座,西、南、北各一座,12世纪时城墙改为石砌,城门以巨石建成,并兴建寺庙、皇宫、文武官署等。一般居民及店铺在城墙外的附城(外城)和近郊。城南1公里处的吴哥寺是柬埔寨著名的印度教(佛教)建筑,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艺术的代表作,总面积为4万m2,以砂石岩重叠砌筑,形式厚重封闭,又称吴哥窟,寺院四周有5.6公里长、190m宽的濠沟,内外围墙各一道,外围西墙筑有三座石塔的门楼,入内为一庭院,沿巨石铺砌的大道东行,为内墙围绕的主殿,主殿建在三层台基上,每层台基有石砌回廊,底层台基高9m,回廊东西长200m,南北长180m,满布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及国王出征图的石刻,第二层台基高8m,东西回廊长115m,南北回廊宽100m,回廊四角建有石塔。最上一层台基高13m,回廊成边长60m的正方形。台基上建有5座尖塔,上层台基中心的塔高65m,二层台基四角的塔较小,象征印度教和佛教神话中的宇宙中心和众神之冢,并形成金刚宝座塔形。三层基座的四面各有踏步拾级而上。整个建筑的立面富于层次,中心高,两边低,呈中轴对称的构图,群塔曲线柔和,轮廊丰富而统一。被称为东方世界的 “四大奇观”之


吴哥寺

☚ 雅典卫城   波斯波里斯王宫 ☛
吴哥

吴哥

柬埔寨的古都和著名的游览、考古胜地。在暹粒省洞里萨湖(金边湖)北面,南距暹粒市6公里。公元9-15世纪为高棉王国都城。约建于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完成于公元1201年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时,前后历经400余年之久。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吴哥通王城和吴哥寺 (吴哥窟),共有各式建筑约600座,建在约45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其中有佛寺和宝塔,为宏伟的石构建筑,精美的石刻浮雕。宝塔外壁上刻有形态各异的佛像,有的高达数丈,形象生动。古城在吴哥寺北4公里,占地15平方公里。城呈正方形,周围约5公里,城墙厚3.8米。都是赤色石块砌成。城门顶上,都矗立一尊佛像。城墙四角各建十字形佛堂一座。城内,有著名的寺庙,如巴戎寺、巴芳寺、空中宫殿等; 还有广阔的街衢和拱桥。城南的吴哥寺是世界著名佛教建筑。柬埔寨王国国徽上的图案即吴哥寺的圣塔。寺内五座莲花蓓蕾似的圣塔高耸云表,是高棉民族引为骄傲的精湛建筑。吴哥在数百年的兴建过程中三易其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在巴肯寺(耶输跋摩一世时代),第二次王都中心在巴戎寺 (罗内陀罗跋摩二世时代),第三次王都中心在巴芳寺 (乌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时代)。真腊继扶南崛起,雄踞中南半岛,为当时东南亚举足轻重的大国。几百年来皆以此为都,世称吴哥王朝。吴哥同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历史上,吴哥曾先后两次遭劫破坏,1177年占城舟师的袭击,1413年暹罗军队的入侵。后一次入侵,吴哥遭到严重破坏,吴哥王朝迁都金边。以后几百年内,吴哥长期湮没在丛林榛莽中。19世纪中叶,柬埔寨人民发掘吴哥古迹,加以清理、修复和保护,才使这颗稀世明珠,重放异彩。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吴哥古迹又遭到严重破坏。

☚ 里约热内卢   岘港 ☛
000066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