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启民可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启民可汗?—614东突厥可汗,沙钵略可汗之子,名染干。隋开皇十七年(597),与隋朝联合,隋妻以安义公主。大可汗即都兰可汗发兵讨伐,染干于十九年(599)内附,隋封其为启民可汗,置于今山西一带。同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兼统东突厥汗国,不断进兵侵隋及启民可汗,隋多次击败之。仁寿三年(603),漠北铁勒诸部叛攻达头,启民可汗返回漠北,收集余众。614年卒。 启民可汗?—609东突厥可汗。名染干。号突利可汗。沙钵略可汗之子。初居北方,遣使向隋求婚,隋以宗室女为安义公主妻之, 遂南迁度斤旧镇。因受都兰与达头联合进攻,降隋,隋拜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为智健王,并于朔州筑大利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以居之。时安义公主卒,隋又以宗女义城公主妻之。部落来归者二、三十万。后复因都兰不断侵扰,迁于河南,在夏、胜二州之间(今河套东边)。旋都兰为其部下所杀,达头自立,国内大乱,部众相率投启民。后达头攻隋失败,西奔吐谷浑,启民奄有其众,岁遣朝贡。隋大业三年(607)春,与义城公主同赴榆林行宫朝见炀帝, 先后献马三千匹。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607或608东突厥可汗。名染干,阿史那氏,摄图(一说处罗侯)子。雍虞闾时,居于北方,号突利可汗。遣使入隋求婚; 文帝欲离间突厥,许之。开皇十七年(597),遣使来迎女; 文帝舍之太常,教习六礼,妻以宗女安义公主。前后遣使入朝三百七十辈。雍虞闾攻灭其部,仅以五骑随隋使长孙晟归朝。十九年六月,隋册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史传简称启民可汗。安义公主卒,文帝又妻以宗女义成公主。部落归之者甚众。雍虞闾又击之,文帝复立入塞,迁于夏、胜之间。大业三年(507)四月炀帝巡榆林时,偕义成公主朝行宫,上表请变服饰法用一同华夏,炀帝未许。大业十年(一说四年)死。 ☚ 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 意利珍豆启民可汗 ☛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公元608年东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姓阿史那,名染干,沙钵略可汗之子。都兰可汗统治时期,他为小可汗,统领北方的一些部落。都兰可汗向隋求婚,隋文帝不允。他向隋朝求婚,隋文帝将安义公主嫁给他为妻,而且赠礼优厚。都兰可汗大怒,举兵袭击他的牙帐,他迎战败北,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投奔隋朝,隋文帝册封他为意利弥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在朔州(今山西朔县)特建大利城,让其与部众居住。这时安义公主已死,隋文帝又将义成公主嫁给他为妻。仁寿三年(公元603年),东突厥属部九姓铁勒群起暴动,达头可汗战败后逃奔吐谷浑,东突厥汗国没有了可汗,隋文帝派兵送他北归。收集东突厥余众,势力逐渐强大。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曾亲自入朝隋炀帝,又曾随隋炀帝巡游榆林。次年病死。 ☚ 都兰可汗 始毕可汗 ☛ 启民可汗?—608隋代东突厥可汗。名染干。原号突利可汗,又作启人可汗。阿史那氏。※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原游牧于突厥汗国北部地区。素与隋和好,早在开皇二年(582)沙钵略可汗犯边时,即受隋使长孙晟之托,诈告铁勒等部欲叛,使沙钵略退兵。开皇中,遣使请婚,并按隋文帝“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的要求,谮之于都蓝可汗,终杀公主。因流人杨钦等挑拨突厥与隋关系,隋忌恶都蓝,转而全力扶持染干。十七年(597),妻宗室女安义公主,频遣使入隋,均得厚遇。旋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每逢都蓝犯边,均转告隋廷,此举为都蓝所深恶。十九年(599)四月,与都蓝可汗、达头可汗之联兵大战于长城下,兵败,部众亡散,仅率五骑随长孙晟南走,入朝,受封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为“智健”。突厥部众继之归附者达万余口。安义公主卒,复妻宗室杨谐女义城公主。突厥可汗中,一人妻二公主者,唯其一人。继得隋助,筑大利城以居,后为避都蓝可汗侵扰,复徙五原。游牧于夏、胜2州之间。因获隋廷全力支持,在突厥诸部内争中,势力日炽。仁寿三年(603),铁勒诸部背达头可汗归附之,达头势蹙,西奔吐谷浑,启民遂有其众,居于碛口,岁遣使朝贡。大业二年(606),慕华夏文化请求“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隋书·北狄传》)。三年,在榆林朝觐炀帝,获厚赏。四年(608,一说五年)病死。 启民可汗?—609隋朝时东突厥可汗。588—609年在位。名染干。开皇十七年(597)隋文帝妻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并离间他与大可汗都兰的关系,东突厥内部矛盾加剧。十九年,在都兰可汗与西突厥达头可汗联合攻击下逃入塞内,隋立他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并在朔州筑大利城(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以居之。安义公主死,复妻以义成公主。后隋军击败都兰,西突厥内乱,势力减弱,启民遂为东突厥大可汗,并统领东方的奚、霫、室韦等族,对隋始终保持臣属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