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族主义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族主义文学” 国民党倡导、扶持的反动文学。为与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相对抗,1930年6月由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纠集的一批提倡过象征主义的诗人,专写文坛花絮的文贩,以至于政客、军官、特务等,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提出所谓“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其代表人物有王平陵、傅彦长、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人,先后创办《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现代文学评论》等刊物。“民族主义文学”打著“民族主义”的旗号,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鼓吹“文艺的最高意识,就是民族主义”,其实质是要把文艺统一于国民党法西斯主义的“民族意识”。其创作少得可怜,仅有黄震遐的《陇海线上》、《黄人之血》之类拙劣之作。这一文学运动曾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等左翼作家的严正批判,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