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听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听诊tīng zhěn

医生的一种诊察方法。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食管听诊法诊断上亦无甚价值,故实际罕用。”

听诊auscultation

系用耳直接或借助听诊器来听取体内发生而不能由空气传导的微弱声音的一种检查方法。临床可根据脏器正常发育性质及其变化情况,判断其状态和病理变化。听诊时被检查者需脱去衣服、体位舒适、肌肉松弛;室内温度适宜、安静;医生需细致、按顺序地听诊,认真辨别并去除其他杂音的干扰,必要时需反复对比听取。听诊有用耳直接贴附于所需听诊部位的直接听诊法和用听诊器的间接听诊法,其中间接听诊法方便、灵活而实用。

听诊auscultation

为传统的诊法之一。一般是将听诊器置于受检者的体表,以听取在体内活动的脏器发出的声音。听诊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听诊主要用于对肺部、心脏或胃肠活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的判断。此外,还可以听取血管音、皮下气肿音、肌肉收缩音、关节音、骨擦音等。

听诊

听诊

听诊是直接以耳或利用听诊器来听取被检查的器官或组织发出的声音,并据以判定有无异常的检查法。根据使用听诊器与否,分为直接听诊法和间接听诊法。
直接听诊法是检查者将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或在其身旁倾听的检查法。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希腊名医Hippocrates听病人的胸、腹部时,用的就是这种听诊法。在祖国医学中,它属于闻诊内容之一。因此法不便于用以检查身体某些部位,而且对病变的定位也不准确,所以已被间接听诊法所取代,但现在还用以听病人的声调、语态、震水音和关节摩擦音等,有时还偶尔用于在无听诊器的情况下检查急症危重病人。
间接听诊法是利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是法国医生Laennec (1781~1826)所创始,发表于1819年。他第一次使用的是以硬纸卷成的圆筒,一端抵于被检部位,一端对检查者的耳孔,这就是单耳听诊器的雏型。以后把接体端和接耳端作了很多改进,但由于质硬,使用不便,而且听诊效果不佳,终于被双耳听诊器所代替。双耳听诊器包括密嵌于检查者耳孔中的耳件和置于被检查者身体表面的体件,中间连以软质胶管。这种听诊器不只使用方便,而且听诊效果也好;此外,还可根据被检器官产生的声音音调的不同,选用合适的体件,如听高音调时,用嵌膜体件,听低音调时,用钟形体件。另有一种额式听诊器,可同时利用骨导和气导传音,最适于听微弱的胎心音。
听诊的环境要安静,室温要适宜。听诊时需指导病人采取适当体位,放松肌肉,并作好配合动作,如深呼吸、屏气和变换体位等。放置听诊器的体件时,以能与皮肤紧密接触为度,太松则会由于器官发出的声音散失和外界声音的干扰而听不清楚,太紧则绷紧的皮肤可将低音调的声波滤掉。听诊中应专心听取被检器官发出的声音,忽略同时存在的其他声音。此外,还应注意排除人为的音响。如体件与被检查者的皮肤或体毛摩擦所发出的声音可类似摩擦音或干罗音,涂以肥皂水或滑润剂即可消除;被检查者寒冷或紧张时的肌肉收缩音可类似罗音,使病人暖和或放松后,就可避免。

☚ 叩诊   嗅诊 ☛
听诊

听诊auscultation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广义的听诊包括听身体各部位所发出的任何声音,如语音、咳嗽、呼吸、嗳气、肠鸣、呻吟、啼哭、关节活动音及骨擦音等病人发出的任何声音。体检中的听诊是医生用耳或用听诊器听取身体内有运动舒缩能力及气体或血流活动的脏器所发出的声音,以识别正常与病理状态,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常用于心血管、肺及胃肠道等检查。听诊有直接听诊和间接听诊。

☚ 叩击痛   直接听诊法 ☛

听诊

auscultation

听诊tīng zhěn

auscult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