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忍辱至三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忍辱至三公三公: 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泛指丞相等高官。意谓能够忍受屈辱,就可以爬到“三公”的高位。极言为人处世要 “忍”字当先。《晋书·杜有妻严氏传》: “植从兄预为秦州刺史,被诬,徵还。宪与预书戒之曰: ‘谚云:忍辱至三公。卿今可谓辱矣,能忍之,公是卿坐。’预后果为仪同三司。”三司,即三公。 忍辱至三公忍辱: 忍受暂时的屈辱。三公: 古代朝廷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指能够忍受暂时屈辱的人前程远大,日后能承担重任。 忍辱至三公 忍辱至三公旧谓能忍受屈辱承担重任的人才能升任高官。三公:泛指朝廷的最高长官。 ☚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