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衡州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吕衡州集 吕衡州集诗文别集。又名《吕和叔文集》。十卷,《校勘记》一卷。唐吕温撰。吕温文集最初由刘禹锡编次,有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序》可证,然此原编宋时已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虽著录有十卷本,但明确说:“非禹锡本也。”后宋椠亦散佚,不见著录。吕集的流传,全靠明人的传抄和清人的校勘整理。其中之功臣,首推冯舒。冯氏跋称,甲子岁(1624年)于钱牧斋处借得前五卷,戊辰岁(1628年)又从郡中购得十卷之后三卷,俱为宋本,乃照宋抄录,从《文苑英华》、《唐文粹》所载者照目写入,以补六、七二卷之缺,又按陈解元棚本增入《闻砧》下十五首作品(在卷二)。后来的旧抄虽多,其源大抵出自冯舒本。《四库全书》所收《吕衡州集》十卷即此本。述古堂又另有一抄本,六、七两卷不缺,实冯舒所未见。钱曾《读书敏求记》云:“《和叔集》,绛雲楼宋椠本缮写。凡载于《英华》、《文粹》中,或字有异同,俱详注于上。”此本很值得注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但其中讹误不少,故《丛刊》影印时附有校勘记一卷。此外,吕集还有清宣宗道光(1821—1850)年间秦恩复校刻本,有《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据以排印。 另有单收诗的《吕衡州诗集》,朱警本、席启㝢本以及江标本皆是。 ☚ 鲍溶诗集 刘宾客集 ☛ 吕衡州集 吕衡州集10卷,唐吕温撰。刘禹锡尝编次其文,此本已非禹锡编次之旧,为常熟冯舒重编之本。该集收赋4篇:《由鹿赋》、《黄龙负舟赋》、《吏部试乐理心赋》、《礼部试鉴止水赋》。古赋《由鹿赋》写得较好,为作者有感而赋。此赋讥讽卖友的社会恶习。该集有《四库全书》本、道光丁亥秦氏刊《三唐人集》本、《粤雅堂丛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 白氏长庆集 赋要 ☛ 吕衡州集 《吕衡州集》10卷。收诗歌和散文。吕温师事梁肃,写作古文。其文笔姿洒脱,语言简洁,当时深得刘禹锡称赞。有《四库全书》本。 ☚ 吕温 吕和叔文集 ☛ 吕衡州集 《吕衡州集》10卷,附(清)顾广圻撰考证1卷。《粤雅堂丛书二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有《唐人三家集》本。 ☚ 吕和叔文集 元稹 ☛ 吕衡州集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 (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永贞元年(805)还朝,进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后被贬为均州刺史,改道州刺史。元和五年(810)转衡州刺史。吕温工文,长于铭、赞。柳宗元说他“道大艺备”、“文章过人”(《祭吕衡州温文》)。刘禹锡称他“文苑振金声”(《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其著作多种。今存《吕和叔文集》等。此书原由刘禹锡编次。此本先为诗赋,后为杂文,已非禹锡编次之旧。又第六卷、七卷、志铭,已阙数篇。卷末有孱守居士作《跋》云:“甲子岁从钱氏借得前五卷。戊辰从郡中买得后三卷。俱宋本。第六、第七二卷均之阙如。因取英华、文粹照目写入,以俟得完本校定。”又云:“第二卷闻砧以下十五首,宋本所无,照陈解元棚本钞入。”孱守居士,为常熟冯舒之别号,是书盖为舒所重编。吕温学春秋于陆淳,学文章于梁肃,授受均颇有渊源。集中如《与族兄皋书》,深得六经之旨。《裴氏海昏集序》,论诗亦殊精邃。《古东周城铭》能明君臣之义,以纠左氏之失。其 《思子台铭序》,谓“遇一物可以正训于世者,秉笔之士未尝阙焉。”其为文章之本可见。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