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源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源字又称“同族字”。词汇中意义相关,由一个共同的语义源头发展出来的字。如《说文》中以下各字:纠,绳三合也(三股拧成的绳);勼,聚也;逑,敛聚也(收取聚集);句,曲也;笱,曲竹捕鱼笱也,鉤,曲也,其中纠、勼、逑的上古韵同属幽部,声母互为双声,都具有纠结,聚合的意义;句、笱、鉤的上古韵同属侯部,声母同属见母,都具有由“纠结”发展而来的“曲体”的意义。它们彼此便是同源字。 同源字 同源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有共同来源的字,也就是有亲属关系的字。文字学上所说的“会意兼形声”“形声兼会意”字与声符字的关系以及因字义引申而产生的古今字都属于同源字的范围。但同源字不限于这类形体上多有关系的字。由于汉语中代表一个词的音节,可以用不同的字表示(如假借),许多有亲属关系、来源相同的词,在字形上可以毫无关系。如“枯:涸”,“族:聚”,“乾:暵”,“冒:蒙”,“吾:我”,“境:界”,“年:稔”,“宽:阔”等等。王力《同源字典》一书(商务印书馆,1982年),从语音和意义上对古汉语中的一些同源字作了串联和分析,并引用了古代文献资料加以证明。 ☚ 简体字 字体 ☛ 同源字㊀指由同一个字孳生出来的一组字。同源字一般是音义皆近或音近义同。例如“峤”、“骄”、“轿”、“𫐆”、“挢”等字都由“乔”孳生出来,它们就是同源字。同源字一般记录的是同源词。同源词的习惯说法。参见“同源词”条。 同源字 041 同源字音同或音近而意义相关,有共同语义源头的字。如“空”与“孔”,“耦”与“偶”,“坚”与“紧”,“兽”与“狩”之类。同源字实际就是同源词。同源词原本是一个词,后来意义产生细微差别,才分化或孳生出几个词。例如:《说文》“昏,日冥也。”后来引为昏惑、昏闇(惛),古嫁娶必以昏时,又引为婚娶。昏、惛、婚就构成一组同源词。其中,昏为根词,惛、婚为派生词。从文字上讲,昏为根字,惛、婚为孳乳字。判断同源字,要以上古的声韵部类为经,以古代的训诂和古籍中的词义为纬。以训诂论,有互训,如《说文·页部》:“颠,顶也。”“顶,颠也。”有同训,如“句(gōu),曲也。”“钩,曲也。”有声训,如《释名》:“负,背也,置项背也。”负就是背(bēi)。王力著《同源字典》(1982年出版)收同源字3174字(另存异体和分别字958个),经以古韵,纬以古声,明以书证和训诂,为后学者进行语源研究提供了方便,是汉语语源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右文说 破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