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吉星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吉星文1910—1958河南扶沟人 吉星文
吉星文
吉星文1910——1958字紹武,河南扶溝人,1910年(清宣統二年) 生。1923年縣立初中畢業後,隨族叔吉鴻昌入伍充學兵。旋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929年至1933年,駐防華北。參加喜峰口之役,升任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團長。1936年5月,調中央軍校高级班受訓一年。1937年6月,結業返防,率部駐扎宛平。抗日戰争爆發,堅守盧溝橋頭及宛平縣城; 9月升任該師第一一○旅旅長。1938年6月,升任第一七九師師長。1939年調任第三十七師師長。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改任整編陸軍第七十七師第三十七旅旅長。1947年10月,入陸軍大學特别班第八期受訓。1949年2月結業,調升第三十七軍軍長; 5月調任第一二五軍軍長; 未幾調充獨立第三六○師師長; 9月去臺灣,任“東南長官公署”少將高級參謀,及“國防部”高级參謀。1950年10月,任第五十軍戰鬥團團長。1952年10月,調任第七戰鬥團團長。1953年夏,入“參謀學校將官班”受訓。1955年1月,調“澎湖防衛部”副司令官。1957年春,入“國防大學”聯戰系學習,年終结業,擢升中將,派充“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時,腰部中彈,延至24日身亡。年48歲; 同年9月,追晉陸軍二級上將。 吉星文1910~1958国民党军将领。河南扶沟人。字绍武。1923年入族叔吉鸿昌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后升为宋哲元部第37师219团团长。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率部坚守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与日军激战29天。后升任师长、第37军军长。1949年去台湾。1957年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 吉星文1908—1958字绍武。河南扶沟人。早年受族叔吉鸿昌影响,到吉部石敬亭旅当兵。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3年二十九军长城抗战中,率部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毙敌300余人,缴获大小炮20余门。后晋升为团长。1936年到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级班学习,结业后驻守宛平城。七七事变时,打响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第一枪,在卢沟桥头及宛平县城,苦战29昼夜,毙敌千余人。后升任旅长、师长、军长。1949年9月去台湾。任台湾国民党当局东南长官公署少将高参及国防部高参。1950年10月,任第五十军战斗团团长。1952年2月入高级班受训,同年10月调任第七战斗团团长。1953年夏入参谋学校将官班学习。1954年6月,调任第三战斗团团长。1955年1月,升任澎湖防卫部副司令官。1957年入国防大学联战系学习,毕业后调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官。1958年8月23日在金门炮战中受重伤,24日死亡。同年9月被台湾国民党当局追晋为二级上将。 吉星文 吉星文字绍武,河南扶沟人。1910年3月11日生于吕潭镇。15岁肄业于扶沟县立师范学校。1923年随其族叔吉鸿昌从军,历任排、连、营长,长城抗战后因功升任宋哲元第三十七师第二一九团团长。1936年6月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受训,结业后率部驻军宛平,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率部奋起抵抗。1937年9月升任第三十七师第一一○旅旅长,后调往津浦铁路线上作战。1938年6月任第一七九师师长,7月8日任第七十七军第三十七师师长。1939年5月率部参加随枣会战。1945年6月28日任少将。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整编第七十七师第三十七旅旅长。1947年10月入陆军大学特八期受训,1949年2月结业后任第三十七军军长。5月任第一二五军军长。不久任独立第三六○师师长。同年9月去台湾后,曾入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参谋大学将官班、国防大学联战系受训。先后任“东南长官公署”高参、“国防部”高参。1950年10月任第五十军战斗团团长。1952年10月任第七战斗团团长。1955年1月任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1957年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1958年8月23日在金门炮战中负伤,次日亡。9月被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 吉文蔚 吉鸿昌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