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战国后期军事和外交上实施的一种策略。战国后期,秦最强大,苏秦游说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秦据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战国策·秦策三》:“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 《韩非子·五蠹》称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 合纵(反)连横 合纵;连横[连衡、合横]○合纵hé zòng(动)南北为纵,战国时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齐、楚、燕、赵、韩、魏~抗秦。 ●连横lián héng(动)东西为横,战国时秦地偏西,六国居东,故六国共事秦国谓之连横:张仪任秦相,力主~。也作【连衡】,也说【合横】。 合纵战国时的一种军事外交策略。又作“合从”,从、纵通用。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战国中后期,秦国强大,不断东向拓境。秦的扩张严重威胁着其他诸侯国,合纵主张因此应运而生。合纵主要指韩、赵、魏与其他国家联合以抗秦。一说南北为纵,六国(韩、赵、魏、楚、齐、燕)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首倡合纵的是公孙衍,后有苏秦等人。因合纵者各有自己的打算,众心难一,少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