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反南迁、护厂、护校斗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反南迁、护厂、护校斗争1948年11月,国民党政府密令天津当局,把重要工厂、学校设备,以及高级技术人员、教授南迁。同月,华北局城工部在市内成立天津工作委员会(亦称“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知名教授中开展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阴谋,阻止南迁。中纺上海总公司令天津分公司,将库存80万疋棉布和1.5万件棉纱抢运上海,分公司经理杨亦周回电:“正在觅船和装运”、“正接洽抢运”,予以搪塞,使计划落空。总公司还密电杨亦周,将棉纺四厂、五厂设备拆除运往广州,也一直拖延未办。教育部密令北洋大学南迁福建厦门或江西萍乡,并汇来巨款经费。通过地下党细致的工作,绝大多数教授表示愿意留下来,并坚决反对学校南迁。南开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工学院以及教会办的津沽大学,都相继作出决不迁校的决议。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除表示自己企业决不南迁外,还在工商业者中广泛开展反南迁的工作。国民党政府见南迁阴谋失败,又计划在南逃时将一些重要工厂企业、学校进行破坏和炸毁。地下党为保护工厂企业、学校不受破坏,各工厂企业普遍组织护厂、护校委员会、纠察队、护厂队,昼夜值班。地下党还组织了2000人的行业纠察队,负责保护机关、医院、仓库码头及其它重要设施。天津解放时,全市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医院、仓库等基本上完整保存下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