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卫星武器fǎnwèixīnɡwǔqì用来攻击、破坏、干扰敌方卫星等的空间武器。 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fǎn wèixīng wǔqì用于干扰、袭击、破坏敌方卫星等的空间武器。 ❍ 有矛必有盾,有各种军用卫星的产生,就有~的出现。
相关链接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就试验了反卫星武器。一般来讲,反卫星武器主要有“反卫星卫星”和“反卫星导弹”,并有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定向能式和电磁干扰式几种类型。☚ 反特 反物质 ☛ 反卫星武器用于摧毁在空间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或使之丧失工作能力的各种武器的统称。依照杀伤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核能反卫星武器、动能反卫星武器和定向能反卫星武器3大类。依照部署方式的不同,分为天基(部署在空间的)、空基(飞机携带在空中发射)和地基(部署在地面上的) 3种不同类型。 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fanweixing wuqianti-satellite weapon打击、损伤或破坏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或其他航天器的武器。 按照反卫星武器所部署的场所,可分地基(包括陆基、海基和机载)和天基两种;按照杀伤手段可分为核能、动能和定向能等类型。地基反卫星武器主要是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导弹通常是带有核或非核弹头的多级导弹,可从陆地、海洋或空中直接发射至目标附近的空域,然后利用弹上自动寻的制导装置探测与跟踪目标,当接近到距目标一定距离后,启动弹头的爆炸装置摧毁目标,或利用弹头高速运动的动能撞毁目标。天基反卫星武器分为天雷和航天器上的动能及定向能武器。天雷是秘密设置在目标轨道上的具有某种杀伤或破坏能力的装置,可在必要时利用无线电遥控的方式快速接近并摧毁目标,或释放金属颗粒或碎片、气溶胶等干扰物破坏目标的工作。天基动能武器包括火箭推进的动能弹和电磁力推进的电磁轨道炮;天基定向能武器包括强激光、粒子束和微波武器。 早在1959年,美国就利用空中发射的弹道导弹进行反卫星试验,并于1964年首次部署“雷神”型陆基反卫星导弹。但由于核武器的使用针对性差,在破坏对方卫星的同时,也容易给己方造成危害,因而于1975年拆除。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动能和定向能反卫星武器。1985年美国用F-15飞机发射的反卫星导弹进行了首次打靶试验,击毁1颗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苏联从1963年开始研究反卫星武器,1968~1982年进行了20次反卫星的目标拦截试验。苏联的反卫星武器在接近目标后采用自身爆炸的方法摧毁目标。从70年代后期起,苏联也开始研制反卫星导弹和天基定向能反卫星武器。动能与定向能武器尚处于研制与试验阶段。这些反卫星武器的主要作用是在轨道上攻击敌方的低轨道军用卫星,如侦察、海洋监视和导航定位等卫星,破坏敌方利用太空获取情报与指挥作战的能力。 随着空间的战略地位的提高,预计21世纪反卫星武器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攻击的目标由军用卫星扩大到天基反导弹武器,作战范围将由几千千米以下的低轨道延伸到数万千米的高轨道,采用的杀伤装置可能包括高能激光器、粒子束与电磁炮等。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加剧了空间军事化,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宗旨背道而驰。对反卫星武器是否应予限制,如何加以限制,一直是国际航天界和裁军委员会讨论的问题。 ☚ 军用卫星 卫星地面接收站 ☛ 0000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