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屏风绝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屏风绝句》
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①,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②,拂尘犹得妒娇娆。 【注释】 ①周昉: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传世。纤腰:细腰。②鸾发:青丝,女子锃亮乌黑的头发。古人谓凤为赤羽,鸾为青羽,故以鸾发形容女子美发。鸾发女:指倚窗观画的女子。 【评说】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五二二。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历仕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黄州刺史、池州刺史、湖洲刺史、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杜牧诗情致豪迈,俊爽清丽,意境深远、富有情韵,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他又擅长书画,有《樊川集》。 这首题画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诗人不是直接描绘画面实境,也没有直接发表议论,却通过周昉仕女画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效果,暗示画幅之美。其中“岁久丹青色半销”一笔,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反垫、补衬屏风仕女画之美,最后二句,通过贵家少女倚窗嫉恨不已的深层心态描写,暗示出画上仕女娇美绝伦,显示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屏风绝句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 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但斜倚玉窗、拂尘观画的她,却完全忘记她自个儿的“娇娆”,反在那里“妒娇娆”(即妒嫉画中人)。“斜倚玉窗”,是从少女出神的姿态写画中人产生的效果,而“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那微妙的效果。它竟能叫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还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印象呢?凡是荷马(此处请读作杜牧)不能用组成部分来描写的,他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诗人呵,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按:也可是妒嫉)描写出来,那你就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拉奥孔》) 从美的效果来写美,《陌上桑》就有成功的运用。然而杜牧《屏风绝句》依然有其独创性。“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从异性相悦的角度,写普通人因见美人而惊讶自失;“拂尘犹自妒娇娆”,则从同性相“妒”的角度,写美人见更美者而惊讶自失。二者颇异其趣,各有千秋。此外,杜牧写的是画中人,而画,又是“丹青色半销”的画,可它居然仍有如此魅力(诗中“犹自”二字,语带赞叹),则周昉之画初成时,曾给人何等新鲜愉悦的感受呢!这是一种“加倍”手法,与后来王安石“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明妃曲》)的名句机心暗合。它使读者从想象中追寻画的旧影,比直接显现更隽永有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