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赋辨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赋辨体

古赋辨体

辞赋总集。元祝尧编。八卷,外集二卷。选录战国至唐宋辞赋。每朝撮取数篇,辨其体格。又以拟骚、琴操等篇,作为赋家流别。所述赋体正变源流,颇明晰。

☚ 历代赋汇   唐宋 ☛
古赋辨体

古赋辨体

总集名。元代祝尧编撰。祝尧曾表明,他编此书,“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可见他是本着“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的主张,从赋体源流着眼来选编此书的。全书10卷,编为正集和外录两个部分。《正集》八卷,自楚辞以下至唐宋赋,每朝录取十数篇以辨其体制。凡分五体:“楚辞体”,录屈、宋、荀赋28篇;“两汉体”,录司马相如、扬雄赋等14篇;“三国六朝体”,录赋15篇;“唐体”,录赋13篇;“宋体”,录赋14篇。《外录》2卷,分“后骚”、“辞”、“文”、“操”、“歌”5类,为赋家流别。编排方式以体类为纲,各体之内先列一篇文字论述此类赋体的源流与特点,然后再录若干篇赋以明其义,对所录各赋及其作者又分别略加说明与评述。此书作为以辨析赋体为宗旨的总集,兼具资料与文体论两者之长,颇为后人所重。明吴讷《文章辨体》论“古赋”体,几乎全采其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采摭颇为完备”,“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明、清以来多有刻本,《四库全书》所收明嘉靖间补正本较善。

☚ 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 ☛
古赋辨体

古赋辨体

10卷,元祝尧编。该集为《四库全书》所收。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其书自楚词以下,凡两汉、三国、六朝、唐宋诸赋,每朝录取数篇,以辨其体格,凡8卷。其外集2卷,则拟骚、琴操歌等篇,为赋家流别者也,采摭颇为赅备。其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谓问答之体其源出自《卜居》、《渔父》,宋玉辈述之,到了汉代便兴盛起来。首尾是文,中间是赋,世传既久,多次变化,风格各异,体例有别。其中间之赋,以铺张为靡,而专于词者则流为齐、梁、唐初之俳体赋。其首尾之文,以议论为便,而专于理者则流为唐宋之文赋。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何焯著《义门读书记》尝讥其论潘岳《藉田赋》,分别赋颂之非。引马融《广成颂》为证,谓古人赋颂通为一名,然文体屡变,支派遂分,犹之姓出一源,而氏殊百族。既云辨体。势不得合而一之。焯之所言虽有典据,但追溯本始,知其同业异名可矣,必谓尧强主分别即为杜撰,是亦非通方之论也。
祝尧在其序言中说,古今之赋甚多,愚于此编非敢有所去取而妄谓赋之可取者止于此也,不过载常所诵者尔,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固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
本书卷1至卷2收楚辞体12首,卷3至卷4收两汉体14首,卷5至卷6收三国六朝体15首,卷7收唐体13首,卷8收宋体14首,共收赋68首。
本书有明嘉靖丁酉刊本、明成化二年金宗润刊本、汲古阁影元钞本。

☚ 皇朝古赋   楚汉正声 ☛

古赋辨体

文论。元人祝尧编。八卷,外集二卷。尧字君泽,上饶(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131)进士。为江山尹,后迁无锡州同知。此编录两汉、三国、六朝、唐、宋诸赋,每朝选录数篇,以辨其体格。采摭颇为赅备,而分体过于绝对,后人多有非议。外集二卷,为拟骚、琴操歌等,为赋之别体。有《四库全书》本。

古赋辨体

八卷。《外集》二卷。元祝尧 (1318年前后在世) 编。祝尧,江西上饶人,延祐五年(1318) 进士,官无锡州同知。生卒年不详。书中收《楚辞》及两汉以至宋人辞赋,每朝录数篇,以辨其体格,凡八卷。外集二卷则拟骚、琴操、歌等数篇,为赋家流别。本书以为,《子虚赋》、《上林赋》之体,其源出 《卜居》、《渔父》,宋玉等述之,至汉而盛。首尾是文,中间是赋,世传既久,变而又变,其中间之赋,以铺张为靡,而专于词者则流为齐梁唐初之俳体。其首尾之文,以议论为便,专于理者则流为唐末宋代之文体。四库撰者评论认为: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何焯以为赋颂乃一体,然是书既以体辨名之,自不能二而一之。此为微瑕而已。有 《四库全书》 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6 19: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