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诗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诗归

古诗归

诗歌总集。明钟惺、谭元春编。十五卷。所录皆唐以前古诗。旨在通过评选古诗,宣扬竟陵派诗歌主张。原与《唐诗归》合刊,称《古唐诗归》,亦称《诗归》;后单行,用此名。有明万历间刻本。

☚ 古诗纪   古诗选 ☛
古诗归

古诗归

古诗评选。十五卷。明钟惺、谭元春编。收录先唐诗歌,逐一评解,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隽字句,矜为玄妙,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顾炎武《日知录》颇谪其失,如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尤为妄诞。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武帝也,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这是比较典型的失考臆改之证。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朱彝尊以为这是别人托名钟、谭的伪作,恐不尽然。有明泰昌元年(1620)闵氏三色印本传世。

☚ 古诗镜   古诗解 ☛
古诗归

古诗归

明钟惺、谭元春合著。十五卷,是一部隋以前古诗选集。此书旨在通过对古诗的选评,宣扬竟陵派的诗歌理论。钟、谭论诗不满于公安派之“俚俗”,亦不满于七子从“途径”上模拟古人,认为“途径”之变有尽,而“精神”之变才是无穷的,因而主张学习古诗的“精神”,求古人“真诗”之所在。这种“真诗”的特点,即在于叙写“幽情单绪”,体现出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作者正是基于这个标准去选评古诗的。因而,所选之诗,力避浅俚与“肤熟”,偏重于那些能“独抒性灵”、体现了“别趣别理”的诗歌。书中虽然选评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诗作,但毕竟未能真正从诗歌的精神上求变,仅是偏尚于一种风格而已,以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责它“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隽字句,矜为玄妙”。可见其流弊亦是不小的。

☚ 艺圃撷余   诗薮 ☛

古诗归

 又称《诗归》。先秦至唐朝诗选集。五十一卷。明钟惺、谭元春编。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成书。
 钟惺,字伯敬,号退谷。生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著作有《隐秀轩集》、《毛诗解》等。谭元春,字友夏。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卒于崇祯十年(1637年)。竟陵人。与钟惺编《古诗归》风行一时,时称以他们俩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为“竟陵派”。当时“公安派”以清真为主,力矫“复古派”摹古之弊,“竟陵派”则矫“公安派”率直之弊。他著有《岳归堂诗集》。
 《诗归》包括唐之前的诗集《古诗归》十五卷和唐诗集《唐诗归》三十六卷。《古诗归》,先秦之诗列为古逸诗,汉魏至隋则按朝代顺序排列,每个朝代基本上按帝王、诸家、无名氏的顺序排列,诸家又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唐诗归》则分为初唐五卷、盛唐十九卷、中唐八卷。唐诗部分突出了李白、王维、杜甫三家,尤其突出了杜甫一家。李白、王维诗各近二卷,杜甫诗则多达六卷。每个作家下系以诗歌,没有分体。同其他古诗选本一样,本集亦未选《诗经》、《楚辞》。钟惺在序中说:“选古人之诗而名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这就是选集的目的。本书一些地方割裂篡改诗篇。魏文帝《短歌行》里“长吟咏叹,思我圣考”,“圣考”指文帝之父武帝,而《诗归》里改为“圣老”,且评之曰“圣老字奇”。唐《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其中“四摘”之四,代表武后的四个儿子,而《诗归》里,以为四不能尽,改为“摘绝抱蔓归”,可见其考证不明,妄加更改之弊。《四库全书》评价本书这种现象时说:“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虽属危言,但足见评者对篡改原文之痛恨。本书所选大多以纤诡幽渺为宗旨,体现了“竟陵派”诗歌主张。
 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原刻本,明闵振业刻三色套印本。

古诗归

诗总集。明人钟惺、谭元春合编。十五卷。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钟、谭二人曾选评唐诗成《唐诗归》,又选评唐以前古诗,成此编。此编所选者古诗,而评论中自成理论体系,此编问世,钟、谭名满天下,遂成竟陵一派。然二人学识不富,识解多僻,大为通人所讥。有明万历间刻本。

《古诗归》gu shi gui

Homecoming to Ancient Verse,anthology→comp.钟惺 (Zhong Xing),谭元春(Tan Yuanchu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