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冉冉孤生竹《古诗十九首》之八。作者不详。这首诗抒写女子新婚久别的哀怨。开篇以孤竹起兴,又以菟丝、女萝为喻,自道身世:“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女主人公如孤生之竹,没有兄弟姐妹,柔弱无依,未婚时依靠父母,如孤竹托根于泰山。与丈夫结婚后,两情融洽,如菟丝缠附女萝,密不可分。接下去四句仍以菟丝为喻,说明夫妻应当及时相会,如同菟丝及时而生。但自己千里迢迢,远离父母来与丈夫结合,本指望终身有托,却不料婚后丈夫离家远行,夫妻悠悠相隔:“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诗的后半部分描写自己的相思之苦和美人迟暮之感,以丈夫的守节不移聊以自慰:“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思君”二句正面描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暗含着华年虚度的哀怨。这种哀怨在“伤彼蕙兰花”以下四句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作者以蕙兰自比,“伤彼”实是自伤。自己的青春美貌正如含苞怒放的蕙兰花,过时而无人采撷,将与秋草一起枯萎。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十分出色,首先以“孤生竹”起兴,兴中有比,以下又用了菟丝女萝和蕙兰花两个比喻,前后相连,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情感内涵。比兴手法的运用也使得本诗在感情抒发上显得含蓄委婉,怨而不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