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古田县志福建地方志。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等纂。八卷。竟可元城(今河北大名)人。举人,官古田知县。咸吉,福建侯官人。举人。古田县志创修于明万历, 至崇祯凡三修。是志以崇祯杨德周《玉田识略》为本,体例有较大变更,内容扩充颇多。前志以十二纲统八十余目,此合为三十类。首载县境、县城、县治、学宫等四图。次分星野、建置、疆域、城池、公署、山川、物产、水利、户口、赋役、艺文等三十目。约十三万字。记事止乾隆十三年(1748)。每目皆有小序。颇重建置、山川、城池、名宦等项。建置载及唐开元置县、县名起源、历代沿革并附宋县令李堪《古田县记》、明刘日旸《治古田县记》等重要资料。城池目详载筑城始末、方圆结构及敌台、城堡等。明罗荣《筑城记》及林俊《古田县记》等对研究该县城镇历史颇有价值。山川载翠屏、仙亭等山、峰、岩、石五十余;剑溪、小桃溪等十余个溪、湖、潭、泉;其赋役特记宝兴、龙岭等废银矿及冶铁坑等,为古田自然与经济史等方面颇有价值的资料。有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古田县志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隆十六年 (1751)刻印。共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建置、疆域;卷二,城池、公署、山川、风俗、物产、水利; 卷三,户口、赋役;卷四,学校; 卷五,坛庙、兵制、职官、名宦; 卷六,选举、人物; 卷七,寓贤、孝义、文苑、乡行、隐逸、艺术、列女、释老、艺文; 卷八,古迹、祥异、杂记。兹篇颇为详审,文字流畅,考证广博,远较旧志为强。其诗文附列各门,艺文则专载著述,亦具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