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腔颌面x线平片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腔颌面X线平片检查

口腔颌面X线平片检查

口腔颌面部常用X线片检查有以下数种:
根尖片 用于检查牙齿、根周及根尖的病变、胶片大小为3×4cm。这种胶片能直接密贴于被投照部位,X线也能直接射达这个区域,故摄取的影象细致正确,儿童可用尺寸较小的胶片。
颌翼片 胶片大小如根尖片, 只是在胶片背面的中心有一垂直薄片称作翼瓣, 此瓣置于上下牙, 位于正中颌间,作为固定胶片之用,此胶片可同时显示上、下牙的牙冠、髓腔、不显示其根部及根周组织,故多用于检查邻面龋、髓石、早期牙周病的牙槽突变化。
颌片 胶片大小为6×8cm,用于显示上、下颌颌面、因检查部位及目的不同, 可分为前部、后部及横断颌片三种。 前部及后部颌片用于因根尖片小不能观察病变全貌时。在此种片上能显示多数牙根病理变化与周围组织的病变。 但因解剖部位关系后部颌片仅用于上颌,又分左、右两侧; 横断颌片多用于下颌。 观察病变情况的唇(颊)舌侧关系,额外牙及异物的定位以及检查颌下腺导管结石。根据需检查部位不同,也可分为左、右两侧。
下颌骨侧位片 检查下颌骨病变最常用的位置。在此片位上显示一侧下颌骨的侧位影象。下颌骨升支和下颌骨体的磨牙部分可清楚地显示,但由于下颌骨的解剖形态呈弓形结构,在此位置上髁状突易与关节凹、颈椎重叠;尖牙区易与对侧下颌体重叠。如需观察髁状突时,可使升支置于投照中心(下颌升支侧位),如需观察尖牙区时使尖牙区置于投照中心(单尖牙位)。
下颌骨的骨体结构,在下颌管以上致密,以下疏松,有时呈大网状阴影。颏孔周围和下颌角区域为正常的生理疏松区,下颌骨下缘为致密质骨层,显示为密度高的均匀带状形象,至下颌角逐渐变薄。儿童颌骨骨结构松软,X线摄影不明显,仅有少数不规则骨小梁互相交叉,其间隙甚大,在下颌体部有的甚至除下缘外呈无结构状。下颌体部可见牙胚影象,X线表现随发育阶段而不同,早期显示在颌骨内为一边缘清晰的球状密度减低区为牙囊的影象,外围一致密线条,为其周围的密质骨边缘,这时牙囊内牙釉质和牙本质基质虽已形成,但尚无钙质沉着,故呈密度低的影象,以后则可见囊内有很小的三角形密度高的影象,为开始钙化的牙尖;继之逐渐增大,形成牙冠的外形; 再后则可见牙根有部分形成,根部未发育完全时,根尖端开放,呈漏斗形。牙囊尚完全处于颌骨中时,其周围包绕的致密线条应连续不断。咽腔及舌骨因投照位置关系,重叠于下颌侧位影象上,咽腔显示为宽而边缘整齐的密度减低区,重叠于下颌升支上,舌骨重叠位置随投照角度而异。
颌骨后前位片 此位置可显示全部上、下颌骨的后前位影象。在颌骨后前位上,下颌颏部与颈椎重叠。升支后前影象能清晰显示,喙突位于髁状突的内侧,观察升支各部的病变以此位置较好。
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 此位置可显示开口时下颌骨后前位影象。在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上,因系开口投照,髁状突已滑出关节凹,显象在关节结节的前下,使髁状突的影象避开重叠,比一般颌骨后前位清晰得多。主要用于对比观察髁状突内、外径的长短。对髁状突两侧发育不对称、髁状突骨瘤等有诊断价值。
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 此位置可显示一侧下颌升支后前切线位影象。在下颌骨升支切线位上,喙突影象正重叠于髁状突颈影象前方。升支外侧皮质显象呈直线,致密而整齐,多用于观察升支外侧骨皮质的膨出、增生或破坏。
鼻颏位片 鼻颏位为口腔颌面部后前位影象。主要用来观察鼻窦、眼眶、颧骨和颧弓,亦可观察上颌骨。上颌的炎症、肿瘤、囊肿最常侵及的是上颌窦,肿瘤亦可侵及眼眶、筛窦,甚至蝶窦、颧骨。故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上本片是较常应用的位置。由于两侧颞骨岩部完全投影于上颌骨的下方,所以本片位上颌窦的显示比较全面。上颌窦到2岁时才能在X线片上显示窦腔,至第三磨牙萌出时才发育完成,窦腔一般两侧对称,但也有一侧发育较小的窦腔内可有分房现象。具有很薄的骨间隔,窦呈不规则三角形椎体,尖端向下,窦的密度不均匀,一般内侧密度较低,外侧较致密,这是因为窦的形状不规则,其深度和骨壁的厚度不完全一致所形成。上颌窦的密度一般同眼窝的密度相仿。因此,可作为观察密度有无改变的参考。筛窦在6岁以后X线检查才具有价值。筛窦蜂窝位于眼眶内缘,两侧常不对称。在鼻颏位上因投照角度关系,后组蜂窝投影于前组蜂窝的下外方。两组之间并无明确分界,位于上颌窦的内上角处。蝶窦3岁以前很少显示,至青春期才发育完善。发育可不对称,大小变异很大,在鼻颏位上,如系采取张口投照或前牙缺失的病人,蝶窦投影于口腔正中,呈椭圆形密度减低区,其中可有一间隔。额窦6~7岁时才能在X线片上看到,至20岁时发育完全,可完全不发育,或部分发育,亦可发育甚好,向上方及左右眼眶上方发展,两侧常不对称。
颧骨后前位片 较鼻颏位更行向后仰头投照的口腔颌面部后前位影象,对颧骨、颧弓、上颌骨外后部与升支间病变的检查较好。在颧骨后前位上,颧弓下缘,上颌骨外侧壁,喙突以及颌间间隙均清晰可见。颌间瘢痕挛缩病人常用此位置观察颌间有无骨性粘连。
鼻窦侧位片 在此位置上能显示各鼻窦的侧位影象,但主要用于观察蝶窦、额窦、鼻咽腔后壁、硬腭、软腭、蝶鞍,强光下还可观察鼻骨。两侧上颌窦、筛窦以及翼腭凹,由于重叠关系,观察不满意。腭裂手术后可用此位置检查软腭运动及腭咽闭口情况。在鼻窦侧位片上,软腭显象为硬腭的延长,伸向下后方,为密度较低的软组织影象重叠于咽腔影象上,平常并不与咽后壁接触,如发“a”音时,软腭向上提起,与咽后壁接触,发生腭咽闭合。
颞下颌关节侧位片 颞下颌关节的侧位影象。是两侧开、闭口摄影,共四张同摄于一张胶片上,以便两侧对比读片。为了两侧位置角度相同,并节约胶片,应使用颞下颌关节摄影固位架投照。在颞下颌关节侧位片上,关节局部显象甚为清晰,可以显示关节凹、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间隙,常用以检查髁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肿瘤以及颞下颌关节其他疾病。读片时须注意骨组织形态、结构、关节间隙的变异以及髁状突运动度的大小,并两侧对比读片以比较其变化,大多数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是对称的,但也具有正常变异。关节间隙大部分为关节盘所占据,它的变化能反映出关节盘的病变以及关节盘和髁状突的关系,关节间隙宽约2mm,上间隙较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较窄,两侧对称。髁状突,长约2cm,宽约1cm,长与宽的比约为2:1,两侧对称,髁状突与关节凹的大小,多数是相适应的;但亦有少数与关节凹相比,相对地显得很小或很大。髁状突围绕以连续不断的整齐、致密、薄的密质骨边缘,其下方骨纹结构均匀。开口运动时,髁状突向前下移动,其运动度一般是指在最大开口位时,通过髁状突旋转中心的垂线与通过关节结节顶点垂线间的距离,在关节结节顶点垂线前方者为“+”,在其后方为“一”,正常情况下,髁状突运动范围在-5~+10mm之间。关节结节高度约7mm,斜度约54°,但个体变异很大,同一人两侧对称,结节的形态大部为圆形突起,曲线圆滑。关节凹底亦有密质骨边缘与关节结节相连续,但也有的关节凹密质边缘不清晰,可能是由于解剖上关节凹外侧骨缘较为圆钝呈坡形所致。
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此位置显示髁状突前后斜侧位影象。常规摄影是两侧同摄于一张照片上,以便两侧对比读片。在此位置上髁状突骨质微细结构显示好,对颞下颌关节病器质性破坏有较大诊断价值,同时对髁状突肿瘤,髁状突骨折显示亦好。
颅底(颏顶)位片 为使患者舒适及减少操作困难,投照时应使用颅底固位架,并可采用小胶片投照,以节约照片。临床上常用以检查颅底、上颌后部、颞下凹有无病变,在观察颅底位时对比观察两侧组织的密度、结构、形态。如上颌窦的后壁、翼内、外板以及卵圆孔,棘孔附近可为上颌肿瘤及颞下凹肿瘤侵及,更应注意两侧对比观察,在此位置上两侧上颌窦略呈三角形。基底在前方;其后壁和翼内、外板也能显示它们的断面。两侧的卵圆孔呈卵圆形,处在蝶骨大翼的后内侧,两侧的棘孔呈类圆形,居卵圆孔的后外方。
改良颏顶位片 较颏顶位X线中心线向颜面侧倾斜10°,可显示上颌窦后壁、前壁及内壁。在无体层摄影条件下,观察上颌肿瘤有无侵犯上颌窦的各壁,尤其是上颌窦后壁有无破坏有一定帮助。
颧弓位片 主要用以检查颧弓骨折。
头颅后前位和侧位片 是观察颅骨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在口腔科范围内,主要用以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有无侵及或转移至颅骨; 颌面部损伤时颅骨是否伴有骨折以及口腔颌面部其他疾病是否伴有颅骨病变等。
头颅定位X线照象 是用作头影测量的头颅X线象,必须在头颅定位仪的严格定位下摄照。头颅定位仪种类虽多,但其原理大致相同,主要是通过定位仪上的左右耳塞与眶点指针三者构成一与地面平行的恒定平面的原理,X线投照时,头部固定在头颅定位仪两耳塞进入外耳道,眶点指针抵于眶点,亦即面部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每次投照头位均恒定于此不变,X线中心线通过外耳道口,为减少头影相的放大误差,X线球管至头部矢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0cm,同时应尽量减小头至胶片的距离。每次投照时使头位,X线球管及胶片三者的关系维持恒定,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及不同个体或不同时间分别测量的结果的可比性。因而,头颅定位照象是X线头影测量最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X线头影测量是口腔正畸临床及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腔体腔摄影 此位置常用上颌口腔体腔摄影及下颌口腔体腔摄影。可以一次拍摄上颌或下颌全部牙列及其周围与根尖骨组织,对于观察单颌的牙列情况有其优越性,全口牙列的影象,只需两次拍摄就可获得,较拍摄牙片节省时间。球管负荷小,工作人员及患者均少接受X线。投照上颌时还可同时将上颌窦、鼻腔等部位显示出来;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也很清楚;对断根进入上颌窦的患者,用此种方法检查有其优越性。投照下颌时,最大的优点是能将颏部显示清晰,无论是下颌单尖牙位或下颌前部颌片对颏部病变都不能完全显示满意。 (图1、2)


图1 口腔体腔摄影(上颌)的正常X线象
1.颧骨 2.上颌窦 3.切牙孔 4.上前牙5.鼻腔 6.鼻中隔


图2 口腔体腔摄影(下颌)的正常X线象
1.颏棘 2.颏嵴 3.营养管 4.下颌管5.升支前缘 6.下颌体

☚ 牙X线片检查   口腔颌面体层摄影 ☛
000171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