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共鸣Kouqiang gongming
口腔是一个重要的共鸣腔体,它与咽腔一样可以被自觉调节控制。口腔中软腭、咽柱、舌头(还包括下腭)位置的变动,可以直接改变口腔与咽腔的体积大小和形状(使之连成一体或隔成两室),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口腔共鸣的获得要在发音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基音通过声带附近的肌肉、软骨和气息的传送,使声波沿着硬腭向上齿背方向推送。这时,声波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喉咽部分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分引起振动,声音即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这时兼有鼻腔打开、畅通的感觉。这种共鸣使声音明亮靠前,但过多的口腔共鸣,容易使声音出现“白声”。发中音(中声区的音)时,以口腔、咽腔为主要共鸣器官。头腔次之,胸腔更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