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受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受理shòulǐ

〈动〉 接受(工作、事务等)并进行办理。

受理shòulǐ

<动>接受(工作、事务等)并进行办理。
 ◇ 沈秀荣在工作中虚心向师傅请教,遵守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受理、拍发、核对、复核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业务知识。(北京日报.1981.1.5)
 ◇ 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请求引渡人,外交部可以不再受理该国对同一犯罪再次提出的引渡该人的请求。(人民日报.2000.12.29)

寿礼;受礼;受理

◉ 寿礼shòulǐ  祝寿的礼品。〈例〉~不薄/ 送~/ 置办~/ 举行寿宴,拒收~。
◉ 受礼shòu // lǐ  接受别人赠送的礼金或礼物。〈例〉受大礼/ 这个贪官竟~数百万元之巨/ 贪官受了礼,就利用手中的职权,慷国家之慨,让送礼人大捞好处。
◉ 受理shòulǐ 
❶接受并办理。〈例〉~特快专递业务/ 车站~了一批货运业务。
❷司法机关接受案件,进行处理。〈例〉法院了~此案。

受理

(反)驳回

驳回、回绝;建议、请求;批准、受理

○驳回bó huí

(动)不采纳(建议);不允许(请求):他的申辩被~|~他的请求。

○回绝huí jué

(动)答复对方,表示拒绝:因为有种种不便,我~了他|这是对方的好意,岂能~|~了他的不合理要求。

●建议jiàn yì

(动)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星期天我~出去游玩|老师~我们读这本书。

●请求qǐng qiú

(动)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他~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援助。

○批准pī zhǔn

(动)上级对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表示同意:~这项世纪大工程|领导未予~|~他休假一星期。

○受理shòu lǐ

(动)法院接受案件,进行审理:法院已经~此案|法院虽然~了,但尚未判决。

受理←→驳回shòu lǐ ← → bó huí

受理:法院接受案件,进行审理。
驳回:不受理 (案件); 不允许 (请求)。
【例】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受理

受理shòulǐ

接受并办理。
 ❍ 法院不予~|消费者协会每天要~十几起投诉。

☚ 受冻企业   受援 ☛
控告

控告

告(告事;言告;攀告) 诉 鸣控
控告官府:讼府
向官府控告:告论 告讼 告官 鸣官
向上一级法院控告:禀控
 上奏章控告他人:讼疏
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上告 呈控
 因冤屈而上告:冤诉
 论列罪状上告:论告
提出控告:告状 陈告 狱诉
 呈递状纸,告状:插状
 暗中告状:告阴状
 到朝廷告状:直诉
 向皇帝告状:告御状
揭发控告:讦告
就某人某事向司法部门提出控告:指控
 无中生有的指控:诬指
递状控告:状告
暗中控告:匿控
告讦,控告:讦控
法院接受控告:受理
(向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告发:控告)

☚ 控告   诬告 ☛

受理

刑事诉讼的受理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受案件并予以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检举和自首的材料,应按管理范围迅速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予受理;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受理,并将不受理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司法机关应尽快将复议结果告知控告人。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7日内立案,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此外,行政机关接受申诉、控诉也称“受理”。

受理

司法机关对属于其受案范围的刑事事件和民事、行政纠纷予以接受并开始进行审查; 以决定是否立案的一种前诉讼活动。中国刑事诉讼法对公、检、法三机关各处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法院受理民事、行政案件的范围作了规定。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控告、检举和犯罪人的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对控告、检举和自首材料迅速审查,以确定是否需要立案;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必要时得先行采取紧急措施。中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即开始审查,并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行政机关接受申诉、控诉也称“受理”。

受理

司法机关接受案件并立案处理的诉讼行为。在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对控告、检举和自首的材料,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予受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并在7日内立案。

受理

受理

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决定依照法定程序,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行为。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按法定管辖范围受理后应迅速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对于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的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侦查管辖   受刑人 ☛

受理

[参]收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