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县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县圃 县圃又称“玄圃”、“悬圃”、“平圃”,神山名。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天问》:“昆仑县圃,其凥安在?”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元气所出。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又,严忌《哀时命》:“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王褒《九怀》有“征望兮玄圃”、“微观兮玄圃”、《九叹》有“升县圃以眩灭”等。又,《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此为一说。又据《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英,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绚于四海,其音如榴。”郭璞注:“平圃”云:“即玄圃也。”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记》记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曰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天庭。’” ☚ 投闲置散 时异事变 ☛ 县圃xuán pǔ昆仑山上的地名,意为高空中的圃薮。“县”通“悬”,有作“玄”者,同音假借。《穆天子传》:“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之所谓县圃。”《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离骚》:“夕余至乎县圃。”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玄圃 > 縣圃 縣圃 xuánpǔ 同“玄圃”。 县圃 县圃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在昆仑山顶。县,通“悬”。《穆天子传》二:“春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淮南子·地形篇》:“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楚辞·离骚》:“夕余至乎县圃。”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县圃兮,像泰壹之威神。”——甘泉宫观可与天神居处的悬圃比美啊,同天神泰壹的威严神明一样。 ☚ 悬象成文 玄冰结 ☛ 县圃xuán pǔ同“悬圃。” 县圃古代神话中的山名。《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县圃,神山,在昆仑之上。洪兴祖补注引《山海经》云,“槐江之山,上多琅玕金玉,其阳多丹栗,阴多金银,实惟帝之平圃。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平圃,即县圃也。”《穆天子传》云,“春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之所谓县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