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原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围场,山东之平度、平邑、昌乐、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於河内,今泽州沁水是其地也。周有原庄公,世为周卿士,故以邑为氏。往往其族散在他国而以本国为氏者。” 此以邑 (国) 为氏,系出姬姓。
❷或为先氏所改。《姓氏考略》据 《姓氏急就篇·注》称: “周文王子封於原,为原伯。晋灭之,封先轸,号原轸,其后并姓 ‘原’。”
春秋鲁有原元、原壤、原宪,孔子弟子; 陈有原仲;晋有原轸(按:原轸,《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原珍”,误); 汉代有原涉,茂陵人; 唐代有原复;明代有原性,蒲城人,德安府同知;清代有原济、原良。

原yuán

❶水源,根源。用作動詞,推究其源。傳毅《七邀》:“原情心之性理,綜道德之彌奧。”趙壹《刺世疾邪賦》:“原斯瘼之攸興,寔執政之匪賢。”
❷寬闊平坦之地。司馬相如《上林賦》:“布濩閎澤,延曼太原。”張衡《冢賦》:“高岡冠其南,平原承其北。”
❸本,確實。枚乘《七發》:“訇隱匈礚,軋盤涌裔,原不可當。”
❹再。張衡《應間》:“曩滯日官,今又原之。”
❺姓。張衡《西京賦》:“茂陵之原,陽陵之朱。”原,原涉。事跡見《漢書·游俠傳》。
❻戰國時期平原君趙勝。事跡詳見《史記·平原君列傳》。班固《西京賦》:“節慕原、嘗,名亞春、陵。”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高平曰原。”《诗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1.通“愿” yuan
〔例一〕 《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乡原,当作“乡愿”。原通“愿” 。
〔例二〕 《孟子·尽心》下:“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原人,即“愿人”,诚实的人。
原,疑母、元部;愿,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羱” yuan
〔例〕 《后汉书·鲜卑传》:“又禽兽异于中国者:野马、原羊、角端羊。”注:“原羊,似吴羊而大角,出西方。”原羊,《尔雅·释兽》作“羱羊”。原通“羱”。
原,疑母、元部;羱,疑母、元部。疑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厝
  • 下一篇:厥

原yuán

平原,原野。《陈风·东门之枌》二章: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朱熹《集传》:“穀,善。差,择也。既差择善旦以会于南方之原。”一说: 姓。毛 《传》:“原,大夫氏。”孔《疏》: “见朝日善明,无阴云风雨,则曰可以相择而行乐矣。彼南方之原氏有美女,国中之最上处可以从之也。” 《小雅·常棣》三章:“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孔《疏》: “脊令者,水鸟。当居于水,今乃在于高原之上,失其常处。”《尔雅·释地》: “广平曰原。”《大雅·皇矣》六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郑《笺》:“乃始谋居善原广平之地,亦在岐山之南。”

☚ 夏之日   烕 ☛

读音·üan(ˋ),为ü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虞怨切,去,愿韵。
❶谨慎老实。
❷[乡原]亦作“乡愿”,乡里中言行不符而又伪善欺世的人。

上一条: 下一条: ">

读音·üan(ˊ),为ü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愚袁切,平,元韵。
❶原来;开始;起初。
❷根本;原本。
❸水源。
❹推求;察究。
❺原谅。
❻原野。
❼姓,春秋时鲁有原壤。

上一条: 下一条:

〔yuan〕
原鸽 〔yuan ge〕 nghob dos.
原先 〔yuan xian〕kit doux.
原则 〔yuan ze〕 yanl zel.

原《广韵》愚袁·元;gguán‖yuán

依旧;仍然:我~徛伫厦门gguǎ gguán kiâ dîêbbńg(我仍旧住在厦门)。《西游补》第十四回:“沙僧道:‘如今不做丞相了,另從一個師父,原到西方。’”《水浒续集》第二九回:“朱仝道:‘這裹恐不穩便,原到我家去罷。”

ㄩㄢˊyuán4702高岗。中原官话。陕西西安〖〗。整个。吴语。上海崇明〖〗。依然;照旧。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谁底东西~给谁去‖他原先就是开车底,现在~开车去咧。吴语。上海〖〗。《九尾龟》第七七回:「勿放心末,刚刚格张票子,耐~带仔转去。」1983年第10期《曲艺》:「老太太勿响,~望准旁边凳子上一坐。」江苏苏州〖〗。《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放我不过。」《海上花列传》第五九回:「拿着仔俚赎身文书末,喊俚转来,~搭我做生意。」《苏州土白新约全书・马太传福音书》第二七章:「耶稣~一句勿回答,以致总督奇怪得极。」评弹《西厢记》:「张生~勿响,只是跟店小二进店。」江苏吴县。民间文艺《红郎娶小姨》:「大囡俉格毛病~是勿会好。」◇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徐氏再三与他分解,劝员外~收留回来。」闽语。福建厦门〖〗。~安尔仍旧这样。广东揭阳〖〗。~照上回个办法,勿改变。本来;原来。吴语。上海〖〗。《醒世恒言》第十五卷:「吓得香公身酥脚软,连声道:『他们借我庵中躲避,央来打听的。其实不干我事。』众人道:『~晓得你是打听的。快说是哪个庵里?』」上海崇明〖〗。江苏苏州〖〗。《豆棚闲话》第十则:「我哩个行业,说高~弗高,说低也弗低。」《海上花列传》第三一回:「倪是~要转去呀,巴勿得故歇就转去末最好。」再;第二次。兰银官话。甘肃武威。李鼎超《陇右方言・释言》:「《尔雅・释言》:『~,再也。』再收之蚕曰『~蚕』(《淮南子・泰族训》),再立之庙曰『~庙』(《史记・高祖纪》)。今人谓再为曰『~做』、『~干』、『~读书』、『~写字』。」

原yuan

追究根源。《后汉书·冯衍传》:“夫睹其终必~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夫:语气词。睹:看到。存:思念。咏其道:歌颂他的学说。)《管子·小匡》:“比缀以书,~本穷末。”(比缀:撰写。穷:推究,与“原”为同义对文。末:次要的东西,与前面的“本“为反义对文。)

原yuán

❶开始的;最初的
 △ ~始|~生动物。
❷本来的;没有改变的
 △ ~封不动|~班人马。
❸宽容;谅解
 △ 情有可~。
❹平坦而广阔的地面
 △ 高~|平~。
❺姓。

❶最初的:~始︱~因︱~先︱~本︱~委︱~审︱~人︱探~︱穷~竟委。
❷原来;本来:~稿︱~文︱~作︱~著︱~版︱~本︱~地︱~址︱~籍︱~主︱~意︱~形︱~型︱~封︱~价︱复~︱还~︱~版片︱~封不动︱~形毕露(lu)。
❸没有加工的:~料︱~木︱~盐︱~煤︱~粮︱~棉︱~材料。
❹谅解:~谅︱~宥(you)︱情有可~。
❺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高~︱苔~︱草~︱雪~︱莽~︱燎~︱星火燎~︱逐鹿中~。
❻同“塬”。
○~则(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本本(从头到尾地叙述)。

原yuán

❶ 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虫︱原生动物。
❷ 原来,本来:原价︱原籍︱原班人马︱原封不动。
❸ 没加工的:原型︱原煤︱原粮。
❹ 事物的本原或开端:有本有原︱穷原究本。
❺ 原谅:原宥︱情有可原。
❻ 平坦而宽阔的地方:平原︱原野︱星火燎原。
❼ 姓。

原yuán

❶屈原。详见【屈原】。《九叹·逢纷》:“原生受命于贞节兮。”
❷探究,考察。《七谏·沈江》:“原咎杂而累重。”

原yuan

原版 原本 原初 原创 原封 原稿 原告 原籍 原价原件 原矿1 原来 原理 原粮 原谅 原料 原貌 原煤 原棉原木 原配 原色 原审 原始 原诉 原汤 原委 原文 原先 原形 原型 原盐 原样 原野 原意 原因 原油 原宥2 原则 原职 原址 原种 原主 原著 原装 原状 原子 原罪 原作 本原病原 草原 复原 高原 还原 抗原 燎原 莽原 平原 雪原 中原 原材料 原动力 原生林3 原声带 原始群 原始股 原子弹原子核 原子能 原子钟4 神经原 原封不动 原生动物 原生矿物原始公社 原始积累 原始社会 原始森林 原始数据 原形毕露 原原本本 原子武器 九九归原5 情有可原 物归原主 原子反应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yuán

❶宽阔平坦的地方: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七六·1889)
❷早先;当初:他们家~不是一家的,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六·145)你这妹妹~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三·69)
❸原来的: (王成)因家业消条,仍搬出城外~乡中住去了。(六·129)
❹本来: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应了结。(四·86)我们来,~为给大老爷拜寿,这不竟是我们来过生日来了么? (十一·241)


原yuán

❶原理:所以知声,知音,知乐,有许多讲究。声音之~,不可不察。(九三·1197)
❷仍旧;原旧;明儿好了,~到学里去,就完事了。(八二·1061)

原yuán

没有加工的。1917年徐珂《清稗类钞·矿物类·石油》:“由井中汲出者曰原油,亦名石脑油,色黄或褐,带绿闪光,不明,有恶臭。”

❶廣平曰原。《詩經·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鄭玄箋: “廣平曰原。”《詩經·大雅·公劉》: “篤公劉,于胥斯原; 既廡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歎。” 鄭玄箋: “廣平曰原。” 《禮記·月令》: “循行國邑,周視原野。” 鄭玄注:“廣平曰原。” 《禮記·禮運》: “故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 鄭玄注: “廣平曰原。”
❷高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鄭玄注: “高平曰原。”
❸田也。《周禮·春官·太卜》: “太卜掌三兆之法: 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鄭玄注: “原,田也。”
❶再也。《周禮·夏官·馬質》: “禁原蠶者。” 鄭玄注:“原,再也。” 《禮記·文王世子》: “食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未有原。” 鄭玄注:“原,再也。”
❺猶“本”。《禮記·孔子閒居》: “孔子曰: 夫民之父母乎,必達於禮樂之原。” 鄭玄注: “原,猶本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原1
1  yuán

原野,通指廣平、高平的地面。《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吴用道:‘兄長妙算,已喪賊膽,但宛州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江河 > 原2
2  yuán

亦作“源”。水流發源處。《左傳·昭公九年》:“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國語·晉語一》:“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漢書·西域傳上》:“其河有兩原:一出葱嶺山,一出于闐。”《說文·水部》:“厵(原)泉,水泉本也。”段玉裁注:“[後人]别製‘源’字爲本原之原。”

中国古代一种侧重探究事物本原的议论性文章体裁。起源于韩愈《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一说起源于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韵书:‘原者,本也; 一说,推原也,义始《大易》“原始要终”之训。’若文体谓之‘原’者,先儒谓始于退之之《五原》,盖推其本原以示人也。”“石守道亦云:‘吏部《原道》、《原人》等作,诸子以来未有也。’后之作者,盖亦取法于是云。”明·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字书云:‘原者,本也,谓推论其本原也。’自唐韩愈作《五原》而后人因之,虽非古体,然其溯原于本始,致用于当今,则诚有不可少者。至其曲折抑扬,亦与论说相为表里,无甚异也。或题曰原某,或曰某原,亦无他义。”清·王兆芳《文体通释》:“原者,一作源,水泉本也,寻思事物道理之本原也。亦谓之‘始’,亦谓之‘原始’。始,初也,推原厥初也。主于因流上溯,寻讨本初。源出《淮南子·原道训》,流有唐韩退之《五原》,皮日休、牛僧儒《三原》,及梁任昉《文章始》,宋郑汝谐《论语意原》,高承《事物纪原》,明徐炬《古今事物原始》。”其写作要求,元·陈绎曾《文说》有“宜平易明白”之说。

☚ 说   赞 ☛

傍妻[偏房、庶妻、小妻、妾媵、媵妾、小妾、姬妾、妾妇、姨娘、姨太太、姬、妾、小、小老婆、小夫人、如夫人]、侧室[别室、庶室、副室];正房[正妻、发妻、嫡妻、嫡配、元 (原) 配、大老婆]、正室

○傍妻páng qī

(名)〈旧〉妾,即旧社会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之子为庶子|~受宠|不妒~。也说〖偏房〗、〖庶妻〗、〖小妻〗、〖妾媵〗、〖媵妾〗、〖小妾〗、〖姬妾〗、〖妾妇〗、〖姨娘〗、〖姨太太〗、〖姬〗、〖妾〗、〖小〗、〖小老婆〗、〖小夫人〗、〖如夫人〗等等。

○侧室cè shì

(名)〈旧〉妾:以之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纳为~。也说〖别室〗、〖庶室〗、〖副室〗。*(名)古指妾之子:~多不可继帝王之位。

●正房zhèng fáng

(名)〈旧〉有妾的人的妻子:~之子为嫡子|~常为偏房所欺。也说【正妻】、【发妻】、【嫡妻】、【嫡配】、【元(原)配】、【大老婆】等等。

●正室zhèng shì

(名)〈旧〉正房:立为~|纳~已久|娶为~。
*(名)古指正妻之子:~守太庙。

文体名。论说文的一种。“原”是追根溯源的意思。这类文章的重心在于论述事物的本原而又致用于当世。以“原”名篇的文章最早见于《淮南子·原道》,其后《文心雕龙》有《原道》篇,杜牧有《原十二卫》,韩愈有《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是对这一文体的大发展。韩愈《原道》首先说明“道”的原始含义,然后据此来反老辟佛;《原毁》推究“毁谤”的根源,谴责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倾诉了自己仕途的坎坷,内容深刻、感情强烈。黄宗羲《原君》也是原体文的名篇,文章对“君”的产生、性质、作用做了追本求原的论述,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原”的写法一般是先下定义,推究事物的根源,然后逐层剖析,周密论证,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洞悉事物的眼光。

☚ 议   解 ☛

原yuán

〖名词〗
一、本源,根本,根由(6)。《货殖列传序》: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这四种,是百姓衣食的根本。本源大就富裕,本源小就贫乏。《象祠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这座祠堂的创建,大概没有谁知道它的根由。
二、原野,通常指宽广平坦的地面(4)。《召公谏厉王止谤》: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像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从这里产生出来。《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山岭平原空旷得全部收入眼底。《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君死时年纪五十九岁,于嘉祐某年某月某日,安葬在真州的杨子县甘露乡某处的原野。


原yuán

〖动词〗
推求(2)。《驳复仇议》: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考究判定它的是非,推求它的发生、进而寻找它的原由。《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推求庄宗所以取得天下和所以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原yuán

❶ 水源。后来写作“源”。《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本:树的根部。)《墨子·修身》:“~浊者流不清。”
❷ 本原,根本。《荀子·君道》:“君子者法之~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此吾所以取道之~也。”
❸ 穷究本原,考查。《墨子·非命上》:“于何~之?下~察百姓耳目之实。”《伶官传序》:“~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❹ 起源,来源。《庄子·天下》:“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于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皆~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❺ 宽恕,赦免。《史记·高祖本纪》:“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之。”《世说新语·方正》:“宣帝乃表特~淮妻。”(淮:刘淮。)
❻ 本来,原来。薛能《赠隐者》:“甘贫~是道,苦学不为名。”洪亮吉《治平篇》:“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不过此数也。”
❼ 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原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诸~,妇人暂而免诸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上草,一岁一枯荣。”
另见867页yuàn。


原yuàn

恭谨忠厚。后来写作“愿”。《论语·阳货》:“乡~,德之贼也。”
另见863页yuán。

原谅。林则徐《与怡良》:“适奉免解烟土之旨……是以未及即时作覆,想~之也。”

☚ 垂谅   鉴原 ☛

*yuan

D4AD
❶最初的;开始的:~先/~因/~始/~价/~装/~配/~生动物/穷~竟委。
❷原来,本来:~地/~意/~稿/~籍/~班人马/~封不动/~形毕露。
❸没有经过加工的:~木/~油/~棉/~煤/~料。
❹宽恕,谅解:~谅/~宥/情有可~。
❺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草~/高~/雪~/荒~/星火燎~/离离~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诗)。
❻〈文〉推求,察究:~本穷末/~始见终(《论衡》)。

原谅

原谅

恕(恕宥;恕亮;情恕) 原(原亮;原恕) 包荒 担待 担戴 担带 阍略 涵宥 宽容
原谅过错:恕罪 原刑
加以原谅:重谅
虽有缺点,但宜原谅:未可厚非
从情理讲有可以原谅的地方:情有可原 情有可谅
撇开表面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加以原谅:略迹原情
撇开事实不谈,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略迹原心
了解实情后原谅:谅解
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亮察
由于照顾情面而宽恕或原谅:留情(笔下~;手下~) 饶情
哀怜原谅:矜原
鉴察原谅:鉴原
鉴谅,原谅:情鉴
宽容原谅:包涵 包含
 宽容包涵:温借
 包涵原谅:涵亮 担代
 对人的缺点错误有所包涵:洗垢匿瑕
宽恕,原谅:恕谅 容谅
曲加原谅:曲原
(对人的错失宽恕谅解:原谅)

另见:宽恕 谅解 包容1 ︱责备

☚ 原谅   请给予原谅 ☛

推究

推究

格 原(~其理)
推究道理:究理
 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推究祸患产生的原因:推原祸始 推原祸本
推究其本心:原心(略迹~)
当面推究:面究
考察推究:察究
猜想推究:测究
讽诵推究:讽绎
熟诵推究:
慎重推究:慎测
仔细推究:谛绎
 详细推究:详味
从根本上推究:推原
深入推究:宣究 深劾
彻底推究:根磨
 彻底推究本源:极本穷源
(探索和检查原因、道理等:推究)

☚ 探究事理   查考 ☛

平地

平地

山间的平地:山冲 山坞 山坳
山中平地:
山间的平地:
山区里的平地:
山间的小块平地:坪(王家~)
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坝(坝子;橄榄~)
平旷的地带:川地
平而宽广之地:平衍
地势平坦的地方:平川
广阔平坦的地方:原(~野;雪~)
起伏极小、海拔较低的广大平地:平原
广阔的平地:一马平川
城郊的广阔平地:平楚
宽阔低平之地:广衍(~沃野)
没有树林、山岳遮挡的大片平地:开阔地
盛产米粮的平川地带:米粮川
长满杂草的大片平地:平荒

另见:平 宽阔 野地 大路

☚ 平地、坡   坡 ☛

宽恕

宽恕

宽(宽赦;宽宥;宽假;宽贷;宽贳) 恕(恕贷;恕亮;恕矜;放恕;容恕) 宥(宥恕;宥免;宥赦;赦宥;弘宥;放宥) 荡(荡宥) 原(原贷) 弘贷 赦贳 解谢 阔略 开赦 抬手 举手 容贷 假贷 含容
给予别人宽恕:开恩
宽恕罪过:宽愆
 宽恕别人的过错:宽过
 减罪宽恕:降恕 降宥
赦免过错,宽恕罪行:赦过宥罪
帝王对有过者赦之,有罪者宽之:雷作 雷雨作解
宽恕自己:恕己
 宽恕自己也推及别人:宽己及人
同情宽恕:哀恕
 哀怜宽恕:怜恕
 怜悯宽恕:矜恕
 怜恤宽恕:矜贷
原谅宽恕:原宥海涵
宽容,宽恕:优贷
包涵,宽恕:含贷
顺和宽恕:顺恕
仁慈宽恕:慈宥
公正宽恕:公恕
姑息宽恕:姑恕 姑宽
施恩宽宥:恩贷
 加恩宽恕:恩宽
 降恩宽宥:恩宥
越分宽恕:横贷
广施恩惠,给予宽恕:开恩
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以宽恕:十死不问
被宽恕:见恕
不宽恕:不贷(严惩~)
 按法律不可宽恕:法无可贷
(宽容饶恕:宽恕)

另见:宽容 饶恕 宽免

☚ 宽恕   饶恕 ☛

根本

根本

元(元本) 宗(离~) 原(本原)氐 根儿 根极 根菀 本根 源本 要本 大本
事物的根本:基本 基兆
事物的根本、由来:木本水源 水原木本水源木本
事物的本原,根源:根子
国家的根本:邦本
国家的根本﹑根基:国基 元基
立国的根本:国本(巩固~)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民为邦本 民惟邦本
以仁爱作为治国家的根本:以仁为本
把人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根本:以人为本
重视伸张正义,以正义为根本:以义为利
立身的根本:身基 身干
事业的根基、根本:基趾 基址
一切行动所依靠的根本:托体
打基础,树立根本:积基树本
(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根本)

☚ 本源   底细 ☛

不是人为的

不是人为的

自然
出于自然的:天(~工;~灾)
自然,不做作:不露痕迹 不露筋骨 水中着盐 水中著盐
天然的:浑(~金璞玉)
自然存在的:天(天生;天然;~赋;先~) 生就 自发
最初的、开始的、第一手的:原(原始;~油) 草昧(~状态)
自然形成的:天生(天生天化) 天工 天功 天造 天构 天成(浑然天成)浑脱 浑成
自然形的,非人工修饰的:妙手天成
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天造地设 天授地设
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风行水止
(自然生成的:自然)

另见:自然界

☚ 自然的   结构1 ☛

根源

根源

源(源本;病~) 原(原本;基原;本原;根原;万原) 本元 根元 根基 根因 基桢 细底
事物的根源:本(~来;~意;~就;章本) 胎 根(根子;根由;根苗;追~) 苗脉 源头 端原 缘因
事物发生的根源:发源 起原 起源 源泉 滥觞所出
事物的起源、发端:胚(胚胎)
事物的起源和发展:源流
事物的来由和根源:根苗
事物的根本,根源:根垓 根核 根荄
指出事物的根源:起根发由
产生某种风气的根源:风源
情欲的根源:欲根
前世的根源:夙因
弊病的根源:弊原 弊本
祸患的根源:祸胎 祸根
祸害产生的根源:罪魁祸首 罪魁恶首
正是造成祸乱的根源:职为乱阶
一切坏事的根源所在:万恶之源
(事物产生的原因:根源)

另见:原因 根源 根据 基础 情况

☚ 根源   来源 ☛

原yuán

愚袁切,平元。
❶同“源”。水源。《荀子·君道》:“~清则流清,~浊则流浊。”
❷根源,根由。《说苑·反质》:“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也。”
❸平原,原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上草,一岁一枯荣。”
❹推究,考究。《论衡·实知》:“揆端推类,~始见终。”
❺赦免;原谅。《史记·高祖本纪》:“出骂者斩之,不骂者~之。”
❻副词。原来,本来。薛能《赠隐者》:“甘贫~是道,苦学不为名。”

〖原〗 粵 jyun4〔圓〕普 yuán

❶ 通「源」,根源,起源,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源」。許慎《說文解字》:「〜,水泉夲也。」(夲:通「本」,根本。本指水源,後引申為根源。)荀況《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也。」
❷ 追究,推究。劉向《管子.小匡》:「〜本窮末。」
❸ 原野。諸葛亮《出師表》:「北定中〜。」(中〜:本指黃河中下游平原,後成為中國的泛稱。)
❹ 原諒,赦免。陳壽《三國志.魏書.張魯傳》:「犯法者,三〜,然後乃行刑。」

❶泛指体内空阔之处。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二: “详原字之义,似指躯壳内空阔处也。因其空阔,故能蓄邪。”
❷原穴的简称。

❶“源”的本字,水源。
❷根本,源流。《温病条辨·叙》:“咸知溯原《灵》、《素》,问道长沙。”
❸推求,推究。《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病之本。”

原yuán

❶最久的。如:原始人,原生动物。
❷本来。如:原地,原有人数。
❸未加工的,如原料,原油。
❹原谅。如:情有可原。
❺宽广平坦的地方。如:平原,高原,草原。
❻姓。

文体名。徐师曾《文体明辨》:“原者,本也。谓推论其本原也。”其义始于《周易》“原始要终”。其名始于韩愈所作“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以“原”名篇,盖推其本原以示于人也。其题或曰原某,或曰某原,本无区别。

☚ 说   议 ☛

原yuán

Ⅰ  ❶ (最初的; 原来的) primary; original; former: ~ 处 original place; ~ 单位 the organization [unit] one formerly belonged to; ~ 计划 original plan; ~ 义 original [primary] meaning; ~ 职 former post
❷ (没有加工的) unprocessed; raw: ~ 矿石 raw ore; ~ 油 crude oil Ⅱ  (原谅) excuse; pardon: 情有可 ~ excusable; pardonable Ⅲ  ❶ (宽广平坦的地方) level, open country; plain: 高 ~ plateau; 华北平 ~ the North China Plain
❷ (姓氏) a surname: ~ 壤 Yuan Rang
◆原版 original edition; original negative; 原版磁带 first generation tape; master tape; master copy; 原本 original manuscript; master copy; a copy of the first edition; the original; originally; formerly; 原病毒 previrus; protovirus; 原材料 raw and processed material; raw stock; raw material; semifinished material; 原产地 country of origin; provenance; source area; habitat; sourceland; 原肠 archenteron; primitive gut; celenteron; archenteron archigaster; primitive intestine; 原肠胚 gastrula; 原虫 protozoon (pl. protozoa); 原初 primary; primeval; 原地 autochthonous; 原点 {数} origin; base point; original point; 原电池 primary battery; primary element; primary cell; galvanic cell; 原动力 motive power; motivity; mobile; send; first cause; prime power; 原发性 primary; 原封 with the seal unbroken; intact; 原稿 manuscript; original pattern; original manuscript; master copy; 原告 {律} plaintiff; complainant; demandant; prosecutor; accuser; 原核 pronucleus; protokaryon; 原基 anlage; blastema; {胚} primordium; 原籍 ancestral home; native place; native home; domicile of origin; 原甲酸 orthoformic acid; 原件 script; original; original copy (document); master copy; 原浆 magma; protoplasm; 原口 stomodaeum; {生} primary mouth; 原来 original; former; in the first place; so; turn out to be; 原来如此 So that is what [how] it is.; I see.; It explains the matter.; So that's how matters stand.; That accounts for it.; 原理 principle; tenet; axiom; theory; 原谅 excuse; forgive; pardon; 原料 raw material; crude material; stock; staple; subject; raw stuff; rough material; 原煤 raw coal; mine run coal; run coal; run-of-mine; mine-run; [美] thru-and-thru; unprocessed coal; 原棉 {纺} raw cotton; ginning; [日] menkwa cotton; 原木 log; stock; 原胚 proembryo; 原配 first wife; 原人 proanthropus; proanthropos; 原色 primary colours; primary; 原审 {律} first trial; 原肾 protonephron; archinephron; nephridia; protonephridium; 原生 protogenesis; 原声带 original sound tape; 原生动物 protozoon (pl. protozoa); anhistozoa; 原生质 sarcode; bioplasson; plasma; protoplasm; bioplasm; 原始 original; firsthand; primeval; primitive; 原体 {生化} protomer subunit; prototype; 原图 artwork master; original drawing; master map; artwork; 原委 how a thing happened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whole story; all the details; 原位 normal position; home position; in situ; 原文 (original) text; the original; master copy; 原先 former; original; 原线圈 primary coil; primary windling (PW); 原型 prototype; proterotype; archetype; anestor; model; protomodel; 原形毕露 show oneself in one's true colors; be revealed in one's true colors; be seen [revealed] for what it is; betray oneself; completely unmasked [exposed]; expose fully one's true colors; 原盐 crude salt; 原样 original sample; original shape; 原野 open country; champaign; 原叶 prophyll; prophyllum; ante-phyllome; 原因 cause; reason; account; master sheet; 原由 cause; reason; 原油 crude oil; crude; rock tar; 原有 original; 原则 principle; 原种 {遗} protospecies; stock; stock culture; breeder seed; 原著 original work; original; 原状 original state; previous condition; raw condition; status quo ante; 原子 {化} {物} atom; 原子笔 ballpoint pen; 原子弹 atom(ic) bomb; 原子核 nucleus; kernel; centron; atomic nucleus; 原子能 atomic energy; 原罪 {天主教} original sin; 原作 original; original work(s)

原yuán

班人马|本穷末|璧归赵|地踏步|封不动|心定罪|形毕露|宥海涵|本本|

❷ 还反本|九含笑|九之下|燎烈火|燎之势|穷竟委|水木本|中板荡

❸ 官复职|物归

❹ 返本还|虎落平|烈火燎|情有可|如火燎|若火燎|始末根|问鼎中|星火燎|逐鹿中

原yuán

(甲) (篆)
金文为象形字,由“厂”(山岩)和“泉”的图像构成,表示山泉源源不断地流出,是“源”之本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uan
阳平:塬(《白鹿塬》)
源(资源)
螈(蝾螈,一种两栖动物)
嫄(多用于人名,姜嫄)
羱(羱羊)
去声:愿(愿望)

255.趣談“原”字

原字的初文有“山(厂)”,有“泉眼”,有“流水”像是一幅山水畫,表示水的“源頭”,後來被借爲一切事物的開始——原始、原人、原著、原因等等,作爲水的源頭,只能加“氵” 返還。


金文;篆yuán

[象形,像泉水的源頭。(《説文》:“厵,水泉本也。從灥出厂下。,篆文從泉。”原,像山體上一眼泉水向下流,“源”本字,水源。引申爲一切事物的開端〈原始、原人〉,本來〈原來、原作者、原汁原味〉。未經加工〈原油、原木、原棉〉。因聲借指廣闊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高原〉。不加指責〈原諒〉。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原理〉。)]
《詩經·陳風·東門之枌》:“榖旦於差,南方之原。”(精心選個好日子,同去南方大平原。)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水從源泉眼湧出,不分日夜向前流去。)

原yuán

(10画)

【提示】白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小,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原yuán

10画 厂部 
(1) 最初的;本来的: ~稿|~件|~貌|~生动物。
(2) 没有加工的: ~木|~粮|~盐。
(3) 宽广平坦的地方: ~野|草~|平~。
(4) 宽容;谅解: ~谅|情有可~。
(5) 同“塬”。

原()


散氏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6,西周晚期
(封)于原(道)。
按: 从厂从泉,會泉水出山崖之意,泉亦聲。或以爲“厂”爲疊加聲符。用爲地名。

大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6,西周晚期
易(賜)女(汝)田于原。

雍伯原鼎,殷周金文集成2559,西周晚期
𩀢(雍)白(伯)原乍(作)寶鼎。
按: 人名。

古陶文彙編3.1063,戰國
原。
按: 增井符。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6,戰國
絶原(源)(流)淲(瀦), 亓(其)由(猶)能不沽(涸)?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96,戰國至秦
或曰守囚即 “更人”殹(也),原者“署人”殹(也)。
按: 隸變,“厂”變爲“广”。

居延新簡EPT68.18,西漢
第四守候長原憲詣官。

漢印文字徵
五原太守章。

漢印文字徵
原鄉左尉。

漢印文字徵
原既。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平原高唐人。

建寧三年殘碑,東漢
下邳令平原相揚允好。

元敷墓誌,北魏
若夫太一開闢之原。

李蕤墓誌,北魏
窆于覆舟之北原。

元悛墓誌,北魏
窆於洛陽西卌里長陵西北一十里西鄉瀍原里瀍澗之濱。

元引墓誌,北魏
器謝山功,邦維喪寶,風斷氣谷,原悲碎草。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九原之中,恒浮玉樹。

雲門寺法懃塔銘,北齊
原出南陽白水。
《説文》: “𠫐, 水泉夲也。 从灥出厂下。 , 篆文从泉。 ”
金文从厂从泉,會泉水出山崖之意,泉亦聲。或以爲“厂”爲疊加聲符。陶文增井符。
“原”字金文多指地名。雍伯原鼎用作人名。石刻文獻或用爲原野、平原,或用爲“源”。

☚ 灥部   永部 ☛

原yuán

西周后期金文至小篆从厂(hǎn,象山崖形)从泉,象山崖中流出水来。《说文》正体采用籀文从厂从三泉。显示有水更突出。战国金文从冂(jiǒng)中有水,义同。隶楷渐变作原。水从山崖出,表示水的来源,即源的本字。引申为最初的,开始的义。如:原稿。组词如:原始。又引申指没有经过加工的。如:原油|原煤。组词如:原子。又引申指原来,本来。如:原打算去请他|放还原处。又引申为谅解,宽容。如:情有可原。组词如:原谅。又引申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如:平原|高原|大草原|原野。又是塬的本字。指我国西北高原形成的高地。现代造字,加土旁分化。

原★常◎常


yuán表意,金文从厂(hǎn)从泉,厂为山崖,表示泉水从山崖石穴中涌出向下坠流;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原”。(一说形声,从泉,厂声。)本义为泉源(水流开始流出的地方,是“源”的本字),引申为事情的开端、根本、最初的、开始的、本来的、没有改变的、未经加工的、副词(相当于“原来”“本来”)等,假借为宽广而平坦的地方,由此引申为谅解、宽容。
【辨析】
❶以“原”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yuɑn,但声调不同。yuán:源、塬、螈∣yuàn:愿。
❷“原来、原煤、原原本本”也作“元来、元煤、元元本本、源源本本”,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❸原/源 见523页“源”。
❹原/元 见521页“元”。

;(yuán)

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
【按】水泉本,泉水的出處,即“水源”之“源”的古字。

隶yuán

【析形】会意字。金文、小篆字形从厂(hǎn),从泉,厂像山崖石穴形,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隶书字形泉下的水旁讹作小。
【释义】《说文》:“,水泉本也。原,篆文从泉。”本义是水流起头的地方,即水源,这个意义后作“源”,引申指事物的开始。“原”与“元”读音相同,意义相近,都有起始的意义。“原来”的“原”本作“元”,明代初年因嫌与元朝的“元”相混而改作“原”。又表示谅解,宽容。平原的“原”古文字作“邍”,古书中多借“原”表示。水源本义则又另造“源”字来表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Bronze Ins criptions and Snall Seal script it is related to厂(hǎn,house)and 泉(quán,spring),which means the spring water gushes from cliff.
【original meaning】The start of the water,that is wellhead.

*原ngjwan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水本也。 从灥出厂下。 , 篆文从泉。 (十一篇下)
源之字源,泉水湧出處為水源。

☚ 班   𠳋 ☛

〈副〉(1)表示情况维持原样不变。仍;仍然;原旧。
《金》三七: 西门庆想着这个甜头儿,过了两日,又骑马来妇人家行走。~是棋童、玳安两个跟随。又五三: 把药来看玩了一番,又恐怕药气出了,连忙把面浆来依旧封得紧紧的,~进后房,锁在梳匣内了。又九三: 不消两日,把身上棉衣也输了,袜儿也换嘴来吃了,依旧~在街上讨吃。
<方>今吴方言有此义。
(2) 加强反问语气。岂;哪。
《金》四四: 你看看孟家的和潘家的,两家一似狐狸一般,你~斗的过他了!又五一: 吴大妗子道:“我就不信。李大姐好个人儿,他~肯说这等谎?”又九五: 薛嫂道:“我的奶奶,我~捱内(的)了这大行货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