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 好象有人在山隈间隐现,
 被薜荔兮带女罗。 身穿薜荔,腰束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① 含情脉脉,笑得有多美好,
 子慕予兮善窈窕。 意态娴雅,真教你羡慕。
 乘赤豹兮从文貍, 驾乘赤豹,后面跟着花貍,
 辛夷车兮结桂旗。 辛夷木的车上扎起桂花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 我身披石兰,腰束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 再掐枝鲜花,送给思念的神女。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竹林森森,我见不到天日,
 路险难兮独后来。 独自后来,只恨山路崎岖。
 表独立兮山之上,② 我高高伫立这山巅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③ 脚下飘浮起层层云雾。
 杳冥冥兮羌昼晦, 昏黑的白昼如同暗夜,
 东风飘兮神灵雨。 东风又飘落阵阵的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 留待着神女安然忘返,
 岁既晏兮孰华予?④ 年岁渐老,谁让我青春永驻?
 采三秀兮于山间,⑤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
 石磊磊兮葛蔓蔓。 山石磊磊,到处爬满藤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 我心中哀怨、怅然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 神女哟,你想着我,却无空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 山中的人儿,象芬芳的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饮的是石泉,遮荫的是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神女哟,你想着我,又狐疑满腹?
 雷填填兮雨冥冥, 雷声隆隆,雨色濛濛,
 猨啾啾兮又夜鸣。⑥ 猿猴在夜中啾啾地叫。
 风飒飒兮木萧萧, 飒飒的风声,萧萧的落叶,
 思公子兮徒离忧! 神女哟,我想着你,徒生烦恼!

 
 【注】 ①睇 (di) : 微视。 宜: 通“”, 齿露貌。 宜笑: 笑时牙齿微露的美好样子。②表:突出。③容容: 通“溶溶”,水流貌。这里形容云气流动飘浮貌。④晏: 迟。华: 花。华予: 使我象花一样美好。⑤三秀: 芝草,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食了能延年益寿。 ⑥又: 即“” (you),长尾猿。
 
 “河伯”尽管未能降临祭祀现场,人们对他的怀思倒不怎样哀切。到了祭祀“山鬼”,也许她与楚人的关系更密切些,人们那不遇神灵的怀思,又如《湘君》、《湘夫人》 一样,哀哀如泣了。
 不过,这哀泣也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在此诗开头,人们似乎并不知道,“山鬼”姑娘是注定请不来的。所以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此刻还正喜孜孜地走在迎神路上。
 “山鬼”,也就是山神。按照《左传》 、《国语》 的记载,大抵为“木石之怪”、“魑魅罔两”,颇带妖魅之气。《淮南子》所说的山神“阳” (狒狒),据《尔雅》所释, 更是“披发、 迅走、 食人” 的野兽。楚人生长于南国山泽,碧水青山、白芷绿荷所带给他们的,大多是富于人情味的清绮之思。所以,楚地的山神,也一扫兽、魅森怖之气,变成了美丽动人的女郎。关于他的相貌,我们从诗人对接迎神灵的巫者打扮的描述,便可知其一二: “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其中的“若”字,表现女巫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正显示了 “山鬼”所特有的轻盈飘忽之态。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薛荔、腰束松萝、鲜翠嫩绿、清新扑面的女巫——也就是楚人心目中的山鬼形象。那一双眼波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 嫣然一笑,齿皓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眼神和笑意,显得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于引得与其相似的山鬼的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 “子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 (山鬼) 羡慕死了! 口吻也是按想象中山鬼的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赞自夸。这是通过女巫的打扮给山鬼画象,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似乎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女巫迎神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行进: 火红的豹子、毛色斑烂的花貍,还有开着笔尖似花朵的辛夷树、芬芳四溢的桂花枝……诗人用这一切奇花异兽,来充当女巫的旗仗车从,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拈花枝、笑吟吟前往迎神的气氛,映衬得格外热烈、欢快。
 自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因为,“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诗人因此设想,满怀喜悦的巫者,由于山高路险、竹林幽深,耽误了时间,竟没能见着山鬼神灵。她懊恼、哀伤,同时又怀着一线希望,开始在山林间四处寻找。她忽而“表独立兮山之上”,俯瞰四方的山林,希冀能发现神灵的踪影。但容容升腾的云雾,遮蔽了她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深的林中,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 山间的飘风、阵雨,虽然都是神灵所催发,但山鬼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神,无非想求得神灵降福、延年益寿。现在不遇神灵,女主人公不免哀伤地感叹: “岁既晏兮孰华予! ”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落寞之感,她便在山林间饮服山泉、采食芝草 (传说它能 “令人寿千岁不老,能乘云通天,见鬼神”),希望能因此接遇神灵。这些描述,写的虽是迎神女巫在山中寻觅的种种思虑,而表达的正是世人共同的愿望和惆怅之情。诗人描述女巫接迎山鬼,还特别注意刻划其微妙的心理: “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产生了哀怨; “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气顿消,反去为山鬼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这“人”正是装扮成山鬼的女巫 (与“神灵”相对而言) ,与开头的 “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乎还是自赞自自夸; 但放在到处寻找神灵而不遇的此处,又隐隐透露了一种哀伤中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神灵不临既思念、又疑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在对自己 “然、疑”。这些诗句,在表现迎神巫者的复杂心理上,均精妙入微。
 到了此诗结尾,对神灵的降临已趋绝望,诗中便出现了凄厉长啸的变徵之音。“雷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山林间雷鸣猿啼的夜声,便愈加显出迎神巫者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若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却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呼告之语: “思公子兮徒离忧”! 这是发自迎神巫者心头的痛切呼号,它凝蓄了人们苦苦追寻神灵而终于不遇的全部哀思。这位美丽女巫,开初曾那样喜悦地驾乘赤豹、手拈花枝,沿着曲曲山隈走向神灵栖身之处; 至此又带着无限的愁思和哀怨,在凄风苦雨中呼号离去——这就是屈原笔下的 《山鬼》,一首多么缠绵动人的祭歌!
 需要指出的是: 《山鬼》 (包括前面的《湘君》、《湘夫人》)所抒写的,虽是人们接迎神灵而不遇的哀怨之思,但由于诗人是用人世的体验,抒写人神交接或不遇之情,而且又表现得那样形象、生动。这就使它的情感意义,远远超出了祀神乐歌的局限,而成为大多人们所体验过的某种悲欢离合之情的典型表现。因此,当大多读者为包蕴其间的深切哀情所打动,而将迎神不遇之思,理解为男女相恋之情,并为其一洒热泪的时候,我们就不必为这种明显的误解而遗憾,倒是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种现象说明: 一位伟大的作家,可以使他作品中的特定情感表现,在多么广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里,超越作品、超越自身,打通不同人们的心灵,而激起世世代代人的共鸣!

古代文学作品《山鬼》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山鬼》

《山鬼》

楚辞《九歌》篇名。战国屈原作。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庄子》曰:山有夔。《淮南子》曰:山出枭阳,楚人所祀。岂此类乎?”宋朱熹《楚辞集注》说:“《国语》曰:‘木石之怪,夔、罔两。’岂谓此耶?今按:此篇文意最为明白,而说者自汨之。今既章解而句释之矣,又以其托意君臣之间者而言之,则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言其容色之美者,自见其才能之高也。子慕予之善窈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路险艰又昼晦者,言见弃远而遭障蔽也。欲留灵修而卒不致者,言未有以致君之寤而俗之改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忘君臣之义也。以是读之,则其它之碎义曲说,无足言矣。”又说:“以上诸篇,皆为人慕神之词,以见臣爱君之意。此篇鬼阴而贱,不可比君,故以人况君,鬼喻己,而为鬼媚人之语也。”清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旧说以为夔、枭阳之类,是也。孔子曰:木之怪,夔、罔两。盖依木以蔽形,或谓之木客,或谓之㺐,读如霄。今楚人有所谓魈者,抑谓之五显神。巫者缘饰多端,盖其相沿久矣。此盖深山所产之物类,亦胎化而生,非鬼也。以其疑有疑无,谓之鬼耳。方书言其畏蟾蜍。楚俗好鬼,与日星山川同列祀典,而篇中道其乔媚依人之情,盖贱之也。”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此篇盖涉江之后,幽处山中而作。”郭沫若说:“‘采三秀兮于山间’,于山即巫山。凡《楚辞》‘兮’字每具有‘于’字作用,如于山非巫山,则‘于’字为累赘。”(《屈原赋今译》)今人马茂元《楚辞选》说:“了解‘于山’字为累赘。”(《屈原赋今译》)今人马茂元《楚辞选》说:“了解‘于山’即‘巫山’,就可以进一步肯定篇中所写的女神就是楚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我认为现在的一些有关巫山神女的资料,和本篇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可以从其中得到印证……瑶姬是一位未嫁而亡的少女,《高唐赋》里迷离恍惚的荒唐幽梦正表现了她孤独无依中寂寞的情怀和追求的狂热。这和本篇所刻画的女神在彷徨怅惘中的失恋忧思,心情上是一致的。《高唐赋》里‘巫山之阳,高丘之岨’的葬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自然化身,和本篇的‘独立山上,云气容容,东风飘雨’的环境描写,意境上也是相吻合的。”此说为当今多数学者所接受。此篇是祭祀山中女神的乐歌,描绘了她衣饰的奇异、容态的姣美和等待所爱的对象不来,忧思悲哀而独自归去的情景,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景物描写以烘托渲染气氛,同时又是塑造艺术形象时寄情寓意的媒介,情景融汇,感人至深;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细致而深微,将一个多情女子在追求爱情时的一往情深和爱情受挫时的懊恼,刻画得淋漓尽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