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子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子钱

旧时的一种高利贷。其法以所借之本加算利息,或预扣其利息,立摺为据,按约定期限每日或隔日收取一部分,收讫则于摺上盖一印,故名印子钱,一称摺子钱,业此者谓之放印子。清张焘《津门杂记·打印子》:“印子钱者,晋人放债之名目也。每日登门索逋,还讫,盖以印记,以是得名……如借钱十千,或八千,则分一百日清还,每日还钱一百,或一百二十文不等。”《清史稿·成性传》:“百姓十室九空,无籍乘急取利,逐月合券,俗谓‘印子钱’,利至十之七八,折没妻孥。”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诗:“等闲生活无多利,逐日抽还印子钱。”

印子钱yìnziqián

高利贷的一种:把本钱和很高的利息加在一起,约定期限,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每还一期,都在折子上盖印为记。茅盾《三人行》:“我就不懂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借陆麻子的~。”|陆文夫《故事法》:“这老头儿可不是放~的,他一生一世只帮人,不求人,如今却为了儿孙活受罪,可怜。”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錢糧賦税部 > 錢俸 > 印子錢
印子錢  yìnzǐqián

亦稱“印子債”。高利貸的一種。清·張燾《津門雜記》:“印子錢者,晉人放債之名目也。每日登門索逋,還訖蓋以印記,以是得名。”《清史稿·成性傳》:“百姓十室九空,無藉乘急取利,逐月合券,俗謂‘印子錢’利至十之七八,折没妻孥。”清·鈕格《磨塵鑒·輪回》:“放印子債的,你害人不淺!”

印子钱

印子钱Yinziqian

也称“折子钱”。旧中国的一种高利贷。放债人以高利放出贷款,限借债人分期偿还,每次还款,都在预立的折子上加盖一印,故名。印子钱在清初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办法各不相同。如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市,借印子钱十元,放债人先扣鞋袜费一元,实借九元。分六十天还清。连利息在内,每天拨还两角。

☚ 钱庄   玻璃纤维 ☛
印子钱

印子钱

亦称“折子钱”。中国旧时高利贷的一种形式。放债人以高利放出贷款,借款人分期偿还,每次还款时在预先定立的折子上加盖一印,故称“印子钱”。清初盛行于全国各地,具体办法各有不同。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借印子钱10元,放债人先扣除“鞋袜钱”1元,借款人实得9元。分60天还清,连本带利每天需付0.2元。

☚ 羊羔利   折子钱 ☛
印子钱

印子钱

亦称“折子钱”。旧中国的一种高利贷。放债人以高利放出贷款, 限借款人分期平均偿还本息。事先将分若干期还款及每次应还款数额写在折子上, 每还一次, 就在折子上加盖印记。印子钱在清初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借款人主要是下层贫民。

☚ 票力   直行 ☛
印子钱

印子钱

亦称“折子钱”。旧中国高利贷的一种。放债人以高利放出贷款,限借款人分期偿还。每次还款,都必须在预立的折子上加盖一印,故名。清初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办法各有不同。如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借印子钱10元,放债人先扣除“鞋袜钱”1元,借债人实得9元。分60天还清,每天有专人上门讨债,连本带利在内,每天需付0.2元。

☚ 驴打滚   折子钱 ☛
印子钱

印子钱

亦称“折(摺)子钱”。旧中国的一种高利贷。清初已流行于全国各地。清张焘《津门杂记》: “印子钱者,晋人放债之名目也。每日登门索逋,还讫盖以印记,以是得名。”其具体办法各地不同,以抗日战争前上海为例,借印子钱十元,放债人先扣鞋袜费一元,实借九元,分六十天还清,连利息在内,每天还两角,立折为凭,由放债人每天收取,收到时在折上盖一印记。

☚ 平粜论   均田论 ☛
印子钱

印子钱

亦称“折 (摺) 子钱”。中国分期偿还本息的高利贷。放债人与借债人预先签订借约字据,称“折子”。折子上定明本息和各期偿还数额,借债人每偿付一期本息,由放债人在折子上加盖一印,故名。印子钱在清初已普遍存在,各地具体情形略有差别。如抗日战争前的上海,一般是放债人以鞋袜费之名先扣债款的10%,然后限于预定时间内分期偿还。

☚ 洋厘   银毫 ☛

印子钱yin zi qian

usury

印子钱

usu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