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卬Á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❶其据 《姓源韵谱》 注云: “宋公子卬之后。” 卬,为春秋时宋穆公之子。此当系出子姓,乃以祖父名字为氏。
❷其注引《姓考》曰:“周大夫卬叔之后。”望出荥阳。《姓氏词典》据《希姓录》以为此源于姬姓。如此,则卬当为周邑,以邑为氏。
汉代有卬疏; 又有卬祗(按: 《姓氏词典》 引作“卬秪”),御史大夫。

1.áng ❶我。張衡《應間》:“雖有犀舟勁檝,猶人涉卬否,有須者也。”
❷通“昂”。激厲,激動。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2.yǎng 通“仰”,仰望。《漢書》班固《答賓戲》:“未卬天庭而睹白日也。”又《漢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卬天路而同軌。”《文選》作“仰”。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卬,望也。”段注:“卬训望,今则仰行而卬废,且多改卬为仰矣。”卬即“仰”的古字。《国语·晋语》四:“重耳之卬君也,若黍苗之卬阴雨也。”
通“昂” ang
〔例一〕 《汉书·司马迁传》:“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卬首信眉,即“昂首伸眉”。卬通“昂”。
〔例二〕 《汉书·食货志》下:“万物卬贵。”注:“卬,物价起。”卬,疑母、阳部;昂,疑母、阳部。疑母双声,阳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占
  • 下一篇:危

(一)áng ❶我。《邶风·匏有苦叶》四章:“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 “卬,我也。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小雅·白华》四章:“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毛《传》:“卬,我;烘,燎也。煁,烓灶也。桑薪,宜以养人者也。”煁,shén,可以移动的灶,即行灶。郑《笺》: “人之樵取彼桑薪,宜以炊饔膳之爨,以养食人。桑薪,薪之善者也,我反以燎于烓灶,用照事物而已。”王先谦《集疏》:“以桑而樵之为薪,乃徒供行灶烘燎之用,其贵贱颠倒甚矣。”《大雅·生民》八章:“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卬,我也。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菹醢也。登,大羹也。”郑《笺》: 我后稷盛菹醢之属,当于豆者,于登者。”菹醢,zūhǎi,肉酱。(二)yǎng
❷通“仰”。《大雅·云汉》七章: “瞻卬昊天,云如何里?”郑《笺》: “里,忧也。王愁闷于不雨,但仰天曰,当如我之忧何。”陆德明《经典释文》:“卬,音 ‘仰’,本亦作 ‘仰’。”《大雅·瞻卬》一章:“瞻卬昊天,则不我惠。”毛《传》:“昊天,斥王也。”郑《笺》: “惠,爱也。仰视幽王为政,则不惠爱我下民。”

☚ 从之迈   卬卬 ☛

读音·ang (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五刚切,平,唐韵。
❶古代第一人称的代词,即我。
❷与“昂”通,作上升、抬高解。
❸姓,汉代有卬祇。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iang(ˇ),为i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语两切,上,养韵。
❶与“仰”通,举首向上。
❷仰望;希望。《国语》:“重耳之印君子也,若黍苗之印阴雨也。”

上一条: 下一条:

卬昂二声ánɡ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现今关中多做“我”的代称应声词。例:~,叫我干啥呀。
❍ 你别叫我了~,我不去!
《尔雅》:“卬,我也。”《汉语大字典》:“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

卬naŋ24

隆德沙塘以北称我为~: 这东西是~的。《诗·邶风》: “人涉卬否。” 卬当为我义。

ㄤˊáng0730见「卬你」、「卬哩」、「卬牙子」、「卬牛子」、「卬你俫」、「卬头脑子」、「卬你俫唧」

卬áng

❶〈文〉说话人称自己,相当于“我”。
❷姓。
【注意】跟“卯(mǎo)”不同。以“卬”为偏旁的字有“仰、昂、迎”等。

(1次) 通“仰”。此指仰望。~明月而太息兮《辩·三》

卬yǎng

通“仰”,抬头观望。《九辩》:“印明月而太息兮。”

卬áng

❶ 我。《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否,~须我友。”(须:等待。)
❷ 激励。司马相如《长门赋》:“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
❸ 抬起,升高。《汉书·司马迁传》:“乃欲~首信眉,论列是非。”(信:通“伸”。)《汉书·食货志下》:“万物~贵。”
另见787页yǎng。


卬yǎng

同“仰”。❶ 脸向上,抬头。《庄子·天地》:“为圃者~而视之。”邵长蘅《阎典史传》:“引弓~射,颇伤城上人。”
❷ 仰望。《国语·晋语四》:“重耳之~君也,若黍苗之~阴雨也。”
❸ 仰仗,依赖。《汉书·公孙弘传》:“贫民大徙,皆~给县官。”(县官:官府,朝廷。)
另见5页áng。

856E
(一)yang〈文〉与“仰”同。
(二)ang〈文〉❶与“昂”同。
❷我:招招舟子,人涉~否(《诗经》)。

仰望

仰望

卬 瞻顾 钦企 喁望
注目仰望:属仰
引颈仰望:延仰
追随仰望:追企
拥戴仰望:戴仰
急切仰望之状:企踵
为天下人所仰望:天下之望
(表示敬慕或期待:仰望)

☚ 敬仰   崇拜 ☛

依赖

依赖

倚(倚杖;倚赖;倚靠) 赖(赖依;荷赖;恃赖;附赖;有赖;是赖;托赖;冯赖) 凭(凭倚;凭托;凭负;凭恃;凭据) 怙 恃(依恃;有~) 仰(仰仗;仰给)卬(~食) 聊(聊赖) 寄 挟 靠(依靠) 隑 依仗
依赖人活命:资命
依赖他人所给:挨赖
依赖气候等自然条件:靠天
顺从依赖:顺赖
仰望依赖:仰赖 瞻赖
 欣喜仰赖:欣赖
凭借,依赖:资借
不能自立,完全依赖别人:仰给于人
(依靠别人或事物:依赖)

☚ 依托   倚仗 ☛

高(~大;~空;~地) 飞 乔(~木) 亢(高~) 穹 阜 尧 侨迥 延(~楼) 登 卬 昂 襄 崟 崒 峻(~岭) 崝 崇 骞 危(~楼;~冠) 浩 翘 赊 隆嶷 嶛 迸云 翳云 鑱云 重仞累仞 数仞 维嵩 彻天(火光~)排云
高、长:百尺
高而干燥:高垲
高而陡:跻 峭拔
高而险:危峻
高而峻险:
高低的程度:高(高度;高低;高矮) 遐促
高度和深度:高深
高度和宽度:高广
人体的高度:身量
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海拔 拔海
两者高度相等:齐肩
高而直:高耸
高而长:隆长
高而广大:高袤
高而开阔:高旷
高而狭窄:陗束
高的样子:峣(峣峣) 睪(睪如) 停停岧岧 锷锷 酋酋 崇崇 颜颜 额额 岌峨 峨然 嶷岌 高嶷 穹崇 魁堆 茗邈
高耸的样子:崔嵬
高危的样子:岌峨

另见:高大 高峻 水平 程度 ︱低

☚ 高、低   高远1 ☛

头抬起

头抬起

仰(仰头;仰首;仰面;仰起;上仰) 卬(~望) 昂(昂面;昂首;高~) 翘(~首;~望) 骧(骧首) 望天 举首 竦首 矫首抬头 抬颏
 因惊奇而抬头:惊仡
 一齐仰头:齐首
 高高地扬起头:高昂头颅
 仰头的样子:顶望
头低下:俯(俯首;俯面;俯容;俯眉) 下头 低首 低眉 低容 低眸 低蛾 低头 垂头 纳头 钩头 勾头 埋头 埋首 妥首 兆页首抑首 摧眉(~折腰)
 低头,面向下:俯(俯首;俯项) 扣 氐首
头向下微动:颔(颔首;颔颐;颔头) 顿颌 点头
掉转头:回头 掉头 扭头 转头 转首回首 回顾 回眸 退转
 转头向侧面:侧首
摇动头:摇头 摆头
头向上伸:矫首 挢首 探头
 伸长脖颈:引(引颈;引领) 延颈 延首
 伸着头的样子:闯然
头从下向上拱:
头向前伸:探头 探脑(舒头探脑)
缩着头:缩头

另见:眼动 叩头 头

☚ 头动   眼动 ☛

我(~的;~家;我身) 吾(~当;吾侬) 余(伊余) 咱 俺 伲 侬(侬家) 民 昝 予 某 朕(朕躬) 卬 个人 本人 吾人阿阳
本人和家庭:身家
旧日的我:故我
过去的我:故吾
我们:咱(咱们) 俺(俺们) 伲 吾曹吾等 我每 某们
我等,我们:某等 我辈 吾徒 吾侪

☚ 你   自己 ☛

依靠

依靠

依(依仗;依仰;依凭;依附;依重;依傍;依旁;依怙;依荷;依倚;依赖;依恃;依归;依托;芘依;归依;因依) 仗(仗恃;仗托;委仗;倚仗) 倚(倚托;倚借;倚傍;倚重;倚萧;倾倚;注倚) 靠(靠托;靠托;靠傍;主靠;后靠;傍靠;倚靠) 托(托赖;倚托) 凭(凭托;凭仗;凭依;凭倚;凭借;凭借;凭籍;凭赖;凭靠) 赖(赖以;赖于;赖依;赖托;倚赖;资赖) 仰(仰仗;仰息;仰赖) 负 亚 据 挟 挨(挨倚;挨靠) 指(指靠)介 卬 阻 隑 假(假借) 守(夫妻厮~) 踞 附 被 傅丽 旁缘 拄墙 得以 怙恃 带傍 冯借 须待
依靠自己:自恃
 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
生活上依靠:依傍 聊赖
以女婿为养老的依靠:半子之靠
依靠别人的福气:托福
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
依靠某种因素或条件:负怙
依靠和占据险要地形:负隅依险 负山险阻
依靠某一门派或集团:倚傍门户
依靠朝廷:依顺
攀援依傍:攀倚
希望攀附依靠他人:倚门窥户
无法独为谋生而前往依靠亲友生活:投亲靠友
归附,依傍:归薄
归附仰仗:归仰
依赖仰仗:依仰
可以信赖依靠:可靠
要依靠:有赖
依托,依靠:委托
凭借,依靠:阶借
信任依靠:信仗 信恃
 信赖,依靠:允赖
指望,依靠:指拟
急切地依靠:疾据
人不踏实,不可靠:嚣浮轻巧
(指望某人或某事物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依靠)

另见:凭借 依据 假托︱无依靠 自立

☚ 依靠   依托 ☛

卬ánɡ

Ⅰ [书] (我) I Ⅱ [书] 同“昂” [ánɡ] same as “昂” [ánɡ]Ⅲ (姓氏) a surname:~ 宁 Ang Ning
另见 see also yǎnɡ。


卬yǎnɡ

 (仰) face upward; respect; look up to; rely on, depend on
另见 see also ánɡ。

卬 (áng) 读仰 (yǎng)

【卬】抬头。
例1 阳见者,反昔手北而卬,后雇。(张家山汉简《引书》)
译文 阳见导引法,两手反向交叉于背部,身体向后仰,头向后看。
例2 龙兴者,屈前膝,信后,昔两手,据膝而卬。(张家山汉简《引书》)
译文 龙兴导引法,一脚向前屈膝,一脚向后伸直,两手交叉放在膝盖上,身体向后仰。
例3 县前者,俯,挢两手而卬,如寻状。(张家山汉简《引书》)
译文 悬前导引法,上身向前俯倾,举起两手而头向后仰,形如攀援状。
卬,古仰字。《诗·小雅·云汉》: “瞻卬昊天。” 《后汉书·和帝纪》卬作仰。《庄子·天地》: “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释文》: “卬音仰。” 《荀子·议兵》: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杨倞注: “卬,古仰字。”《国语·晋语四》: “重耳之卬君也,若黍苗之卬阴雨也。”《吕氏春秋·审时》: “卬天而死。”《楚辞·九辩》: “卬明月而太息兮。”《汉书·刑法志》: “夫仁人在上,为下所卬。”颜师古注: “卬读曰仰。” 《汉书·叙传·幽通赋》: “卬天路而同轨。” 《文选·班孟坚幽通赋》 卬作仰。《广雅·释诂一》: “卬,举也。”
秦汉以前古籍出现的仰字为后人所改。《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说文·匕部》引 《诗》 曰: “高山卬止。”《礼记·祭法》: “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国语·鲁语》仰作卬。《左传·襄公十四年》: “仰之如日月。”《释文》仰作卬。《楚辞·九辩》: “仰浮云而永叹。” 《考异》: “仰,一作卬。” 《列子·黄帝》: “中道仰天而叹曰。”《释文》: “仰,本作卬。”《史记·酷吏列传》: “皆仰给县官。” 《汉书·张汤传》仰作卬。《汉书·陈胜项籍传》: “仰关而攻秦。”王念孙按: “仰,本作卬,古仰望字皆如此作。颜师古当云: ‘卬读曰仰。’ 此四字见于师古注者不胜枚举。” (《读书杂志·〈汉书〉 第八》)
《说文·匕部》: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徐灏 《注笺》: “卬,古仰字。”本义是抬头向上,后来写作仰。《说文·人部》: “仰,举也。”朱骏声说: “按即卬之或体,今附于此。” (《说文通训定声·壮部》)
卬、仰古音均属疑母阳部。

☚ 敖   白 ☛

卬áng

(甲)(金·印)
甲骨文是会意字,左边的人站着;右边的人跪着,昂首仰视,是“仰”之本字(李孝定说)。王力说,卬(áng)与吾同,是第一人称代词。作意符生成的字有仰、抑,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áng
昂(昂首阔步)
yíng
迎(迎接)
相关链接
1.“迎”古音“昂”,叶“吾郎
切”,《史记·龟筮传》:“理达于理,文相错迎,使工召之,所言尽当。”“迎”与“当”同韵,都在“阳部”,当读为ang,后从“阳部”分化,与“印”之音相近。
2.“抑”,甲骨文里抑(yì)是个会意字,画的是:一只大手按住一个跪在地上的人。《说文》加了“扌”。本义为“压抑”。压抑可能留下印迹,引申为“印”(yìn),甲骨文中“抑”与“印”同字。大篆、小篆“印”为会意字,上下结构,上部为“爪”(手)。楷书为左右结构,“爪”向左转90度,横置,字形略有变化。抑,强调的是按住;印,强调的是留下的痕迹。

卬áng

4画 卩部 〈书〉
(1) 人称代词。我。
(2) 古同“昂”。
 另见yǎng(463页)。


卬yǎng

4画 卩部 古同“仰”。
 另见áng(5页)。

卬()


古璽彙編2062,戰國
邭卬。

秦印文字彙編
虒卬。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事卬曲盡從王。

張家山漢簡·引書17,西漢
回周者,昔(錯)兩手而俛卬(仰),并揮之。

漢印文字徵
卬爰。

漢印文字徵
工師卬印。

漢印文字徵
王之卬印。

漢印文字徵
毋蔞卬。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卬陪葬杜陵。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悲將焉告,卬叫穹倉。
《説文》: “𠨐, 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卪。 《詩》曰: ‘高山卬止。’ ”
古璽初見,从卩从匚(曲),會彎曲上仰之義,或爲“仰”之初文。本義是仰望。璽印、秦印皆作人名。

☚ 頃   卓 ☛

(áng)

望也。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此“昂”之正字。

*卬nga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望也。 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卪。詩曰: 高山印止。(八篇上)
跪坐者仰頭望站着的人。

☚ 皇   方 ☛
000002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