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费与管理
卫生事业费是国家(各级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中的一个专门项目,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卫生部门所属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支出 (行政管理经费和业务费)。卫生事业的发展,属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它不属于卫生事业费的范畴。在中国用于医药卫生事业的经费中,卫生事业费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工矿企业主管部门拨款举办的医疗卫生事业,及其在企业职工工资中附加的医药卫生费;用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经费; 由国防费开支的部队医药卫生费;在社会救济优抚经费中,按规定开支的有关医药救济费;以及农村由群众集资办的合作医疗经费等。
卫生事业费的内容 包括:
❶医院经费。包括卫生部门所属综合医院、教学医院、独立门诊部、各种专科医院、疗养院、县医院和城市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补助费。
❷中医医院经费。指卫生部门所属中医医院的经费。
❸区、公社卫生院补助费。包括全民所有制县医院分院、公社卫生院和集体所有制公社卫生院的补助费。
❹防治、防疫事业费。包括卫生部门所属卫生防疫站、各种专科防治所(站、组)、医疗防疫队和卫生检疫机构经费,以及防疫用药品,器材、生物制品(疫苗),防治寄生虫病、传染病、地方病和急救经费,卫生监督和卫生宣传教育经费。
❺药品检验机构经费,指卫生部门所属药品检验机构经费。
❻妇幼保健机构经费。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经费和业务费。
❼科学研究经费。指卫生部门所属独立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经费。
❽干部训练费。指卫生部门举办的干部学校(训练班)经费。
❾合作医疗补助费。包括培训赤脚医生经费,和支持穷困社队办合作医疗的补助费。
❿托儿所经费。包括卫生部门举办的示范性托儿所经费,以及应由卫生部门开支的托儿所人员培训费、会议费等业务开支。(11)其他卫生事业费。包括卫生部门所属麻风村医药费、急救站经费、红十字会业务费、各种学术团体补助费和爱国卫生运动业务费。
卫生事业费的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卫生事业费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分别由各级(中央、省、地、县)财政机关确定,经同级政府核准后执行。卫生部门上下级之间,基本上没有经费预算关系。各级卫生部门只管直属单位的经费预算。
卫生事业费的管理办法 分全额预算管理和差额预算管理两类。
❶全额预算管理。卫生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业务收入,其支出全部由财政拨款解决,通称全额预算单位。如卫生防疫站、各类防治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医药卫生科研单位、中等卫生学校和药品检验机构等。
❷差额预算管理。实行这种办法的主要是卫生部门所属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它们都有一定的医疗业务收入,但又不敷全部支出,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国家对医院的补助水平,相当于医院职工工资和一部分附加工资; 对集体办的医疗机构 (主要是农村卫生院),采取“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卫生事业的经济管理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为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进一步把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办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必须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差额预算单位(各种医疗机构) 的经济管理主要是运用经济的方法,促使它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把医疗业务工作和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妥善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经济利益; 建立、健全各项科学的管理制度。
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
❶在计划指导下,实行“五定”,即定任务、定床位、定人员编制、定业务技术标准、定经费补助。
❷经费补助。国家对医院总体上实行“全额管理,定项补助”即包工资的办法。各级卫生部门,对所属医院可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制度,即按照医院不同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收入和支出情况确定补助款额。房屋大修、大型设备购置和病人欠费基金,不包括在定额补助内,根据各地财力,另作专项安排。
❸药品材料管理。对药品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制度,主要是用金额控制药品的进销。药品消耗,力争做到数量统计,实耗实销,至少要做好贵重药品的消耗统计。对毒、麻、剧、限药品,要作专门管理和消耗统计。药品材料的库存定额和周转金,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医院的制剂室,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实行单独核算。
❹财务管理。医院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制度标准,合理地组织医疗业务收入,加强内部科室的核算,制定各项开支定额标准,在保证业务工作的前提下,努力节约经费支出。当年收支结余部分,可用于发展事业,按规定发给职工奖金。医院要逐步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开展经济效益的分析。
❺财产物资管理。医院的财产物资,要建卡、编号、登记,重要的要建立专门档案。财产物资由有关科室或专人保管,做好养护维修,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以提高使用率。
❻考核。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主要从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根据《医院工作条例》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条例》,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以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积极性。
❼奖惩。对职工奖励,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人贡献大小,确定奖金的分配,防止平均主义。奖金可分综合奖和单项奖两种。其经济来源,由当年收支结余中提取。提取的额度,可按省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人员,不能发给奖金; 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经济或法律责任。
全额预算单位的经济管理与差额预算单位基本上相同,它们的经费实行“预算包干”的办法,对上级核拨的房屋大修、大型设备购置、科研课题补助等专项资金,如年终用不完的,不能视为结余。职工奖金,按各省、市、自治区关于文教事业单位“预算包干”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