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跟踪测量船weixing genzong celiangchuansatellite instrumented tracking and telemetry ship
对进入太空的卫星等高速飞行的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遥控、定轨及打捞救助等特殊任务的海船。亦称航天测量船,旧称靶场测量船。中、美、俄、乌、法等五国拥有卫星跟踪测量船。
20世纪60年代,各国相继大力发展航天事业,仅在本国领土已无法满足各种型号的卫星等航天器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任务。美国和苏联几乎同时在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上开辟海洋试验场,美国建立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靶场舰队,苏联建立了太平洋靶场舰队。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的成熟和卫星技术的发展,1968年中国政府批准研制“远望”号卫星跟踪测量船,并于1980年研制成功。同年5月远航南太平洋,成功地进行了运载火箭试验,以后又圆满完成了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及各种类型应用卫星飞行试验,并于1992年相继完成亚洲一号国际通信卫星及澳星的测控任务。卫星跟踪测量船是发展各种应用卫星必备的测控装备。当卫星或其他航天器发射进入太空后,必须对其主动段和飞行段进行跟踪测量、遥控和遥测,控制运动态势,掌握各种运动参数,使之准确地进入预期轨道及定轨。它可以进行战略武器再入段轨道参数的测量、落点测量和数据舱的回收;可以鉴定弹头的应用效果;还可以监控宇航员生理变化和进行宇宙医学研究等。为了完成上述各种任务,船上除安装保障远洋安全航行的自动化主动力推进系统、自动电站、自动空调与冷藏装置、减摇装置、侧推装置和直升机舰面系统外,同时还安装精密雷达跟踪系统、微波遥测遥控系统、自动导航定位系统、船位姿态测量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激光与红外测量系统、船体挠曲变形测量系统、气象保障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及指挥控制中心。这种船的性能要求比一般船高,要求具有理想的快速性,抗12级大风的稳定性和抗沉性,好的居住性与工作环境。船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船在波浪中航行变形量要小。船上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和超大型天线,要求船体振动小,电磁兼容性好,这些都超出一般舰船的要求。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卫星跟踪测量船已从单一遥测型发展到综合体制多用型。20世纪7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测量船是苏联建造的“加加林”号,排水量45000t; 80年代苏联又建造了核动力的40000t电子侦察兼航天测量船。俄罗斯正在建造一艘新型航天测量船“A·H·比留金”号,其满载排水量16280t,续航力20000海里,自给力120天。船上装有现代化的测控系统,可以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控和操纵。美国目前仍使用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跟踪测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