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博山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博山炉bó shān lú

表面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也泛指香炉。吴融《即席十韵》:生凉云母扇,直夜博山炉。欧阳炯《更漏子》之二: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博山炉

博山炉

青铜制熏炉。用以焚香。形如高脚杯。下为承盘。上为盖,盖雕镂成山形,山上布满云岚,雕有飞禽、走兽、人物。流行于汉、晋。现存较著名的有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错博山炉》。

☚ 铜镜   青铜器纹饰 ☛
博山炉

博山炉

古代的一种香炉。上有盖,下有底盘。盖上雕缕成山峦形,山上雕出人物、奇兽怪禽。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兽怪禽,皆自然迢动。”宋吕大临《考古图》:“博山香炉者,炉象海中博山,下盘贮汤,润气蒸香,象海之回环,故名。”陆游《如梦令·闺思》词:“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峰飞绕。”

☚ 薰笼   金炉 ☛

博山炉bó shān lú

古代香炉名。李白《杨叛儿》:“博山炉中沉香水,双烟一气凌紫霞。”

博山炉

比喻爱情。唐徐凝《杨叛儿》诗: “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乐府诗集·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鸟。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炉: 古代著名香炉。有九层,镂为奇禽怪兽,皆自然运动。《杨叛儿》诗中,作者以沉水香和博山炉为喻,表示男女相爱,永不分离。

博山炉

古香炉名,博山为县名 (今山东淄博市一部分)。博山炉用博山所产铜铸成,其表面有雕刻重叠的山形作装饰,为汉代匠人丁缓所作。后以此作为香炉的美称。晋葛洪《西京杂记》一: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香爐 > 博山爐 > 博山鑪
博山鑪  bóshānlú

同“博山爐”。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祭器 > 博山爐
博山爐  bóshānlú

焚香所用爐,後泛稱名貴香爐。多爲銅質,亦有陶質者。其蓋形似傳聞中海上博山,一傳指華山,因秦昭王興山神相博而稱博山,故稱。《西京雜記》:“長安巧工丁緩者……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爲奇形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南朝梁·吴均《行路南》詩:“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梁。”唐·李白《楊叛兒》詩:“博山爐中沈香火,雙咽一氣凌紫霞。”《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中間客坐上面,掛着一副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銅爐,燒着龍涎香餅。”

香炉【同义】总目录


香炉博山炉瑞炉
博山炉

博山炉

名贵香炉的代称。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象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 引饭大师   瑞炉 ☛
博山炉

博山炉boshanlu

古代焚香的一种器具,也是一种熏炉,不同于一般敞口的香炉。博山炉是由炉身、炉盖和炉座组成的,盖隆起向上呈尖状而多变化,雕镂成山峦形,并刻划有人物和走兽形象,之间有孔与外部相通,使香烟四溢。博山是象征海上的仙山,因称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代,多为青铜制品,有的遍体饰云气纹,有的加鎏金或错金银。也有陶瓷材料制成的博山炉。

☚ 青铜器   木版年画 ☛
博山炉

博山炉

焚香用的器具。熏炉的一种形式。始造于汉代。炉底圆盘型,炉体置于盘的中央,炉盖雕镂成山形,上有羽人、走兽等形象,故名。香在炉腹中烧燃,烟香从镂孔中飘出。汉代前,焚香并无专用器具,多以铜、陶、瓷、瓦、木等器皿代替,此炉开焚香专用器具的先河。用途主要有三: 一为薰衣之用。我国古代无香水的发明,凡入朝觐见或拜谒尊贵须将衣服薰香方不失仪,后平民社交也相沿成习,至清乾隆末年西洋香水东来,此风始息。二为书房必要之器。古人读书前先焚香,以此驱除霉臭,愉悦心境,以利于理解及记忆,同时达到恭谨惜时,免致懈怠之目的,故有 “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句。三为供祠神佛之用。后代以此为主要用途。

☚ 7、室内陈设   五彩云龙花鸟纹觚 ☛
博山炉

博山炉Boshanlu

古代焚香的一种器具,也是一种熏炉,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一般敞口的香炉。博山炉是由炉身、炉盖和炉座组成的整体造型,盖子多为隆起向上呈尖状而多变化,雕镂成山峦形,并刻有人物和走兽形象,之间有孔与外部相通,使香烟可以由内向外四溢。博山是象征海上的仙山,因而称为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代,多为青铜制品,有的遍饰云气纹,也有的鎏金或错金银。博山炉还有用陶瓷材料烧制而成的。

☚ 画珐琅   年画 ☛
博山炉

博山炉boshɑnlu

西汉铜熏炉。咸阳附近汉陵陵园出土。通高22厘米,底径18.2厘米。上有盖,盖高而尖并雕镂成山峦形,山峦之间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仿佛海上仙山,故谓“博山炉”。圆形铜盘中央竖立着上承炉身的直柄。使用时,把香料放在炉内点燃,香烟通过盖上镂孔散出。正如汉代刘向《熏炉铭》所述:“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倚,朱火青烟”。博山炉工艺精湛。现藏咸阳博物馆。

☚ 越国太妃燕氏碑   彭公堡遗址 ☛
博山炉

博山炉

汉代铜器。1975年在西安市北郊汉城乡高庙村外一椭圆形深坑中发现,一件。上呈桃形,口部外突出一圈弦纹,上部有盖,呈博山形。茎中部突出一环状饰。通高16、底盘外径16.5厘米, 内径14.3厘米, 沿边宽1.1厘米,高3.2厘米,圈足径8.5厘米,高0.3厘米。根据器形分析,当为西汉晚期器物。1981年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窦寨村一铜器窖坑中亦发现一件。圆腹,腹壁近底处向内凹,中部有一周凸起的宽带纹。柄微细长,中间有突箍一周。座上亦有凸出卷云状花纹,底下承一盘,盘与炉可以分开,用铆钉扣住。盖作圆锥形如博山,盖上透孔有圆形、四瓣花形。口径10厘米,盘径24.2厘米, 通盖高26.2厘米。

☚ 温手炉   熏炉 ☛

博山炉

Boshan cens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