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说

十卷,隋王通撰。

《唐书·艺文志》载:文中子(王通)《中说》五卷。《文献通考》、《玉海》皆著录为十卷。全书共十篇,每卷一篇,末附序文。《中说》体例模仿《论语》,以师徒对话的语录形式,记述了王通的思想、言论和生平事迹。

关于《中说》作者,前人多存疑议。宋晁公武、洪迈等人考证史传,指出其中许多牴牾失实之处。

据后人考订,此书可能是他的门徒或子孙纂辑而成,因而杂入一些夸耀失实之语,但此书大旨还是反映了王通的思想。

《中说》的内容主要是哲学、社会学问题,作者标榜儒家思想,实际上又杂以佛、道思想。

书中《王道》、《天地》、《事君》、《关朗》等篇论及文学与文风。《中说》论文,表现为正统的儒家文学观,主张贯道济义。说:“学者博诵云乎哉?必也贯乎道;文者苟作云乎哉?必也济乎义”(《天地篇》)。《中说》指出,《诗》、《书》、《春秋》,“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王道篇》)。

指三者都是历史的记录,其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不可相混杂。《中说》要求诗歌“上明三纲,下达五常”,“征存亡,辨得失”,发挥维护封建礼教的社会作用;对于作诗分四声八病、刚柔清浊,它斥之为“营营驰骋乎末流”(《天地篇》)。

《中说》崇尚古史古文:“古之史者辨道,今之史也耀文”;“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事君》)。

表现出作者明显的尊古卑今的倾向。

《中说》重视民歌,《关朗篇》说:“诗者民之情性者也,情性能亡乎?非民无诗,职诗者之罪也。”这是较好的意见。

《中说》的理论核心是重道轻艺,重行轻文,它对文学的特点认识不够;但它的贯道济义说,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开创唐代古文家“文以载道”的先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