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越边境民间运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越边境民间运输 在中越边境(广西段)上,两国相互开放了20多个边境贸易点。 在两国的航空、航海、铁路、公路未开通的情况下,民间贸易的货物进出,全靠肩挑手提的边境民间“国际运输大军”。主要分成两种形式:(1)水上运输。 北仑河、歌龙河的河面小,中间航道10米多宽。 小木船载著客人和货物,来往穿梭,擦舷而过。 水上运输队员绝大多数是中国的边民。边境开放,他们获得了在家门口挣钱的好机会。 (2)陆路运输。广西凭祥市郊的对越贸易开放点弄尧,是个离市区约18公里、四面环山的峒场。到弄尧的生意人,当雇请大巴或者“三马仃”(当地人对三轮车的通称)运货物到弄尧山坳口后,就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力搬运工围上来,帮老板挑货物到一公里外的贸易点。当地人称专门挑担的为“国际挑夫”。 据不完全统计,弄尧贸易点的5000多“国际挑夫”,是中、越身强力壮的边民,其中约2/3是越南人。他们不需要任何证明,随意出入国境线,一根扁担,两根绳子,便是随身的谋生工具。 常驻人口不足1000人的广西宁明县爱店镇,紧挨中越国境线,离越南谅山市30多公里。中国出口的货物,在爱店镇交货。越南老板要把货物运过境装上汽车,大多请中国边民来完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