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赋》
赋篇名。东汉张衡作。《文选》李善注说:“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文选》五臣注李周翰说:“南都在南阳,光武旧里,以置都焉。桓帝时议欲废之,故衡作是赋,盛称此都是光武所起处,又有上代宗庙,以讽之。”近人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说:“《后汉书·张衡传》,衡永和四年卒,在顺帝时,安得于桓帝时作赋?且此说亦未见所出。五臣注之妄如此。孙志祖乃取之以补李注,殊谬。’此赋极力描写了南都(今河南南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重要,颂扬了南都的地灵人杰和光武帝刘秀的丰功伟业。在艺术上注意将现实描写、历史追溯和神话传说穿插结合起来,铺排而不显累赘,着实而略带飘忽,语言骈散相间,势如贯珠。在汉代铺排大赋中,是较有生气的佳作。
南都赋
辞赋名篇。明代桑悦作。载见《明文海》。据赋之附记,此赋与《北都赋》乃成化十五年(1502)任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儒学训导时写成并献给朝廷的。赋中虚拟博古先生与知今子问对以成篇。博古先生“以南都(今南京市)之故事,以开子(知今子)之聋盲”。总括南都乃“江海之都会”,“山林之总辖”的分野与形势,继而依山水、洞泉、新林名葩、鸟兽、鱼禾等分类铺写南都的景物、物产和“荡踞虎而将躩,晕盘龙而欲翔”的兴旺气象,再追述朱元璋“殪友谅”、“缚士诚”,营建金陵帝都,铺写宫殿、楼阁、都市、苍衕、苑林,以及皇帝大阅仪典,颂美南都“规模之侈圆,气象之深逖”,“闭门足以守诸夏,开关足以朝夷狄”。此赋模仿班固《西都赋》夸颂体制,以颂美朱元璋建国南都和南都形胜为主。从《南都赋》、《北都赋》的整体构思看,此赋实则是《北都赋》的一个铺垫和陪衬。篇幅较汉代大赋更为庞大,文辞夸侈,专意学古,多用僻字奥语,少有文学意趣,实为赋颂巨制之流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