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卖油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卖油翁 卖油翁宋代大臣传说。见宋欧阳修撰《归田录》卷一。相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注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新制台官必用稀姓者 刘石对饮 ☛ 卖油翁 卖油翁宋代寓言。北宋欧阳修著。《欧阳文忠公集·归田录》: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卖豚 卖宅避悍 ☛ 卖油翁 陈康肃公①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 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 “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文忠集》 【注释】 ①陈康肃公: 陈尧咨,字嘉谟,北宋时阆中人。长于隶书,善射, 自号小由基, “康肃”是他的谥号。 【意译】 陈康肃公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比得过他,他也以此有些自夸自大。一次,陈康肃公在自家的场圃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路过那里便放下担子站着看他射箭,过了好一阵都不曾走,见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只是轻轻点头,以示还可以似的。于是康肃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术不精吗?”卖油老人答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康肃忿怒地说:“你难道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领!”卖油老人答道:“我是凭我的倒油体会到的。”于是老人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油倒下,油从钱孔里流进去,但钱却不湿。“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而已。”老人说道。康肃见之露出会意的微笑,很客气地打发老人走了。 【解说】 这个颇富戏剧色彩的精采片断,可谓张弛有度,绘声绘色,波澜跌宕,虽短却精,意味深长,有言道“罔谈彼短,靡恃己长”,这确是很有教谕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切记住,如果说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一定的长处,或有某些可取之处,或取得了某些成绩及至成就,都不要忘了,我们不可能是登峰造极,不可能是最好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还有青天在,世上只有相对的第一,却不可能存在永远的第一,因此,我们必须虚心刻苦,永远进击,不然,我们只能像流星一般,当它炫耀自己闪亮的时候,也便同时宣告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永远消失。寓言同时还深刻地告诉我们,成功的得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或什么特殊的奥秘,它所以能熊熊燃烧起来,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劳动,劳动,再劳动,勤奋,勤奋,再勤奋,一如常言所说的那样——熟能生巧,勤奋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公开的秘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相关名言】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之口,那是多么乏味! ——法国·孟德斯鸠 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苏联·巴甫洛夫 卖油翁【题 解】 本文选自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后写的笔记体裁《归田录》,该书共115条,《卖油翁》是其中的一条。《归田录》所录多为作者亲身经历之朝廷及士大夫们的琐事,议事说理,寓意深刻。打油本是件小事,但卖油翁却能熟练操作,不用漏斗,用油直接向油瓶倒油而不外溢,可见小事不能小视,读来启迪心智。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通过善射者陈康肃与善沥者卖油翁相遇的故事,阐明了任何技巧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对凭一技之长而自傲者给予了讽刺,寓意隽永。本文不采用议论笔法来说理,而是以叙述的笔法铺写故事来说理,寓理于故事中,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文章结构精简,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全文短短135个字,却清楚地记叙了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等,中心突出,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愧为欧阳修诗文中谋篇布局、化繁为简的典范。作者写陈尧咨善射,意在为写卖油翁作陪衬,因此只用了“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便一带而过。而对卖油翁的形象描述放开笔墨,写得比较详细。面对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卖油翁从容应答,先点出“无他,惟手熟尔”,接着择其酌油的动作传神描写,使人读来如亲眼所见,然后得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结论,重点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全文用语简明通俗,毫无艰涩之词,还注意少用虚词,用语平易,接近口语,顺畅易懂,如卖油翁的语言用词。在造句上,全文都为短句,最长的只有10个字,短句结构简易轻便,表义言简义明。此外,文章语言的凝练传神也值得称道。作者开篇就说:“陈康肃尧咨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仅用了十几个字,便把陈尧咨的特长、名气、性格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神态描写惟妙惟肖。其中酌油的一段最为精彩,连用了“取”、“置”、“覆”、“酌”、“沥”五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让人仿佛看到他镇定自若、满怀信心的神态。总之,《卖油翁》体现了欧阳修散文文风简洁、行文简易的风格以及语言简易、平淡、自然的特点。 卖油翁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归田录》 《归田录》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晚年写的一部笔记,共记录了一百多则当时的朝野逸闻。这则“卖油翁”的主人公陈尧咨虽实有其人(宋真宗时曾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死后赐谥号叫“康肃”),但是具体事件却仅仅是传闻,而且作者拿这件事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相比拟,因此它是一则寓言。 寓言以陈尧咨衬托卖油翁,以射箭衬托沥油。陈尧咨一出场,有谥号(康肃),有尊称(公),家有射箭场,显示出显赫的社会地位,再加上“十中八九”的射技,就成了傲慢的心理基础。卖油翁是一个无名小百姓,彼此地位悬殊很大。但是,这个卖油翁看了陈尧咨射箭,仅仅微微点头,似觉不足,因而造成了悬念,引起下文的波澜。陈尧咨见状,连发两问:“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精通吗?”他要压倒对方,并期待着对方的恭维。但卖油翁的回答却不亢不卑,不冷不热:“没有什么,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颇有地位、负盛名、矜夸自赏的陈尧咨自然受不了这个小百姓的话,于是发怒质问,咄咄逼人,一场冲突马上便要爆发。但卖油翁却以安详的态度与精巧的技艺,使这位大官自愧不如,衷心折服,笑而遣之。故事圆满结束,寓意也自然显现出来了。 这个故事首先说明了一个朴素深刻的道理:熟能生巧。 只要长期实践,苦练基本功,再难的技巧也可以掌握。它还蕴含着一个更深的道理:天外有天,事业是没有止境的,决不可有了一点资本(地位、财产、技艺、学问等等)便骄傲自满,盛气凌人。 本文篇幅虽短,却波澜起伏,尺幅中有千里之观;而且,用一个达官贵人衬托普通劳动者,构思新颖。 卖油翁 陈康肃公①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 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 “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文忠集》 【注释】 ①陈康肃公: 陈尧咨,字嘉谟,北宋时阆中人。长于隶书,善射, 自号小由基, “康肃”是他的谥号。 【意译】 陈康肃公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比得过他,他也以此有些自夸自大。一次,陈康肃公在自家的场圃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路过那里便放下担子站着看他射箭,过了好一阵都不曾走,见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只是轻轻点头,以示还可以似的。于是康肃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术不精吗?”卖油老人答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康肃忿怒地说:“你难道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领!”卖油老人答道:“我是凭我的倒油体会到的。”于是老人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油倒下,油从钱孔里流进去,但钱却不湿。“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而已。”老人说道。康肃见之露出会意的微笑,很客气地打发老人走了。 【解说】 这个颇富戏剧色彩的精采片断,可谓张弛有度,绘声绘色,波澜跌宕,虽短却精,意味深长,有言道“罔谈彼短,靡恃己长”,这确是很有教谕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切记住,如果说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一定的长处,或有某些可取之处,或取得了某些成绩及至成就,都不要忘了,我们不可能是登峰造极,不可能是最好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还有青天在,世上只有相对的第一,却不可能存在永远的第一,因此,我们必须虚心刻苦,永远进击,不然,我们只能像流星一般,当它炫耀自己闪亮的时候,也便同时宣告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永远消失。寓言同时还深刻地告诉我们,成功的得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或什么特殊的奥秘,它所以能熊熊燃烧起来,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劳动,劳动,再劳动,勤奋,勤奋,再勤奋,一如常言所说的那样——熟能生巧,勤奋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公开的秘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相关名言】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之口,那是多么乏味! ——法国·孟德斯鸠 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苏联·巴甫洛夫 卖油翁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独得其六,欧阳修居其首。他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而执文坛牛耳,“天下翕然师尊之”。他的文章“纡徐委备”、“条达舒畅”,被时人奉为“今之韩愈”。(见苏轼《六一居士集叙》)欧阳修不仅开一代文风,而且还开了宋代笔记小说之先声,被世人称为“宋学”的开创者之一。这篇《卖油翁》选自他的《归田录》。 全文不长,一百四十余字,但波澜起伏,描摹生动,刻画人物极富情致,不愧为一篇精心构制的佳作。其实,这篇收在《归田录》里的《卖油翁》系修改后的定稿,初稿则见欧公另一著作《笔说》。为了明了前后写作的经过,我们不妨把《笔说》中的那篇仅一百零五字的原文抄出,以便参照对读: 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陈问:“尔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对曰:“无他能,但手熟耳。”陈忿然曰:“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乃取一胡卢,设于地,置一钱,以杓酌油,沥钱眼中入胡卢,钱不湿。曰:“此无他,亦熟耳。”陈笑而释之。 两相对比,不难看出作者修改前后两稿的良苦用心。作者记述陈尧咨善射之事并非向壁虚构,而是于史有据。《宋史》陈尧咨有传,说他“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自号“小由基”。可见欧公所述有所本,但其中又有采摭所闻的成份。文章开始的写法略作更动,在对陈尧咨的称谓上,由初稿的直呼其名,改为“康肃”谥号尊称。陈氏身为长辈,欧公生也晚,改写后以晚生尊祟前贤、不妄自尊大,颇具恭谦达礼之风。把“以射艺自高”改定为“善射,当世无双”,前者过于平直,后者则纡徐有致,正由于“善射”,才“以此自矜”,点明了以射艺自矜是事出有因,为下文事情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定稿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比《笔说》中的初稿增加了“睨之”、“久而不去”几个字,点铁成金,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睨之”即用眼乜斜着看,偶然路过,初不经意的样子颇为传神,“久而不去”,即卖油翁在驻足观察。“见其矢十中八九”,通过老翁的眼睛看出,说明陈氏确有高超的射艺。“但微颔之”,言简义丰,表明老翁“久而不去”并非有闲情逸致,而是心有所悟。这样一写,比初稿“射多中”不仅行文曲折,而且有了更深的意蕴。紧接着,用对比手法把陈尧咨与卖油翁进行了描摹:当陈氏诘问老翁“你懂得射艺吗?我的箭法不高明吗?”话语中饱含轻侮蔑视他人的傲慢,这时,陈氏那种矜夸自傲、目中无人的派头神气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出乎意料的是,老翁非但没有献谀奉迎,仅只淡淡地回答道:“无他,但手熟耳”,与以往深表折服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话中颇有些不足道哉的味道,这岂不气煞了这位陈大人,以为这位引车卖浆者流的老翁小视了他。对此,老翁泰然处之,以沥油入钱孔而不湿来现身说法,证明“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手熟罢了”言之不谬,这时,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卖油老翁不慌不忙、神色自若地用勺子把油酌起,一线细油注入钱孔而不沾湿,甚至听到了油流注入葫芦时发出的清脆声响,这种描绘是何等精彩,用笔是何等洗练!不禁令人叹为观止。定稿仅比初稿多了六个字,就把老翁的置钱、酌油、沥油入孔、油入葫芦等全过程极其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来,可谓一字千金。在事实面前,那位陈大人也只好心悦诚服地“笑而遣之”了。定稿中的“遣”与初稿中的“释”一字之易,而意蕴大为不同。在“释”字中,也包含了陈大人的通达大度。所以,欧阳修在这篇小说的末尾举以庄子的“庖丁解牛”、“运斤斫轮”为证,引发出“熟能生巧”这一生活中的平凡道理。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精于谋篇布局,通过陈尧咨和卖油老翁两个人物的细致摹画,寓“熟能生巧”这一平凡的哲理于小说之中,自然而巧妙,读后令人折服。陈尧咨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写得入情入理,从而进一步使老翁所谈的道理得到了印证。老翁以沥油入孔的现身说法表明了自己言之不谬,其中饱含了他对生活真理的深刻见地。所以,这篇小说堪称精品。 通过这篇小说,使我们解悟到文章臻于妙境是要经过精心修改的。这篇《卖油翁》的初稿曾被苏轼称为“冲口而出,信笔而成,初不加意者”,而经过作者刻意求工的再三推敲,面目就非同一般了。欧阳修向以创作态度严谨闻名于世。宋人沈喆在《寓简》中说道:“欧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千百年来传诵于世的《醉翁亭记》也是他苦心铸词。改至再三而后成的,据《朱子语类》载:“欧公文亦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欧阳修文备众体,各异其工。在翰林时,与同僚出游,偶见一奔马踏死一条狗。众人以此试记其事。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踏而杀之。一人说:有马驰于街市,卧犬遭之而毙。对此,欧阳修说:如果这样修史,连床累架不能尽也。于是,他说:逸马杀犬于道。用字极为经济。(类似记述尚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只是人物变为宋初的穆修、张景,此例曾为鲁迅先生所援引。)欧阳修“蓄道德而能文章”,颇解为文之道,诚如他所说的“为文有三多,多看多做多商量也。”这是他积多年创作实践沤心沥血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这篇形同小小说的《卖油翁》对我们也不无启迪,文章不厌千回改,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与“熟能生巧”可视为同样的道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1)善射(2),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3)。尝射于家圃(4) ,有卖油翁释担(5)而立,睨(6)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7) 。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8),但手熟尔(9)。”康肃忿然(10)曰: “尔安(11)敢轻吾射(12)!”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1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14)其口, 徐(15)以 〔注释〕(1)陈康肃公尧咨(zī):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 旧时对男子的尊称。(2)善射: 擅长射箭。(3)自矜(jin): 自夸。(4)家圃(pu): 家里(射箭的)场地。圃: 园子,这里指场地。(5)释担:放下担子。释:放。(6)睨(ni):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7)但:只、不过。颔之: 就是“对之颔”。颔: 点头。之: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8)无他: 没有别的(奥妙)。(9)但手熟尔: 不过手熟罢了。熟:熟练。(10)忿(fen)然: 气愤的样子。(11)安:怎么。(12)轻吾射: 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 作动词用。(13)酌: 斟酒,这里指舀油。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14)覆:盖。(15)徐: 慢慢地。(16)沥: 注。之: 指葫芦。(17)惟; 只,不过。(18)遣之:让他走。遣: 打发。 〔鉴赏〕《卖油翁》是一篇有情趣、有哲理的小文章,相当有名,多年来为中学课本所必选。它并不直接说明奥妙的大道理,只说了一段小故事,却发人深思。陈尧咨善于射箭,号称“当世无双” ,他也很以之自豪,能够八九不离十,实在也不算饭桶。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闲着没事,眯起眼睛,似看非看,对他的“十中八九”毫不钦佩,更无赞叹,“但微颔之” ,甚至说这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手熟”罢了。这不但令陈大官人难堪,“尔安敢轻吾射”,按照他有名的急性子,简直想打老头一顿板子,读者也觉得老头子未免狂妄、无礼。这一“扬抑”便引出一段好文章、一条大道理来: 熟能生巧。从钱眼里注油入葫芦,不漏一滴,比射箭 “十中八九” 并不见得容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奈何这位自以为“当世无双”的神箭手连“手熟” 都还没达到。看来一个小百姓也许比大官儿懂得的生活哲理还要多,陈尧咨曾经 “举进士第一” ,一直做到 “知制诰” ,官儿不小,“性刚戾” ,比较正直,特别是史称其“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见《宋史·陈尧咨传》附)。可是却不得不在以钱眼为 “注油口” 的卖油翁面前认输。以钱眼对钱眼,以“善射” 对“善注” ,可谓巧趣。这个小小的对照蕴含着淡淡的讥刺。“笑而遣之” ,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 的陈尧咨也不大容易; “笑” ,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文章写来毫不费力,简简单单、又清清楚楚地让人明白了一个“说起容易做来难”的道理。 中外古今都有大同小异的宣传“熟能生巧”的小故事或寓言。达·芬奇画鸡蛋大家都熟悉,但那主要是强调大艺术家必须以“死功夫”做底子。古代希腊有个人苦练“掷豆子”的“基本功” ,有次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王驾前表演,把一颗颗豆子从钱眼那么大的小洞里扔过去。这有点象卖油翁从钱眼里斟油、陈尧咨“以钱为的” 。但是亚历山大王只下令赏给这位“巧人”一斗豆子,使他大失所望。这个“技术”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就好象我国《韩非子·喻老篇》里宋人用象牙雕成 “楮叶”,三年才完工,可以乱真,列子以为它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作为工艺美术品却很了不起),古人反对玩物丧志、雕虫小技也是这意思。但这跟卖油翁高超的“职业技巧”不同。这些故事的内涵都不一样,是要注意区别的。 字数:1585 萧兵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883-884页. 卖油翁〔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①,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②,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③。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④。”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⑤,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耳。”康肃笑而遣之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⑦? 【注释】 ①陈康肃: 陈尧咨,字嘉谟,卒谥康肃。宋真宗咸平中进士第一,曾任翰林学士、节度使等职。他工隶书,善射,自号小养由。② 睨(ni逆): 眼睛斜着向旁看,轻视的意思。③微颔:稍微点下头表示赞许。④ 酌: 斟,倒。⑤ 杓: 同勺。沥: 滴,注入。⑥ 遣之:放他走。⑦ 解牛、斫(zhuo拙)轮: 《庄子》一书中的两则故事。说明学艺要通过实践,掌握规律。解牛讲一个宰夫通过实践,掌握牛的间架结构,能在骨头缝中进刀,游刃有余。斫轮讲一个木匠善于造车轮,他削砍的木料,尺寸分毫不差。 【赏析】 本篇选自《归田录》卷一。《归田录》二卷,宋欧阳修撰。内容多记朝廷旧事及士大夫诙谐之言。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北宋有名的散文家、史学家、诗人。 欧阳修是主张“文以明道”的。《卖油翁》就是一篇阐明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的故事。 故事开始,作者首先交待陈尧咨善射的本领,并以“当世无双”给予高度的评价,接着点明他“以此自矜”的心理。这样,故事开始就揭示了人物骄傲的性格特征,下面就据此展开故事的矛盾冲突。 有一次陈尧咨在家中园场射箭,十中八九,虽然作者没有描写他此刻的神情,但可以想见,一定是洋洋自得。这时,故事的主人公卖油翁出场了,他路过此地,驻足观射。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卖油翁的观射:他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陈尧咨射箭,久久不离去,看到陈尧咨十发八九中,只是略微点点头。“睨”与“微颔” 这两个动作细节十分传神地透露出卖油翁的心理: 这个人射箭的技艺不错,但也没什么了不起。 陈尧咨正为自己射箭技艺而沾沾自喜,但卖油翁那不以为然的淡漠神情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满首先发问:“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够精湛吗?”两句话,一句疑问,一句反问,充分显示出他自以为是,藐视卖油翁的心理和居高临下的神情。卖油翁平平淡淡地说:“你射箭技艺也没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并不正面回答陈尧咨的问话,而是从侧面回答,说出了陈尧咨十发九中的原因,这实际上也就解释了自己观射时为何“睨”和“微颔”的原因。这样作者通过卖油翁之口第一次点明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这个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陈尧咨骄傲的资本,自然不能为他所接受,他由不满而变得怒不可遏,气愤地责问:“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艺?”又一个反问,盛气凌人,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卖油翁不为他那咄咄逼人的态度所吓倒,依然平平淡淡地说:“我是凭惜自己舀油的手艺推知这个道理的。”在这一段人物对话描写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刻画了陈尧咨说话时的神态变化,这种种神态都是人物“自矜”心理的外部反映,因而随着人物情绪的越来越激烈,他骄傲的性格特征就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陈尧咨的对比反衬下,卖油翁这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对上层社会的大人物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得以显现。 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道理,卖油翁当场胸有成竹地表演了沥油的全过程,那高超的技艺令人折服,但他并未据此自矜,也没反问、嘲笑陈尧咨,还是平平淡淡地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谦逊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与陈尧咨的骄傲形成鲜明的对照。卖油翁的话,再次重申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有他的行动作证明,这个道理就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明力。 在卖油翁沥油的过程中,陈尧咨的神情、心理活动怎样,作者略去不写,这样突出了卖油翁的形象,而我们可以从故事结尾陈尧咨 “笑而遣”翁的神情动作中看出,他已被卖油翁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不得不承认“惟手熟尔”这一道理的正确。他由先前咄咄逼人一再发问到此刻“笑”而不说一字,人物外部表情又一次发生变化,争强好胜的陈尧咨心悦诚服地承认了。作者用一个“笑”字给陈尧咨的性格塑造画上最后一笔,赞扬他的豁达和雅量。 《卖油翁》采用的是先秦寓言的写法,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但在叙述描写上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刻画描写,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故事中两个不同身份人物的声音、神情、心理状态,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由于叙述生动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所以寄寓的道理就显得亲切自然,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卖油翁 《卖油翁》宋欧阳修撰。出自作者晚年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所作的《归田录》。文章写陈尧咨以在家圃射箭十中八九自矜,卖油翁则以自钱孔注油却不湿钱相示,并进而阐明此“无他,惟手熟尔”的道理。全文只有一百五十字,但却绰有情韵,富有哲理。它先写陈之射箭与翁之观射,初现两人情态,且为下文冲突铺垫;再写二人问答,借以显现双方心理,并将冲突展开;后写翁之注油与陈之服输,完成性格刻画,从而交代冲突结局。全篇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并在陈尧咨与卖油翁言谈举止的描绘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的褒贬倾向,揭示出熟能生巧的深刻哲理。 ☚ 五代史伶官传序 沧浪亭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