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借指健忘之人。宋陆游《自嘲》诗: “华子中年百事忘,嵇生仍坐懒为妨。病于荣宦冥心久,老问端闲得味长。” ●《列子·周穆王》: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 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 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卜之,弗占; 谒巫而祷之,弗禁; 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 ‘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 ’ 于是试露之,而求农; 饥之,而求食; 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 ‘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日。’ 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 “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 病忘: 患健忘症。阖室:全家。春秋宋阳里华子得健忘症,以往与现今的一切皆被忘却,后被一儒生治愈。华子恐怕从此内心不得虚静,而怒逐儒生。 华子 《华子》选自《列子·周穆王》。《列子》一书作者无考,一般认为出于晋人张湛之手。该书内容复杂,但从总体上说,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本文即体现了这种思想背景。文章的主人公华子中年“病忘”,最后在儒生的治疗下,终于恢复了记忆,于是,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喜怒哀乐又重现于眼前,因此烦恼顿生,怒而操戈逐儒生。很显然,华子试图以“病忘”这种消极手段,抵御外界的压力,以求得精神上永恒的宁静。这与庄子的自我麻醉不无相通之处。《列子》中此类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很多,这从某个层面反映了魏晋之际残酷的社会现实给士林阶层在心理上造成的阴影。 ☚ 江赋 游天台山赋序 ☛ 00006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