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建筑
建筑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科技水平和审美态度。中国古代建筑在技术上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在建筑式样上独具特色。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历史悠久的赵州桥和代表各时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宗教建筑和历代皇宫,都是华夏建筑的精品杰作。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东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西止甘肃的嘉峪关,全长4200多公里。长城本是防止外敌入侵的护卫性建筑,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即修建自己的卫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北方匈奴族的军事侵扰开始修建统一的长城。明代1368年至1500年间对长城作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次重建的长城。长城大多修筑在地形极其恶劣的地方,要建成坚固耐久的防御工事,需要极高的工程技术。如今到八达岭看过那在丛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长城的游客,都不能不惊叹我国古代设计师和工匠的高超建筑水平。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590年到602年间,是隋朝石匠李春的杰作。它是一座单孔弧圈桥,净跨度37.02米,而拱矢只有7.23米,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主跨两肩上各造二小拱,以使洪水来临时增加泄水量,减小对桥的冲击力。实际上,加两小拱还可以减轻桥体自重,减少对主拱的压力。这种 “敞肩拱” 结构是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
三国时期佛教在全国各地盛行,佛教建筑也开始兴起。寺庙基本上与宫庭建筑类似。北魏时期,佛塔一般建在寺院中心,到了唐代则将大佛塔建在寺庙前面或侧面,形成塔殿并列的局面。再以后,佛塔超出佛教的范围,成了人文景观的一部分。现在我国最早的佛塔是嵩岳寺塔,它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南麓,高40多米,15层,是一座砖塔。此塔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北魏时期,已历时1400多年。
宋代开始流行砖塔,大多呈八角形,个别为六角形和方形。这个时期塔内结构极为考究,有壁内折梯式、回廊式 (如苏州大报恩寺塔)、穿壁式 (如九江能仁寺塔)、穿心式 (如定县开元寺塔)、旋梯式 (如开封佑国寺塔)。这些结构使塔壁、楼层、塔梯相互联结,共同结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在佛塔史上是重大的创新。建塔的材料也变得多样化,既有纯木制,也有砖木混合、砖石混合、纯砖制和纯石块制。佛教建筑另一类是石窟寺,它们一般是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其气势浩大、造型独特,最著名的是四大石窟群: 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一风格大概在汉代已成形。
公元1100年,宋代建筑师李诫编成《营造诀式》 一书。全书357篇,3555条。
分为: 解释建筑名词 (包括某些规定和数据) 的 《名例》,建筑工程标准做法的《制度》,关于人口、材料定额的 《功限料例》 和各种工程图样的 《图样》 等四部分。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带建筑设计、施工、形式结构和装饰样式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和艺术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特点的重要文献。明代在北京修建的故宫,是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最高体现。
华夏建筑
建筑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科技水平和审美态度。中国古代建筑在技术上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在建筑式样上独具特色。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历史悠久的赵州桥和代表各时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宗教建筑和历代皇宫,都是华夏建筑的精品杰作。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东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西止甘肃的嘉峪关,全长4200多公里。长城本是防止外敌入侵的护卫性建筑,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即修建自己的卫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北方匈奴族的军事侵扰开始修建统一的长城。明代1368年至1500年间对长城作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次重建的长城。长城大多修筑在地形极其恶劣的地方,要建成坚固耐久的防御工事,需要极高的工程技术。如到八达岭看过那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长城的游客,都不能不惊叹我国古代设计师和工匠的高超建筑水平。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590年到602年间,是隋朝石匠李春的杰作。它是一座单孔弧圈桥,净跨度37.02米,而拱矢只有7.23米,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主跨两肩上各造二小拱,以使洪水来临时增加泄水量,减小对桥的冲击力。实际上,加两小拱还可以减轻桥体自重,减少对主拱的压力。这种 “敞肩拱”结构是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
三国时期佛教在全国各地盛行,佛教建筑也开始兴起。寺庙基本上与宫廷建筑类似。北魏时期,佛塔一般建在寺院中心,到了唐代则将大佛塔建在寺庙前面或侧面,形成塔殿并列的局面。再以后,佛塔超出佛教的范围,成了人文景观的一部分。现在我国最早的佛塔是嵩岳寺塔,它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南麓,高40多米,15层,是一座砖塔。此塔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北魏时期,已历时1400多年。宋代开始流行砖塔,大多呈八角形,个别为六角形和方形。这个时期塔内结构极为考究,有壁内折梯式、回廊式 (如苏州大报恩寺塔)、穿壁式 (如九江能仁寺塔)、穿心式 (如定县开元寺塔)、旋梯式 (如开封祐国寺塔)。这些结构使塔壁、楼层、塔梯相互联结,共同结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在佛塔史上是重大的创新。建塔的材料也变得多样化,既有纯木制,也有砖布混合、砖石混合、纯砖制和纯石块制。佛教建筑另一类是石窟寺,它们一般是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其气势浩大、造型独特,最著名的是四大石窟群: 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一风格大概在汉代已成形。
公元1100年,宋代建筑师李诫编成 《营造法式》一书。全书357篇,3555条。分为:解释建筑名词 (包括某些规定和数据) 的 《名例》,建筑工程标准做法的 《制度》,关于人口、材料定额的 《功限料例》和各种工程图样的 《图样》等四部分。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带建筑设计、施工、形式结构和装饰样式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和艺术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特点的重要文献。明代在北京修建的故宫,是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最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