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千金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千金子qiān jīn zǐ

指人做事须谨慎自爱,不冒风险。《史记·袁盎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脏罪致不辜》:不见千金子,空余数仞墙。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昔闻垂堂言,将诫千金子。

千金子

《史记.袁盎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后以此典比喻做事谨慎自爱,不冒风险。或指有身分地位的人。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不见千金子,空余数仞墙。”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續隨子 > 千金子
千金子  qiānjīnzǐ

“續隨子”之别名。

千金子qiān jīn·zi

清末民初江湖社会谓陈姓。《海底·各地通行隐语》:“陈: 千金子。”

千金子

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又名打鼓子、小巴豆。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lathyris L.的种子。主产河北、河南、浙江。辛,温,有毒。入胃、大肠、膀胱经。逐水消肿,破血散结。
❶治水肿胀满,二便不利,痰饮,宿滞,血瘀经闭,癥瘕积聚。内服入丸、散: 0.9~1.5g,去壳,纸包榨去油,取霜用。
❷捣敷治毒蛇咬伤,疥癣,疣赘。本品峻烈有毒,不可多用、久服;体弱及孕妇忌服。本品含脂肪油,油中分离出千金子甾酯 (Euphobiaster-oid)、巨大戟萜醇20-棕榈酸酯等含萜的酯类化合物;又含马栗树皮苷、瑞香素千金子素、油酸等。脂肪油可很快变恶臭而有辛辣味,口服后刺激胃肠,引起峻泻,致泻成分为甾醇;其有效成分还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

千金子Chinese sprangletop

Leptochloa chinensis(L.) Ness,禾本科,千金子属。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地。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日本、越南等也有分布。秆丛生,基部常倾斜。叶鞘无毛,大多短于节间,叶片扁平或多少折卷。圆锥花序分枝和主轴均微粗糙,小穗多带紫色,有3~7小花;第一颖稍短于第二颖,外稃顶端钝,通常无芒。颖果长圆球形。花果期8~11月。幼嫩时可作饲料。为常见旱地杂草。

千金子qiān jīn zǐ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续随子(2)。药名。
【性味】辛,温,有毒。
【功用主治】妇人血结月闭,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下恶滞物。详见“续随子”条。

千金子qiānjīnzǐ

中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别名打鼓子、小巴豆。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 的种子。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辛, 温, 有毒。入胃、大肠、膀胱经。逐水消肿, 破血散结。治水肿胀满、二便不利、痰饮经闭、癥瘕积聚,内服: 1 ~2 克, 去壳去油, 入丸散用。外敷治毒蛇咬伤、疥、癣、疣赘。不宜久服、过量。服药时忌食碱、盐。体弱及孕妇忌服。本品含脂肪油, 油中分离出续随子甾酯、巨大戟萜醇20 - 棕榈酸酯等含萜的酯类化合物, 又含马栗树皮素、白瑞香素等羟基香豆精类。续随子甾酯有峻泻作用。

千金子

千金子

千金子,又名续随子、千两金、联步、小巴豆。始载于《开宝本草》。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 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未开裂前割取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4mm。表面灰褐色,有网状皱纹,皱纹凹陷部分呈暗黑色,形成黑褐相杂的点状斑纹。一端有种阜脱落的疤痕,呈黄白色。种脊下陷形成纵沟状。内表面灰白色。种仁淡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辛。原产欧洲,我国主产于河南、浙江省;此外,辽宁、吉林、山西、河北、江苏、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省亦产。
本品味辛,性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功能逐水消肿,破血散癥,解毒杀虫。主治水肿腹满、二便不利、癥瘕积聚、血瘀经闭、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皮肤赘疣及疥癣等证。用于水气肿胀、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而体质尚佳者,通过其峻泻和利尿作用,使体内积水由大小便排出。如《斗门方》单用本品研压去油服用;《摘玄方》以本品去油,配大黄为末,酒水为丸服;《证治准绳》续随子丸,本品与槟榔、葶苈子、防己等配用,治周身肿满,喘闷不快。本品用于癥瘕积聚、妇女血瘀经闭,系取其消癥破血之功。《圣济总录》续随子丸即以其为主药,配腻粉、青黛研为末,糯米饭为丸,与大枣同嚼服。本品治疗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有攻毒消肿之效,常配大戟、山慈菇等药同用,如《百一选方》紫金锭,内服外敷均可。以千金子研涂疥癣,可杀虫止痒。此外,用治皮肤黑痣、赘疣,捣敷,使痣疣腐蚀脱落。千金子药性峻烈有毒,与大戟、甘遂相似,不可久服及过量。入药去油,制成千金子霜服,可以缓和毒性,其泻下作用亦减弱。入丸、散用,不入汤剂。研末服,1.5~3g。体质衰弱及孕妇忌服。药后泻多者,以醋和粥食之可止。
实验研究: 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中分离出千金子甾醇、巨大戟萜醇-20-棕榈酸酯等含萜的酯类化合物。又含白瑞香素、续随子素、马栗树皮甙等。
种子中的脂肪油,新鲜时无色、无味; 但可很快变恶臭而有强辛辣味,对胃肠有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强度为蓖麻油的三倍,致泻成分为千金子甾醇,山羊食此植物后,在其乳汁中并含有此种毒性物质。

☚ 牵牛子   乌桕木根皮 ☛

千金子

千金子

千金子,维吾尔药物名麻胡大乃,别名卡依木里比里杂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种子。原产于欧洲,我国主产于河南、浙江省;此外,辽宁、吉林、山西、河北、江苏、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省亦产;国外伊拉克、印度等国亦产。
本品性二级干热,味微甜。功能生干生热,攻泻通便,利尿退肿,清除异常黏液质,散气止痛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大便不通、尿少水肿,湿寒性致病体液增多、关节疼痛等。内服0.5—1g。本品对肺脏和胃脘有害,矫正药为洋茴香。若本品缺货,可代用半量巴豆、等量蓖麻子。本品可入等汤剂、小丸、蜜膏、糖浆剂、散剂等制剂。

☚ 杏子   止泻药 ☛
000251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