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十用成语词典︱凡例 凡例 本书是一部实用性的多用中型汉语成语词典。“十用”是指注音、释义、例证、出处、变式、近义、反义、辨析、连用和俗语。旨在满足读者在使用成语时的多方面需求。 一、立目 本书收录四字格成语六千余条。收词注重常用和实用,不收冷僻成语和四字格自由词组。在同一成语的多种形式中,以常见者立目,其余形式在“变式”中出现。本书遵循语言规范,凡《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作为推荐语形的成语,均予立目,并在“辨析”中予以说明。 二、注音 用汉语拼音给语目逐字注音。注音立足现代汉语,一般不注旧读旧音。如“叶公好龙”的“叶”注狔è不注狊犺è。 三、释义 一般先分释成语中的难字、难词,再串释成语的字面义,然后释其引申义、比喻义。对多义成语则分义项释义,并用①②③……等数字标明,本义或常用义列前,引申义、比喻义列后。 四、例证 每个义项一般引用一个例证,以体现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例证尽量采自现代作品,少数采自近代白话小说。例证注明作者、作品及回、卷或章节等。 五、出处 “出处”指成语的语源或迄今所见最早的用例。若出处原文篇幅过长,则用现代语言加以概述。 六、变式 “变式”是指一条成语在应用时由于个别语素的替换或词序的颠倒等而产生的形式上的变化。同一条成语的变式间意义基本不变。为节凡例省篇幅,变式不单独出条,但在书后的语目笔画索引中列出。 七、近义 所谓“近义”成语,是指其与词目的意义基本相近,或在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语法功能和用法等方面与语目大致相近但有细微差异的成语。对多义成语,凡与所列各义项都近义的就不标义项号,如只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义项近义的,则在近义成语的前边标注相应的义项号。 八、反义 反义成语的确定与标注方式与“近义”类似。 九、辨析 “辨析”的内容包括辨音、辨形、辨义、辨用法等方面,以辨别意义相近、特别是形似意近的成语为主。既注意指出它们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又注意分析其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其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语法功能和用法等方面的不同。 由于辨析的角度不同,有时一条成语会与不同的几条成语辨析,则用“另见”标示。 十、连用 “连用”是指一个成语在应用过程中与另一成语常常连在一起使用的情况。成语的连用,有的是固有的联合式,有的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 【海市蜃楼】 ……〔连用〕虚无缥缈 十一、俗语 本书“俗语”是指后语为成语的歇后语。歇后语是典型的俗语。后语为成语的歇后语,将成语和歇后语的特点结合起来,其结构独特,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表达效果妙趣横生。如: 【横冲直撞】 ……〔俗语〕过了河的小卒子———横冲直撞 十二、编排 本词典语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笔顺排列。 十三、索引 本词典后附有《语目笔画索引》。 |
☚ 十用成语词典 十用成语词典︱出版说明 ☛ 00010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