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大军事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大军事原则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即: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全歼敌人,力求避免打消耗战;5.不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仗;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坚决夺取敌之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敌之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对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再夺取;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十大军事原则对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大军事原则

十大军事原则Shida junshi yuanzhe

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针对解放战争转折时期敌我形势提出的解放军对敌作战的军事原则,内容是:
❶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❷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❸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力求避免打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❺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❼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❽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❾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❿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时间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十大军事原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作战的主要指导原则,是人民军队由弱变强,最终打败蒋介石军队的致胜之道,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

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军事原则。是我军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总结。即: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击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军事原则。(详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总结,其原则精神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大军事原则

十大军事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军事原则。是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的报告中提出来的。毛泽东根据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经验,针对当时敌我形势,在战略反攻时期提出了对敌作战的十大军事原则。其内容是:
❶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❷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❸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 (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歼灭一切敌人。
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 (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 的作风。
❼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❽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❾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❿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十大军事原则的精神实质是强调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它重点阐明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重要方法。

☚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 ☛
000050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