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霍山教案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并没有止息,安徽就爆发了著名的霍山教案。
霍山位于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交通十分不便。但是,早在19世纪60年代外国教会势力即已深入到这里,70年代即建立了教堂。至甲午战争后,全县仅天主教堂就有10所。教士、教民的为非作歹,使民教矛盾日趋激化。
1904年初,深沟铺张氏续修族谱,教民张正建觊觎族人张芝兰的产业,提出要开除其嗣子张正金的族籍。族人反将张正建开除,并推张正金为族长。张正建砍伐张氏祖茔中的松树以泄愤,张正金加以指责,对方却蛮横地让他到教堂去讲理。张正金在教堂里遭到毒打,被关押了三天三夜,才破窗而出,逃往山中。后由其弟弟、妹夫向传教士道歉、赔偿,给教堂悬匾挂红,才算了结此事。
次年冬,百余名教民在黄栗杪歃血宣誓,一同退出教会,张正金应邀到场。法国传教士石资训诬告这次反教活动系由张正金指使,并有教民造谣说张正金要烧教堂。张正金只得躲往英山。官府抓不到张正金,就抓走了他的堂弟张正和,中途被愤怒的群众劫回。石资训通过驻省城的总堂神父和驻上海的法国总领事向安徽地方官员施加压力,并限令霍山知县秦达章10天之内抓住张正金。秦达章将张正金的弟弟和妹夫抓入大牢,以诱编张正金投案。1906年2月,张正金乘秦达章率兵下乡保护教堂之机,邀集六七百人攻进县城,救出了弟弟和妹夫。
3月,新任安徽巡抚恩铭在法国领事的催逼下,严令六安知州熊祖诒限期破案。秦达章亲自到张家劝张芝兰交出儿子,张芝兰根本不知道张正金的下落,官府抓走了张芝兰和张正金的妹妹,并将张正金的幼子用铁链锁起来,关押在黄栗杪镇上。
张正金率众攻打县城后,回到祖籍湖北罗田县,组织起一支500多人的队伍,同时联络商城武生金同德部民间武装和李仕英等率领的麻城会党,组成反洋教联军,队伍扩大到2000多人。6月,张正金率领这支联军回霍山救出养父、妹妹和儿子后,仍退回罗田。
恩铭为了替自己开脱责任,立即将熊祖诒、秦达章等撤职,一面向霍山增派军队,一面行文要求河南、湖北两省派兵“会剿”。清军在霍山烧杀掳掠,张正金不忍心连累乡亲们受难,遂于7月上旬再次率部打回霍山,在黄栗杪与清军遭遇,展开一场恶战;当夜又遭清军马队偷袭,张正金部伤亡惨重,退出青苔关后,分路散去。张正金本人逃往麻城、罗田一带潜藏。恩铭贴出悬赏告示:有拿获张正金者,赏银五千两,奖给三品以上武官。后因张正金的护兵王少卿向官府告密,清军乘除夕于英山陶家河抓获张正金。在押往省城途中,张正金服毒自尽。
张正金的遗体安葬后,人们在墓碑上写道:“名高豪士墓,情激砚山碑”,充分表达了对他的爱慕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