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二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十二章 十二章 shíérzhāng 古代天子之服繪繡的十二種圖象。《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漢·鄭玄注:“《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績,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華蟲以上,施於衣,稱上六章;宗彝以下,施於裳,稱下六章。清·惲敬《十二章圖説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軒轅,著於有虞,垂於夏殷,詳於有周,蓋二千有餘年。” 十二章清代皇帝官服上的专用纹饰。指皇帝礼服上彩绣的日、月、星、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12种纹样。十二章均有取义:“日、月、星,称为三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镇;龙,变化万千,取其神; 华虫 (一种雉鸡),文采昭著,取其文;宗彝(一种祭祀礼器,于其上绘以虎、蜼。蜼为一种长尾猿,据说遇雨能以尾塞鼻,取其智,虎取其猛),取其祀享之意;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洁白、滋养;黼(黑白各半之斧形),取其决断; 黻 (青与白两弓相背或两兽相背形),取臣民从善背恶。其排列方式与历朝不同,有两式:式一,上衣凡八章,领前列三星,呈三角状排列,为星纹; 领后为山纹; 右肩绣兔,代表月纹; 左肩绣鸡,代表日纹; 胸前正龙右下方为黼纹; 左下方为黻纹; 后背正龙右下方为龙纹;左下方为华虫纹。下幅凡四章,前身右为火纹; 左为粉米纹; 后身右为藻纹; 左为宗彝纹。式二,十二章均在衣。此纹饰为历代帝王专用,是最高权力之象征,始自舜帝,周代改为九章,后复加十二章,终至清末最后1位皇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