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三经锦言录︱出版说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三经锦言录︱出版说明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十三经锦言录

出版说明

 “十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z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
 “十三经”这一经典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先秦时期《庄子》等文献中就有“六经”的说法,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来《乐经》亡佚,便成了“五经”。到了唐代,又有“九经”之说。据《唐六典》记载,“九经”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刊成的石经,则在“九经”之外,还刻了《论语》《孝经》《尔雅》三种。至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孟子》被作为“兼经”纳入科举考试。宋徽宗宣和年间,成都文翁石室在原有十二石经的基础上,加刻《孟子》,形成了“石室十三经”,算是“十三经”的第一次完整结集。宋明以来,又有《十三经注疏》的编集刊刻,使得“十三经”最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儒家经典体系。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经秉圣裁,垂型万世”,“十三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无与伦比,影响深远。西周以来,《诗》《书》《礼》《乐》等就广泛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后来又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至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更为全面深入,渗透积淀于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自强不息、克勤克俭、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有备无患、举一反三、舍生取义等成语,就源自“十三经”,只不过我们日用而不知罢了。“十三经”中的许多思想智慧,在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诸多方面,对于当代仍有指导借鉴意义。一言以蔽之,不读“十三经”,就不足以知文化之源,亦难以应当世之事。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快速精准地汲取“十三经”思想精华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十三经锦言录》。全书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简称“三全”)所收的“十三经”为底本(《孝经》据三全本“十三经”套装本中的《孝经》),选录原文二千余条。为了帮助读者理解选文,我们做了翻译和必要的注释。书末还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将全书选文分到不同的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页码,以便读者能够较快地找到涉及相关主题的选文。当然,“十三经”中的思想观念不免有其历史局限性,这就需要读者在学习借鉴时灵活辩证地加以理解运用了。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按姓名音序排列):
 陈晓芬 程小青 方 勇 管锡华 郭 丹 胡平生
 胡香玉 李彬源 彭 林 王翠叶 王世舜 王秀梅
 熊瑞敏 徐正英 杨天才 曾 奕 周梓翔
 我们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内容可靠、使用方便的“十三经”精要语句读本。但限于水平,我们的工作中一定存在不少不足,敬祈读者方家不吝赐教,以便我们进一步修订完善。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20 年12 月

☚ 十三经锦言录︱主题分类索引   十三经锦言录︱前言 ☛
000106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