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区域科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区域科学一门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角度,综合分析和探讨有关区域或空间问题的跨领域性社会科学。区域科学主要研究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活动,并揭示其演变的一般规律性,目的在于寻求解决区域社会、经济等活动与资源不合理分布的问题,避免造成空间冲突和空间不经济现象。区域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Walter,1919— )。其所著的《区域分析方法:区域科学导论》和《区域科学导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性著作。1954年,国际区域科学协会在美国正式成立,并于该年独立召开首次年会。之后,区域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1975年,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将世界区域科学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0年以前的传统区域科学,这段时期主要是探索描述与分析区域活动(主要为经济方面)的方法,并运用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区域及区际模型;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的运筹学区域科学,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是建立个体与总体区域决策模型,运用静态或动态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方法研究区域收入、就业、投资等的最优水平或最优发展的决策;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区域科学,这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的目标系统,包括价值、权数与标准等的建立,以及对决定目标系统的政治结构的分析,其研究重点是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区域科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类活动空间相互作用与区位理论的研究,二是区域系统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对公共政策、私人决策原则的探讨。区域科学研究既包括制定定量的经验模型,也包括对区位问题和区域经济的理论探讨。在经验模型方面,主要有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工业综合体分析、有关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等。区域科学的理论受当代经济学流派的强烈影响,这主要是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竞争均衡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优化模型)以及线性规划的应用。区域科学的发展对经济学和地理学等母学科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它支持和促进了人文地理学中的计量革命。同时区域科学也推动了有关的规划和决策工作,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与城市规划模型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区域科学还开辟和发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增长动态研究、多目标优化、区域和城市系统的经济计量模型、环境影响模型,以及空间分析的新方法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