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选金代科举取士的一种方式。金初,根据辽人及宋人所习之举业不同,各以所长取士,分南、北二选。北选以考词赋为主,选拔对象为辽人,拟词赋进士擢第一百五十人,经义五十人,嗣场词赋进士七十人,经义三十人。天德三年(1151),行南、北通选,北选、南选遂废。 北选 北选金代科举取士的一种方式。金初,根据辽人及宋人所习之举业不同,各以所长取士,称南北选。北选以考词赋为主,选拔对象为辽人;南选以考经义为主,选拔对象为宋人。天德三年 (1151年),行南北通选,北选遂废。 ☚ 南选 南北通选 ☛ 北选唐代有南选与此相对应,由尚书省主持,每年一次在京师进行的六品以下官员的选补,称之为北选。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令岭南地区之选人,如有愿赴京参加北选者,亦听之。 北选唐代铨选方式之一。见“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