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真寺清代寺庙建筑。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致和门外太平街34号,座西朝东,由阿訇马朝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建,当时只有木架草房三间。乾隆四十年(1775),经教民集资改建成砖瓦结构大殿三间。道光十七年(1837),大殿改建为六间。光绪十七年(1891),有殿庑厅房大门等共二十间。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殿改建为十三间,并增建沐浴室五间。民国十一年(1922),又增建学习阿拉伯文的校舍五间,教长室三间,客厅五间。民国十八年(1929),于寺的南侧新建女清真寺一座。至此,该寺共有殿厅房舍室门三十五间,占地面积2 940平方米,建殿堂——即礼拜堂由前廊、大殿、后殿三部组成,系勾连塔式硬山砖瓦结构建筑。前檐有明柱四根,廊墙磨砖对缝和砖雕,屋檐有燕尾木雕,山墙均有砖雕山坠 (悬鱼)和腰花。殿堂前方两侧房屋亦为硬山砖瓦结建筑,皆有山坠和腰花。整个建筑为中国宫殿式四合院格局,而内部设备则有回族伊斯兰教寺院的特色。如今,寺内殿宇辉煌,配庑整齐,绿化考究,环境幽雅,给人一种古朴肃穆之感。本寺现为吉林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