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洋大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洋大臣

北洋大臣Beiyang dachen

亦称“办理三口通商事务大臣”、“北洋通商大臣”。1861年初(咸丰十年底),清政府鉴于北方已有通商口岸, 对外交涉日繁, 遂设立三口通商大臣专职,办理北方新辟的牛庄、天津、登州三口对外交涉事宜。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后, 授三口通商大臣 “钦差” 名义, 改称 “北洋通商大臣”,并由直隶总督兼任,职责范围相应扩大。除办理北方地区的外交、通商外,还负责训练北洋海陆军,及兴办轮船、电报、煤矿、铁路、纺织等洋务企业。北洋大臣虽列于总理衙门名下, 但与之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如有上报事项, 总理衙门仅起承转作用。担任过北洋大臣的主要有崇厚、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等。李鸿章在位最久,先后达20余年,分掌了一部分办外交、办洋务的权力, 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 其影响远在南洋大臣之上。

☚ 南洋大臣   轮船招商局 ☛
北洋大臣

北洋大臣

官名。清代末置。主北洋海军及船政招商局之政务。《清史稿·兵志》: “北洋海军……弁目等咨选海军衙门送兵部带领引见。统由北洋大臣节制调遣。”《清史稿·职官志》:“船政招商局隶北洋大臣。

☚ 北部大人   北克南克 ☛

北洋大臣

即“北洋通商大臣”。

北洋大臣

为“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清咸丰十年(1861)末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辖五口通商大臣,并新设三口通商大臣,管天津、牛庄、登州(后改为烟台)等通商、交涉事务。至同治九年(1870)因通商口岸增多,通商事务扩大,改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通商大臣。例由直隶部督兼任,除管理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外,并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各项事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