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楚郢都
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从楚文王前689年迁都于此,到襄王前278年郢为秦将白起所拔止,楚以郢为都计达4百余年。郢,即今湖北江陵北的纪南城。郢城形制与同时代国都相比颇为规整,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3588米,东西长约4450米,城垣周长为15506米,城的总面积约达16平方公里。城垣转角处很有特点,其西南、西北及东北三个城垣转角处都呈切角状。城垣除墙身外,尚有内外护坡,距外护坡20—40米之间有护城河。遗址有城门7处,其中有2处为水门。城内河道纵横,有朱河、新桥河和龙桥河三条主要河道。郢都规划结合地形,运用城内河道分布所形成的格局,合理地进行了城市分区。宫城位于新桥河与龙桥河的交汇地带,且借河道为屏障,形成全城中心区。手工业区及居住区则分布在河道以北及以西的不同地段内。郢都大城(郭)环宫城相套,宫城是政治活动中心,郭作为经济活动中心,城、郭分工明确。楚郢都是我国南方一座古老的大都城,是春秋战国之际名都之一。其规划结构体现了以宫为中心,突出中轴线主导作用,以及前朝后市等传统格局。这和其他同时代都城是一样的,但其规整的形制、城垣切角方式、结合河道特点合理分区等经验是十分引人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