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楚辞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楚辞音 楚辞音❶楚辞研究专著。隋代僧道骞著。此书见录于《隋书·经籍志》,谓“隋时有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然不见著录于《宋史·艺文志》,知其宋时已亡佚。敦煌石窟藏此书写本,如法国人伯希和所盗,现藏于巴黎国民图书馆写本部。此为《楚辞音》残卷,始《离骚》“驷王虬以乘鹥”句,终“杂瑶象以为车”句,凡注《离骚》正文188字,王逸注文96字。其注音用反切,切语用字多不与《广韵》同,兼用直音,所注音读凡280余条,询为考订隋唐古音之重要材料。又有谓协韵作某音者,如下协韵读作产,马协韵读作姥,行协韵音胡冈反之类。“协韵”之说,前所未见。其所协之音,盖为楚音。其注广引它书,且多隋唐佚作,尤可贵者,有郭璞《楚辞注》佚文。其文多古字,如索作𡩡,靡作爢,矱作 ☚ 楚辞贯 楚辞疏 ☛ 《楚辞音》❶晋徐邈撰,1卷, 已亡佚。 楚辞音 楚辞音敦煌藏隋人《楚辞》的音韵注本。注者释道骞。周祖谟认为,“道骞”是“智骞”之误 。释智骞,隋朝江表人,能变体训诂,偏洞字源。敦煌残卷见P.2494,存者84行,起“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迄“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书法整秀,不避隋唐讳,应为隋唐间写本。残卷注音者280余字,寻绎其音,除协韵外,几与隋唐间之江都音完全相同。此书在南北宋间已失传,幸赖敦煌石室留存。 ☚ 文选音 敦煌诗歌 ☛ 楚辞音 楚辞音敦煌藏隋人《楚辞》的音韵注本。注者释道骞。周祖谟认为,“道骞”是“智骞”之误 。释智骞,隋朝江表人,能变体训诂,偏洞字源。敦煌残卷见P.2494,存者84行,起“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迄“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书法整秀,不避隋唐讳,应为隋唐间写本。残卷注音者280余字,寻绎其音,除协韵外,几与隋唐间之江都音完全相同。此书在南北宋间已失传,幸赖敦煌石室留存。 ☚ 文选音 敦煌诗歌 ☛ 楚辞音一卷。隋释道骞 (生卒年不详) 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一是《日本见在书目》有《楚辞音义》一书,题释智骞撰。二是《续高僧传》卷四十《杂科声德》篇,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智果传,载智骞为江表人,精通文字音义,其特点与道骞颇合,故周说甚可信。《楚辞音》是现存世上最早的《楚辞》写本。朱熹《楚辞集注》序云:“及隋、唐间,为训解者尚五六家,又有僧道骞者,能为楚声之读,今亦漫不复存,无以考其说之得失。”可知此书宋时已佚。今存者为敦煌石室的抄本残卷,起《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之“乘”字,止“杂瑶象以为车”之“瑶”字,共四十八行。此抄本不避隋、唐讳,当为此前写本。残卷不见作者署名,但书中有“骞案”字样,可断为隋释道骞所撰。此书释《离骚》188处,注文96处。用夹注办法,既注音,也释义。此书的价值在于:一为现存最古的《楚辞》本,可从中窥《楚辞》原貌之一斑。以今本《楚辞章句》与此卷相比,其异文多优于今本,故此书在《楚辞》校勘上有很大价值。二是书中有以反切或同音字注《楚辞》字音,可知《楚辞》隋、唐时古读音与楚音。三是在辑佚、考证上有一定价值。书中引郭璞《楚辞注》(已佚),尚引《文释》(当为《释文》,即《楚辞释文》,亦佚)一条,下云“按江之意”字样,据此可推断《释文》作者当为江氏。从中可知隋前关于《楚辞》的某些遗说。此书原抄本被法国人柏里和盗走,现存巴黎国民图书馆写本部。王重民见此抄本,摄成照片寄闻一多。姜亮夫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摄成影片。民国二十九年(1940)昆山赵氏、吴县王氏合辑《庚辰丛编》铅印本。现有台湾大学印《敦煌秘籍留真》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