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楚辞韵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楚辞学专著。清江有诰撰。有诰字晋三,歙县(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楚辞韵读》共收入屈原和宋玉作品二十八篇,即:《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渔父》、《卜居》、《九辩》、《招魂》、《大招》。本书一般采用直音法注音,有时还标示四声,便于初学者诵读。不便直音的字,就用反切法来代替,所注音均较为准确。书中亦有个别地方从今音中寻求古音,导致注音出错。而且采用合韵说和通韵说,也过于笼统。然本书仍不失为研究楚辞韵读的较好本子。书后《楚辞韵读古音释》,把楚辞作品中入韵的字分为十八部。本书还附有宋玉赋九篇,它们是《文选》中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以及《古文苑》中的《大言赋》、《小言赋》、《钓赋》、《笛赋》、《舞赋》。本书较好的版本有清嘉庆十九年(1814)自刻本和嘉庆二十四年的《音学十书》本。通行本有民国时期渭南严氏的《音韵学丛书》本,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据严氏本影印出版。 ☚ 屈子章句 屈骚指掌 ☛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楚辞学专著。今人王力著。是一部研究楚辞入韵字音读的著作,只收录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诸篇,没有把汉代人的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本书在研究楚辞入韵字的时候,逐一注出它们的古音,从而使读者了解到楚辞古韵的和谐。本书分楚辞的韵为三十部,比之《诗经》韵的二十九部多出了一个“冬”部,而这个“冬”部是从“侵”部分化出来的,由此反映出楚辞时代对于《诗经》时代韵部的细微发展和变化。正文之前还列有“楚辞韵分三十部表”、“上古声母表”、“楚辞入韵字音表”。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楚辞今绎讲录 楚辞论文集 ☛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王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本书分两大部分:韵表和韵读。韵表部分列有“楚辞韵分三十部表”,“上古声母表”,“楚辞入韵字音表”三种。楚辞韵分三十种,依次为之部、幽部、宵部、侯部、鱼部、支部、脂部、微部,歌部,职部,觉部,药部、屋部、铎部、锡部、质部、物部、月部、缉部、盍部、蒸部、冬部、东部、阳部、耕部、真部、文部、元部、侵部、谈部。韵读部分,收录楚辞中属于战国时期的十篇作品《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对作品中入韵的字,均用音标注出古音,明确其所属韵部。该书与《诗经韵读》是姊妹篇,不仅对读原作大有裨益,而且对于研究上古音韵也有重要的价值。 ☚ 楚辞解故 离骚纂义 ☛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❶楚辞研究专著。清代江有浩著。江氏分古韵为21部,说与王念孙最近,唯个别韵字之归属,与王氏稍有出入。此书所据以入录者,自《离骚》始,至二《招》止,凡十篇。将《楚辞》各篇入韵之字,归于相关韵部,得十八部:即之、幽、侯、鱼、歌、支、脂、祭、元、文、真、阳、东、中、侵、谈、叶、缉等。另附宋玉《风赋》、《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赋》、《大言》、《小言》、《钓赋》、《笛赋》、《舞赋》等,凡入韵之字,外加墨圈,分别注音,一般用直音法注音,便于初学,无直音者则改用反切注音,以减少谬误。同部字相押者为叶韵,邻近二部相押者为通韵,隔一部相押者为合韵,而隔数部相押者为借韵。其例体详整、立论周密,为研讨《楚辞》韵读者必备之作。但江氏一如清代古韵学家,不能准确拟测古字的真正音值,其注音多有疏漏。此书流布颇广,刊印多次,较好的版本有1928年影印王国维校《音学十书》本。 ☚ 楚辞新解 楚辞韵解 ☛ 《楚辞韵读》❶清江有诰著, 为 《音学十书》之一种。 楚辞韵读楚辞音义。 清江有诰(?—1851)撰。不分卷。附《宋赋韵读》一卷。有诰字晋三,歙县(今属安徽)人。青年时起即不务功名,“惟好音韵之学。”苦心孤诣,专治音学。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并在深入研究中得出结论:“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著述甚丰,《音学十书》,极受学界重视。是集即为其“二十一部古音”说之实证。收《离骚》至《大招》共十篇《楚辞》作品,凡用韵之字,均加圈墨,并分别注音。而有古韵、叶韵、通韵、借韵诸例。从中可见,《楚辞》用韵特点及规律与《诗经》、《易经》大体一致,证明《楚辞》产生时代不晚于战国时代。有嘉庆十九年(1814)自刻本,嘉庆二十四年《音学十书》本,一九二八年影印王国维校《音学十书》本,一九五七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就渭南严氏原书影印出版。 楚辞韵读一卷。附《宋玉赋韵读》一卷。清江有诰(?—1851)撰。江有诰,字晋三,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的古音韵学家。无心科举,只好音韵学,多年闭门深研音韵学,受到段玉裁的推崇赞赏。主要成就是将古音韵归纳为二十一部,并确定古人也有四声,只是和后人读音不同。一生著述均关于音韵,有《诗经韵读》、《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先秦韵读》、《汉魏韵读》(未刻)、《二十一部韵谱》、《谐声表》、《入声表》、《四声韵谱》(未刻)、《唐韵四声正》。《楚辞韵读》共收《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渔父》、《卜居》、《九辩》、《招魂》、《大招》十题二十八篇作品。后附《楚辞韵读古音释》,将《楚辞》各篇韵字,归入相关的:之、幽、侯、鱼、歌、支、脂、祭、元、文、真、阳、东、中、侵、谈、叶、缉十八个韵部。后附宋玉赋九篇之韵读。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小言赋》、《钓赋》、《笛赋》、《舞赋》。其中无韵段落不录原文。韵以圈号标识,夹注韵部、通叶,以同音字直声或反切注音读,并标四声。音注两见以上者只注首见者。本书特点:一是一般以直音注音,便于初学者。无直音字则辅以反切,以减少误注,较全用直音注音读准确。如 《离骚》 “夕揽洲之宿莽”之“莽”音“姥,” 《天问》“何所冬暖”之“暖”注“奴元反”。二是注明通韵、合韵字。如《天问》“列星安陈”之“陈”注“文真通韵”,《招魂》“往恐危身些”之“身”注“文真通韵”。三是标四声。如《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之“予”标“上声”。此书之病是从今音寻找推断古音,如认为上古“家”字读为 “姑”,但学者们认为 “家”(kea)“姑”(ka) 只是音相似而不相同。版本有清嘉庆十九年 (1814) 自刻小学各书本。嘉庆二十四年(1819)《音学十书》本,长春图书馆藏。民国十七年(1928)影印王国维校《音学十书》本。民国二十四年(1934)渭南严氏《音韵学丛书》本。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影印严氏原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