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凉十六国之一。匈奴沮渠氏所建。匈奴沮渠部首领沮渠蒙逊(368—433)初臣属于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起兵拥立后凉叛将段业割据建康(治今甘肃高台县南), 为凉州牧、建康公,建立政权,年号神玺。永安元年(401),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建都张掖,史称北凉。寻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 称河西王。玄始九年(420)灭西凉,占有西凉七郡(指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至此,辖境达整个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交通西域诸国。佛教广为流行。义和三年(433)沮渠蒙逊死,子沮渠茂虔继位。永和七年(439)为北魏所灭。共历二主,凡三十九年。 北凉十六国之一。卢水胡沮渠蒙逊所建。曾拥有今甘肃西部及青海、宁夏、新疆各一部。共经历二主,凡39年。401年,沮渠蒙逊起兵攻张掖、杀段业,建国北凉,412年,又迁都姑臧,称河西王。439年,北魏军围攻姑臧,北凉灭亡。 北凉 北凉十六国之一。公元397年,河西卢水胡沮渠蒙逊起兵叛后凉,拥段业为建康公,建立政权。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都张掖。寻迁都姑臧,称河西王。史称北凉。沮渠蒙逊在政治上“内修政事,外理英贤”,在经济上“蠲省百徭,专功南亩”,国势渐强,遂灭西凉,统一河西全境。崇信佛教,开凿天梯山等石窟,设立译场,延请昙无谶等高僧译经多部,曾是北方佛经传译中心之一。攻占敦煌后,鄯善王比龙入朝,西域三十六国皆称臣贡献,仍于高昌设郡置守。公元439年,为北魏所灭。此后,其余裔沮渠无讳和沮渠安周退保高昌,延续北凉统治到460年。北凉文化对北魏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 南凉 西凉 ☛ 北凉 北凉十六国割据政权名。匈奴族沮渠蒙逊所建。沮渠部为匈奴姓氏之一,本为匈奴职官名。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397年沮渠蒙逊起兵反后凉吕光,拥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401年,又杀段业,自称张掖公,建都张掖 (今甘肃张掖),史称北凉。412年占姑臧,称河西王。420年灭西凉,占有凉州全境,史称北凉。统治地区有今甘肃西部。439年为北魏所灭。共2主,历39年。 ☚ 北燕 南北朝 ☛ 北凉 北凉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卢水胡沮渠蒙逊据张掖, 自称凉州牧,改元永安。史称北凉。至南朝刘宋永初元年 (420年), 他灭了西凉, 占有张掖、敦煌两地区。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蒙逊卒,其子沮渠牧犍继立。元嘉十六年 (439年), 为北魏拓跋焘所灭。传2主, 有国29年。 ☚ 南凉 西凉 ☛ 北凉十六国之一。匈奴沮渠氏所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分解产生众多的部,卢水胡为其一支。先世任匈奴左沮渠(官名,又作且渠),遂以官为氏。居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初依附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其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据金山,拥后梁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建政权,史称北凉。天玺三年(401),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建都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一说北凉政权始于此。连年与后凉、西凉、南凉交兵。永安十二年(412),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县),称河西王,改元玄始。九年(420),灭西凉,尽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西域诸国皆称臣入贡。义和三年(433),蒙逊死,子沮渠牧犍(又作茂虔)嗣位。永和七年(439),为北魏所破,请降。北凉一度失国(一说是时北凉灭亡)。其弟沮渠无讳于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复国,建元承平,沿用北凉国号。次年,无讳死,弟沮渠安周继位,沿用承平年号。十八年(460),被柔然军攻杀,北凉亡。 附:北凉诸帝世系 北凉十六国之一。397年,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拥段业为凉王,建立政权。401年又杀段业自立为张掖公。411年自称河西王,都姑臧(甘肃武威)。史称北凉。《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西控西域,东尽河湟,前凉旧壤,几奄有之”。相当今甘肃河西的一部分,内蒙及新疆的一小部分。439年为北魏击灭。历二主,三十九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