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府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府兵

古代兵制名。起于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年),废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历经四个朝代。创建之始,其制由六柱国分领。每个柱国下有2个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2个开府,共24开府。每个开府统领1军,共24军。每军2000人,府兵共48000人。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完全脱离生产。北周武帝时,府兵军士不属柱国,成为皇帝的侍卫。隋大业年间实行十二卫之制,而置将军以统诸府之兵,户籍隶属州县,并从事生产。唐初形成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兵士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中唐以后,逐渐废除。

府兵

府兵

泛称则指魏晋至隋唐时期属于军府的士兵。专称则为开始形成于西魏,而成熟发展于隋及唐初的一种军事制度。魏晋时期,军将开府领兵。士兵固定地属于军府。在地方户籍上除名,成为世代充当兵役的国家依附人口。社会地位低于平民。北魏初虽有军府之设。但因士兵享有特殊地位,故无府兵之称。至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军人身分降低。其中尤以驻屯北部边境的士兵为甚,他们成为国家依附性人口,被称为府户、镇民,或镇户。北魏末宇文泰以六镇士兵力量割据关中地区。在军中置十二大将军,大将军下置两开府,每开府各领一军,士兵遂分属二十四军。府兵的组织系统初步建立。自西魏文帝大统九年( 543 )开始,宇文泰吸收关陇地区汉族豪强武装加入中央军队系统。称这些地方武装为乡团。汉族豪强以大都督或仪同身分统领,归于二十四军的编制。开府,则统领居于城中军坊中士兵。六镇士兵同汉族地方武装共同组成西魏中央军队。加强部队中两种成分的结合,西魏恭帝元年( 554 ),宇文泰赐将领鲜卑姓,并令士卒从主将姓。力图将军队编为部落组织。这一措施虽不能使府兵真正回到氏族关系去,却使士兵带有部落民色彩,府兵地位大大提高。府兵另有军籍,不同于州郡民,又无其他赋役,故对许多均田民有吸引力。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 ),开始招募均田民当兵,为不使民户离开农业,开始设土著军府,府兵制由兵农分离,走向兵农合一。

☚ 府户   牧户 ☛

府兵

军府所统属的兵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