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学物致畸胎作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化学物致畸胎作用 化学物致畸胎作用新生儿中属于畸胎或称先天性畸形者,仅指解剖结构上可见的形态发育缺陷。广义的畸胎应包括生化、生理功能或精神活动(又称行为)的发育缺陷。有两类因素可引起胎儿畸形,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难以确定畸胎究竟由哪一类因素引起,多数情况下是上述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凡具有致畸胎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统称为致畸原,包括化学性、物理性(如放射线)和生物性(如病毒)。化学物如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药物等的致畸胎作用,自六十年代初,孕妇服用安眠药反应停后生下畸形儿多达数千名的严重事件以后,此研究已成为毒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物的致畸带(自Wilson,J G) (3) 作用时间: 胚胎发育要经历组织分化前期、器官发生、组织发生和功能形成等几个阶段,一般在器官发生期中对致畸原最为敏感。这时期也称为致畸的“敏感期”。在人胚胎敏感期中的不同日期给予致畸原,会产生不同的器官畸形。因各器官的发生进程并非完全一致,各自的敏感期也有所不同。一旦器官、系统已经形成,则不会再造成肉眼可见的畸形,但在组织分化尚未结束前同时又处于功能成熟阶段,仍可能引起次要的不明显的结构缺陷,且易造成功能不全(见下图)。 人胚胎各发育期对致畸的敏感性 (4) 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各种动物对致畸原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如皮质类固醇易诱发小鼠腭裂,而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无此作用;人和灵长类对反应停极为敏感,易诱发胎儿短肢畸形,而兔和小鼠需接受很大剂量才能诱发较轻畸形,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则不敏感。个体间的敏感性差异亦属常见,如许多孕妇使用链霉素,仅造成少数新生儿第八对脑神经损害。上述差异可能由于化学物在胚胎体内代谢不同,但在本质上反映了遗传基因表现型的差别。 化学物致畸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瞭,目前认为主要的如下: (1) 突变引起胚胎发育异常: 化学物作用于生殖细胞引起遗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子代畸形,是可能有遗传性的。作用于胚胎体细胞而引起的畸胎是非遗传性的。体细胞突变引起的发育异常除了形态上的缺陷外,有时还会产生代谢功能的缺陷。如酶的不正常,即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的改变,DNA分子中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改变等。 不少有致畸胎作用的化学物能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如甲醛、氯乙烯、克菌丹等。但在胚胎发育期,各种染色体异常与畸胎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染色体异常往往导致胚胎的死亡,有人统计在3,000个自发性流产中,42%有染色体异常;而活产婴儿染色体异常的不超过0.2%。 (2) 细胞死亡和增殖速度减慢: 许多化学物致畸胎是因为能杀死细胞,尤其是正在增殖的细胞。致畸胎物质进入胚胎后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引起某些组织的明显坏死,随后这些组织所构成的器官发生畸形。例如皮质类固醇抑制细胞增殖,导致小鼠胚胎的腭穹生长迟缓,左右两侧腭穹的接合延缓而形成腭裂。但在胚胎组织中细胞死亡的继发效应尚未完全清楚。 (3) 胚胎中间代谢障碍: 某些化学物从胚胎排除的速度较从母体为慢。又因胎儿期缺乏肝微粒体酶系,以及胚胎早期代谢途径可不经过肝微粒体酶,致使某些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与成人不同,或在胚胎中蓄积。与此同时,在器官发生期中,DNA的复制、细胞分裂等过程易受毒物干扰。上述情况,可能都是胚胎对某些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包括致畸胎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的原因。 (4) 胚胎组织发育过程的不协调: 胚胎中正常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多种细胞和多种组织在增殖、分化和生长速度上的高度协调。某组细胞或某种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改变,可造成各组细胞和组织之间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紊乱,导致特定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发育异常。例如无眼或小眼畸形是由于眼杯向覆盖在上面的外胚层生长延缓,使晶体诱导不能发生(表现为无眼)或延缓发生(表现为小眼)。 测试化学物致畸胎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大鼠、小鼠和兔。对孕期使用的药物宜用猴做试验。以大鼠为例,选健康成年雌鼠与雄鼠——同笼交配,每晨检查阴道涂片,发现有精子的雌鼠为孕鼠,当天为孕期0日。孕鼠随机分到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给药组中,在孕期第6~15天中,每天给药,隔数天称重,并随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在孕期第20天处死孕鼠,剖腹检查活胎、死胎、吸收、黄体等数目。对活胎检查外形,称重,测身长、尾长;将2/3的胎鼠清除内脏,用茜素红将骨骼染色,然后在实体显微镜下检查骨骼畸形。其余1/3的胎鼠浸入Bouin液中,固定1周以上,用手工切片检查内脏畸形。 化学物对人的致畸胎作用目前尚只能以动物实验外推到人。一般对动物致畸的剂量比对人致畸的剂量相对地更大些。如将动物致畸试验结果与新生儿的畸形资料加以比较,只有少数化学物显示两者有密切的平行关系,如合成雄激素、雌激素和甲基汞等。虽然烷化剂对动物强烈致畸,可是在许多服用烷化剂药物的孕妇中仅少数生出畸形儿。还有一些对动物致畸的化学药物,人长期服用而从未证实对人有致畸胎作用。总之,对实验动物致畸胎表明该化学物对人也可能致畸胎;反之,对实验动物不致畸,并不保证化学物对人绝对安全。通过动物致畸试验可初步得出一个化学物是否有胚胎毒性、致畸胎作用以及最小致畸剂量,由此可进一步推算出人的每日容许摄入量。 制订卫生标准时应考虑到孕妇可能每天从空气、水、食品中同时摄入某些化学物。另外,由于实验动物与人敏感性有差别,人的容许摄入量应尽可能订得比胚胎毒性剂量低。 目前每年有大量新的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中,虽然绝大部分的存在量是很小的,但在孕妇,可能构成对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危害。对人或实验动物有胚胎毒性或致畸胎的化学物见下表。 已知致畸胎的化学物
一般说来,杀虫剂的胚胎毒性较小。在一般农业使用条件下,除草剂的胚胎毒性很小。克菌丹和灭菌丹在正常使用范围内致畸危险并不大。但须考虑到农药与医用药物可能有协同作用。 对人有胚胎毒性的化学物还有烷基汞、铅、二甲苯、三氯乙烯、氯甲烷、甲醛、乙醇、丙酮、汽油等。多氯联苯和ABS洗衣粉的作用尚未肯定。孕妇吸烟对胎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均有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产生先天性心脏病等。 妇女在孕期不应滥用药物,需用药时剂量应严格控制。孕妇应减少或避免接触致畸化学物,不吸烟。 ☚ 化学物致癌作用 化学物致敏作用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