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荔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荔枝

即“荔支”。《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隱夫鬱棣,榙𣗶荔枝。”《漢書》、《文選》作“離支”。

《荔枝》

轻红酽白,

雅称佳人纤手擘。

——东坡词

这实在使我时常想起来,有点懊恨,为什么不生在那周汉故都的秦豫之乡,又不生在那风物妩媚的江南之地,却偏偏生长在这文化落后蛮僚旧邦的岭南呢?虽说在这庾岭之阳,南海之滨,也尽有南越南汉未荒的霸迹,白云西湖挺秀的河山,足以供我们低徊游眺,少抒爱美好古之怀,但翘首北望,毕竟不免于爽然自失啊!

然而,生息在这样边徼的地方,略略可以叫我们感到满意的,却不能不数及饮食之事了。我用不着把岭南一切乡土风味,一一地加以陈述,但略举叙一二有趣故事以当例示便得了。

昔者苏东坡被贬南来,食蚝,觉其味美。戒语他的儿子北归时休要告诉人家,恐怕他们因此求谪岭南。这是一则谁都知道的佳话。我再来另举一个大家不大晓得的民间传说吧。

俗传宋末,帝昺给元番追赶南下。一晚,行到我们海丰南山岭,腹甚饿,野人以饭菜——油尖米饭和粗鳞针——进之。帝食次,觉风味大佳,因叹道:

玉饭送金汤,

何必作君王?

好了,不抄了,别使馋吻的朋友听得垂涎吧。

在凡百水果都很繁盛的岭南之区,最使我爱吃的一件,该无过于荔枝了。谈到荔枝,我们总要想起唐宋两位艺术家的故事吧。这两人,一是李三郎的妃子杨玉环,她生长于西蜀,酷嗜我们故乡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确是当年事情迫真的写照啊。后来妃子死去,三郎一回见到进贡的荔枝,想起他从前的爱侣,还禁不住为她凄然饮泣;一是东坡,他是个著名饕餮的学士。他贬到我们岭南来,竟像是天爷爷特赐他一场饱吃的好机会一样。在许多食品中,他尤特别喜欢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不是此老馋态自行证实的绝好“招供”吗?

你们有不曾见荔枝的朋友吗?我想总该不会有吧。因为至少你们是可以从罐头的食物里见到的,虽然在那里的已经少变了形态,而且仅仅是它的肉身。若你们万一有不曾见过它来的,那末,你们要从文字里求满足时,最好是去看白居易那篇简短的《图序》。因为他写的虽不必十分相像,但总算得其近似了。(听说宋朝的蔡襄,做过一部《荔枝谱》,不知内容说的怎样。我既没有见过,也就不便多说了。)

荔枝的为物,我们不必待啖喝了它的雪白的嫩肉和香醇的甘浆而后,才知道它是果中的佳品;便是起初看了它的外形,已经够知道它是很“艺术的”了。柿红的果皮上,印着龟甲似的花纹,这不是很美观吗?它种果皮,或过粗糙,或伤平滑,或色泽不佳。方之于它,真像有上下床之别!记得前人把龙眼叫做“荔枝奴”。这若然只限于生熟的时期前后来论,我也可以不必多说;若含有两者性质上比拟的意思,那末,我就不能首肯了。因为像那样土劣的龙眼子——只有苍蝇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做他的奴婢也有点不配啊!这么一来,也许有人要说我把荔枝看得太名贵了,但我想若平日赏识过它的,至少也该不说我在这儿撒谎吧!

我们这里荔枝上市的时候,大约正是在大地如火炉般热烘着的五六月。这时,杨梅,李子等,已经渐渐过去,黄皮子,山梨等,又多俗而寡味,荔枝总算是一种当行出色的水果了。我们当日影已斜的午后,或银月初上的黄昏,独自的或多人的,坐在那清风徐来,绿阴如盖的树下,吃着这一颗颗晶丸般的荔枝,比起古人“浮瓜沉李”的故事,不知谁要风韵得多?犹记得数年前曾以荔枝一筐,馈送某女郎,简上附以诗云:“眼前三百堪销夏,纤指无劳雪藕丝。”实在的,这种风味即比之杜甫所盛称的“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也何须多让呢?

吾粤有著名的荔枝湾,其地荔枝夹岸,白莲满塘。相传是南汉时候的昌华旧苑。每当夏季,荔枝繁结,避暑游人,云簇于此。我数年前客广州,正值岁暮天寒,不是它轻红高挂,招徕游客的时候,所以无缘打桨一至其地,畅尝所谓仙城风味。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可惜呢。

1925.7.19,写于饱啖荔枝之后

(1927年北新书局《荔枝小品》)

赏析《荔枝》是作者《荔枝小品》中的代表作。这里所写的不过是所见所闻的生活故实,但由于融进了作者对祖国、对故乡、对自然万物、对人生有深挚热烈的爱,便使作品格外亲切感人,兴味无穷。

荔枝是岭南的特产,种类繁多,果味独特,形象也诱人喜爱。历来引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兴雅趣。但这篇作品开头并不直入中心,而采用欲扬先抑法,先说懊恨自己的未生在“周汉故都的秦豫之乡”和“风物妩媚的江南之地”,而不幸生在“文化落后蛮僚旧邦的岭南”。要说岭南的好处,却先道岭南的不及,等于先给读者一点失望感,以便留下更多的情感空间给荔枝占领。

下文写岭南乡土风味,逼近中心,但先说苏东坡贬南食蚝,惊其味美,甚至不敢把这风味介绍给北人,怕因此不以贬谪为苦了。一则传说,道尽牡蛎(蚝)的佳味。又说到宋帝昺被元兵追赶至岭南,意外地吃到野人饭菜,便连君王都不想做了。我们对于传说不能信得过实,为美味而求贬谪,或弃帝王而餍野食的事,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人真那么做的。按社会心理分析,这些故事属于地方人的自夸之言,但那热爱乡土的情致是令人感动的。

这时方说到岭南荔枝。作者先说的是荔枝文化。从杨贵妃的酷嗜荔枝,说到杜牧诗《华清宫》中的佳词妙句,说到苏轼为啖荔枝而愿长作岭南人的诗《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接着谈到荔枝形象,仍然是举出白居易《图序》、蔡襄的《荔枝谱》,然后才以自己的日之所见和读者谈荔枝。以上文章的迂曲,自然是增加了读者许多风物典故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把读者馋够,诱你迷恋荔枝。到这时候才说荔枝的果子“艺术的”外形,特别是荔枝果子成熟的时节,人们吃荔枝的诗意:“日影已斜的午后,或银月初上的黄昏,独自的或多人的,坐在那清风徐来,绿阴如盖的树下,吃着这一颗颗晶丸般的荔枝,比起古人‘浮瓜沉李’的故事,不知谁要风韵得多?”真是渐入佳境。

钟敬文的小品,取材并不特别,因为如文中反复引征的资料所证明的,古来咏荔枝、谈荔枝的诗文已经很多了。但这不要紧,钟敬文说过:“文艺的取材,不必一定要怎样高深,平常容易为人所经验到的事物,能够拈掇了出来,便很可摇撼人的情感了。”(《荔枝小品·秋宵写怀》)通过一个荔枝,融进文化,融进历史,融进对故乡的情感,这就是文章感人的奥妙。


典故“荔枝”鉴赏和评析 - 可可诗词网

荔枝

 荔枝为常绿果木,属无患子科。别名丹荔、离枝、坐真人等。荔枝原产我国南方,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地为多。荔枝树干高大,树姿雄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荔枝为江南名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
 据史载:唐朝杨贵妃嗜食荔枝,因杜牧诗句而闻名于世。诗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与“立子”谐音,所以,人们用荔枝来预祝人生子。在北方,有的地方以干龙眼和荔枝放在新婚夫妇的床上,祝他们早日有孩子。
 一幅画着枣和荔枝的图案,也可表达祝人早立子的吉祥意义。
 荔枝之“荔”与“俐”谐音,所以,一幅画着葱、藕、菱和荔枝的图案,其吉祥意义是祝人“聪明伶俐”。
荔枝3901龙眼。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龙眼曰~。」

荔枝lìzhī

常绿乔木,花绿白色或淡黄色。果实也叫荔枝,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是南方特产,常见水果。

荔枝lìzhī

❶ 〈名〉常绿乔木,果实有韧皮,果肉多汁液,味道甜美,是我国特产。
❷ 〈名〉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荔枝lì zhī

一种热带水果,似桂圆而大:这个碟子配上鲜~才好看。(三七·849)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離支 > 荔枝
荔枝  lìzhī

亦作“荔支”。即離支。宋·蘇頌《本草圖經·果部·荔枝子》:“《扶南記》云:此木以荔枝爲名者,以其結實時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爲名耳。”劙音“利”,故假“荔”爲“劙”。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荔支》:“《開寳本草》始著録,以閩產者佳。”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荔枝
荔枝  lìzhī

亦作“荔支”、“離支”。亦稱“荔枝樹”。果木。無患子科。常緑喬木。單數羽狀複葉,小葉披針形。圓錐花序近頂生。花小,緑白色或淡黄色。雜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紅色,有瘤突。可食。果常以木名指稱。木為名貴用材。根及果核供藥用。分佈於我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及臺灣等地。《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隱夫薁棣,荅離支。”李善注引晉灼曰:“離支,大如鷄子,皮麤,剥去皮,肌如鷄子,中黄,味甘多酢少。”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下:“荔枝樹,高五六丈餘,如桂樹,緑葉蓬蓬,冬夏榮茂,青華朱實,實大如鷄子,核黄黑似熟蓮,實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荔支》〔集解〕引蘇頌曰:“荔支始傳於漢世,初惟出嶺南,後出蜀中。”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琴瑟 > 荔枝
荔枝  lìzhī

琴之一種。琴材爲荔枝木,因稱。唐時始造,即見録載,《文獻通考·樂十》:“荔枝:荔枝性堅之直,色正而音切,生於南閩,以芳實美味聞,裁之爲琴,非古也。侍御史尉遲君與長樂馮端始爲之,馮㝛述之。”

荔枝

荔枝

荔枝为常绿果木,属无患子科。别名丹荔、离枝、坐真人等。荔枝原产我国南方,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地为多。荔枝树干高大,树姿雄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荔枝为江南名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
据史载:唐朝杨贵妃嗜食荔枝,因杜牧诗句而闻名于世。诗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与“立子”谐音,所以,人们用荔枝来预祝人生子。在北方,有的地方以干龙眼和荔枝放在新婚夫妇的床上,祝他们早日有孩子。
一幅画着枣和荔枝的图案,也可表达祝人早立子的吉祥意义。
荔枝之“荔”与“俐”谐音,所以,一幅画着葱、藕、菱和荔枝的图案,其吉祥意义是祝人“聪明伶俐”。
☚ 榴开百子   佛手 ☛

荔枝【同义】总目录


红云荔枝红罗一枝香晚红丹荔皴皮侧生白啖御仙花水浮子绛衣娘皱玉星球
荔枝

荔枝

果树名。亦作“荔支”。嵇含《南方草木状下》:“荔枝树,高五六丈余,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脂,甘而多汁,似安石榴。”其果实也称荔枝。左思《吴都赋》:“其果则丹橘余甘,荔枝之林。”——果类则有丹橘、余甘,荔枝成林。

☚ 礼乐   丽鉤芒 ☛

荔枝

果树名,也指其果实。杜牧《过华清宫》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

水果

水果

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仙桃:宫桃 灵桃 鸭桃
梨:梨(梨子;红~;黄~;白~;沙~;安~;雪~;甜~;酥~;酸~;洋~;霜梨) 快果 蜜父 淡客玉乳 果蜜宗 文林郎 百损黄
橘:橘(橘子;橘奴;密橘;霜橘) 珠颗黄团 三十子
橘的一个品种:柑(柑子;柑橘;霜柑)霜包 霜苞
金橘:山橘 卢橘 夏橘 黄金丸 黄金弹
成熟的橘或橘皮:黄苞
橙子:橙(黄橙) 广柑 广橘 黄果 金毬 鹄壳
橘实的美称:金衣丹
香蕉:龙牙蕉
枇杷:蜡儿 蜡兄 卢橘 炎果 黄金丸
桑果:葚(桑葚) 椹(桑椹) 桑黮 桑实
杏子:杏(~仁;红~) 甜梅 艳客
李子:李(红~;郁~;嘉庆李) 嘉庆子
芒果:檨 木亡果
苹果:苹(秋~满树) 柰(柰子)
柚子:柚(香柚) 文旦 文当
石榴:榴(楉~;若榴;海~;珠榴;安石榴) 金樱 丹若 天浆 涂林阿措 村客 若留 石醋醋 锦香囊
樱桃:樱 含桃 荆桃 牛桃 李桃 莺桃 麦英 石蜜 朱茱 崖蜜
樱桃的美称:珠樱
樱桃的一种:
荔枝:荔(荔子;荔支;丹荔) 离枝 离支 侧生 红罗 白啖 红云 晚红 香囊 皴皮(皴皮生) 绛衣娘御仙花 赬虬珠 水晶丸 玉真子状元红 水浮子
桂圆:龙眼 龙目 龙珠 圆眼 比目 益智 骊珠 燕卵 鲛泪 聪明丸绣水团 荔枝奴
猕猴桃:杨桃 苌楚
葡萄:葡(葡桃) 萄(~酒) 蒲桃 蒲陶 玄玉 玄珠 月支藤
无花果:蜜果 映日果 木馒头 底珍树
传说中的仙果:云实象果
新鲜的水果:鲜货

☚ 果实名   穗子 ☛

荔枝litchi

亚热带春季主要蜜源植物。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别名大荔。无患子科。中国为荔枝的原产地,栽培历史在两千年以上。中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布于北纬18°~30°地区。广东是中国荔枝的主产区,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福建分布于东南沿海至南部(北纬24°~26°);台湾主要分布于台中盆地、台南平原和屏东平原等西部沿海地区。广西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北纬21°~25°);海南、四川、云南、浙江和贵州有少量栽培。印度、东南亚各国及太平洋岛屿、大洋洲、非洲和美洲各国均有分布,以印度、南非、美国栽培较多。荔枝品种繁多,中国栽培品种达160多个。根据果实成熟期不同,分为早熟种(如三月红、水东等)、中熟种(如黑叶、妃子笑等)、晚熟种(如兰竹、糯米糍、陈紫等)。荔枝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层深厚而肥沃的酸性土壤,具耐湿性和耐旱性。生长期间要求光照充足,高温高湿,最适温度23~26℃,遇霜雪易受冻害。花芽分化和形成期要求一段时间2~10℃的低温、雨量少、相对湿度低的干燥条件,超过19℃不易成花。
开花时期广东早中熟荔枝为1~3月,晚熟荔枝3~4月。福建早中熟种3月至4月上旬,晚熟种4月至5月中旬。台湾早熟种一般在2月上旬开花,花期约20天,中熟种3月上旬开花,花期约30天,晚熟种4月上旬开花,花期约30天。广西3月至4月,花期长达30天左右,自初花期至末花期均泌蜜,主要泌蜜期20天左右,品种多的地区花期长达40~50天,泌蜜期长达30~40天。温暖年份开花早,开花集中且花期缩短,气温低开花期延迟。
荔枝为混合型的聚伞花序圆锥状排列,有花数十至数千朵,花小,无花瓣。植株和花序上有雄花、雌花、中性花和偶有极少数两性花。雄花的花丝长而外伸,雌蕊不发育而残存,外生花盘蜜腺发达凸起,呈淡黄色或橘红色。雌花的雄蕊花丝很短,花药不开裂,不散出花粉,子房发育正常,褐绿色,柱头二叉裂,外生花盘蜜腺膨凸显露,较雄花更发达。中性花的花丝很短,花药不开裂,雌蕊发育不健全,外生花盘蜜腺肥厚发达。两性花具发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雌蕊在各型花中所占比例,通常在30%以下。同一花序上的雌花和雄花(包括中性花)不同时开放,因品种不同而异。开花过程有:单性异熟型,在整个花期中雄花和雌花开花有先后,有间歇期,如黑叶、糯米糍等;一次同熟型,在整个花期中雄花和雌花开放有先后,但中间有几天同时开放,有间歇期或无间歇期,如兰竹、淮枝、陈紫等;多次同熟型,在整个花期中雄花和雌花交错开放,但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是同时开放,无间歇期,如桂味、大糙等。气温在10℃以上才开花,8℃以下很少开花,18~25℃开花最盛,泌蜜最多。荔枝夜晚泌蜜,如晴天夜暖,有微南风,相对湿度在80%以上,泌蜜量最大。遇北风或西南风不泌蜜。雄花花药开裂散出花粉主要在上午7~10时,蜜蜂于7时以后大量去采蜜。一朵花开花泌蜜2~3天。荔枝开花泌蜜有大小年现象,晚熟种表现明显,早熟种则变化不大。大年气候正常每群可采蜜30~50千克。荔枝花蜜多花粉少,不能满足蜂群繁殖。春季若遇寒潮南侵,气温低,阴雨,对采集早中熟荔枝不利。晚荔枝花期正值春夏之交,气候变化无常,晴雨和冷暖交替变化急剧,对开花、泌蜜和蜂蜜产量有决定性影响,是产量高而不稳产的主要蜜源植物。荔枝蜜浅琥珀色,结晶乳白色,颗粒细腻,味甜美,香气浓郁,为上等蜜。荔枝蜜成分如下:水分25.34%,果糖34.68%,葡萄糖34.87%,蔗糖0.35%,麦芽糖0.31%;淀粉酶值9.62,总酸度2.34,pH 3.5,羟甲基糠醛0.785毫克/100克,维生素C3.6毫克/100克;蛋白质0.44%,氨基酸(毫克/100克):天冬氨酸13,苏氨酸5,丝氨酸5,谷氨酸12,甘氨酸5,丙氨酸5,缬氨酸8,异亮氨酸6,亮氨酸8,苯丙氨酸5,赖氨酸5,组氨酸2,精氨酸2.5,脯氨酸8。

(a)

(b)

荔枝花粉粒
(a)赤道面观(×2500);(b)极面观(×3500)


花粉淡黄色。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每个角上具一个萌发孔,三角形三边呈弧形(见图)。大小为18.8(16.4~21. 5)×22.9 (20.4~26. 1)微米。具3孔沟;内孔直径超过沟的宽度,沟的界限不明显。外壁内外层厚度相等,表面具细致的条纹——细颗粒状雕纹。

荔枝litchi

无患子科荔枝属, 常绿果树,大乔木。又名离支。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除上种外, 还有中国云南野生荔枝新变种 (L. chinensisSonn. var. spontaneus Pei Var nov.) 及菲律宾野生荔枝(L. philippinensis Radl), 但均无栽培。
起源与分布 荔枝原产中国南方, 海南岛至今保留野生荔枝林, 广西和云南南部也发现野生荔枝。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秦惠王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已有文献记述, 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 已有从两广地区移植荔枝的记载。3世纪时,广西苍梧一带已有大面积栽培, 并引入四川, 11世纪福建已盛产荔枝, 18世纪后, 台湾也有栽培荔枝。目前以广东、台湾、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栽培最多,海南、四川次之, 云南、贵州、浙江南部也有少量栽培。约在宋代(12世纪前)已传入印度, 17世纪传入缅甸。以后热带、亚热带各国先后引种。目前栽培较多的除中国外, 有印度、泰国、南非、澳大利亚和美国佛罗里达及夏威夷州。此外, 缅甸、越南、孟加拉国、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国也有栽培。
特征与特性 株高约8~10米。主干粗大, 分枝多, 略弯曲。树冠半球形。根群庞大, 嫁接苗主根深生, 吸收根主要分布在60厘米以上土层, 水平根分布可达树冠宽的1~2倍;须根与真菌共生而构成内菌根,有利于根群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荔枝的枝条较密集,嫁接苗单干直立, 压条苗枝条多, 抽生的角度大。叶为偶数羽状复叶, 小叶2~4对, 对生或互生, 叶片全缘革质, 具短柄, 叶面深绿色, 叶背淡绿色,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侧脉不明显。花为复总状圆锥花序, 由3朵小花构成1小穗, 由数个小穗构成1个侧穗, 再由多个侧穗着生于花轴上构成花序, 每1花序有小花数百至3000朵以上,小花黄白色, 多数花瓣退化, 萼片呈小杯状, 雄蕊被茸毛, 花丝基部有蜜腺。花型有雌花、雄花、两性花和变态花,前两种在生产上作用大, 雄花的雄蕊发育完全, 雌蕊退化, 花丝长, 雄蕊5~11。雌花的雌蕊发育完全,雄蕊退化, 子房发达, 通常2室, 柱头羽状2裂, 成熟时分泌粘液, 通过授粉才结实。果实圆形、椭圆形、卵形或心脏形, 成熟时果皮有鲜红、淡红、蜡黄等色。果皮有平滑或隆起的龟裂片, 龟裂片的大小、凸凹、尖平及其排列形式, 是区别品种的主要特征。果实内部为半透明如凝脂的果肉, 为假种皮, 外面包有一层很薄的内果皮, 果肉内藏种子1枚, 种子棕褐色, 椭圆形, 种皮光滑。优良品种核小或退化(见图)。

荔枝
1. 果枝; 2. 果实纵剖面; 3. 花


荔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年平均温12~24℃,在10~12℃时,枝梢生长最速, -2℃是荔枝遭受冻害的临界温度。花芽分化需要有14℃以下到0℃以上的低温,18~24℃开花最盛。荔枝喜光, 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和提高品质; 生长期需要较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忌长期阴雨。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沙壤土最好, 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以pH5~6为宜。
主要品种 据整理中国荔枝主要品种有140多个,其中广东品种最多, 生产上的良种有: ❶糯米糍。果皮鲜红色, 肉厚、焦核、肉质软滑, 浓甜多汁, 具香味, 单果重25克, 丰产, 优质,种子退化为中晚熟种,但不耐贮。
❷桂味。肉厚, 多数核少, 肉质爽脆、清甜多汁,具桂花香味,质优, 为中晚熟种。
❸怀枝。栽培最多, 果肉软滑多汁, 有大果、小果, 大核、小核,早熟, 晚熟等类型, 适应性强, 单果重22克,丰产,产量稳定。
❹黑叶。肉厚, 肉质软滑, 多汁,为鲜食、制罐、晒干三用良种, 适应性较强, 单果重20克, 较丰产稳产, 中熟。
❺三月红。早熟良种,单果重35克,味甜, 微酸, 较稳产, 耐水肥。
❻妃子笑。果大,肉厚,核细, 多汁, 清甜芳香,产量较稳定,耐水肥。
❼新兴香荔。小型果, 种子极细, 肉质爽脆, 香味浓, 质极优,晚熟。
❽增城挂绿。果肉致密, 肉质爽脆, 清甜,具特殊香味,质优, 但大核居多, 晚熟品种。
❾大造。果大, 肉滑, 味甜, 微酸, 多汁, 核较大, 单果重22克, 较稳产, 适应性强, 较耐寒。此外,还有水东、白腊、白糖罂、犀角子、尚书怀、甜岩、雪怀子等良种。广西品种大致与广东同, 另有灵山香荔, 主产于广西灵山县, 单果重21克, 肉质爽脆, 味甜带香, 多数焦核,丰产,适应性强, 为中晚熟品种。福建良种有: 兰竹, 肉厚, 肉质软滑, 味甜多汁, 较丰产,适应性强,为晚熟种; 陈紫, 肉厚, 肉质软滑, 多汁,味甜微酸,带香味,丰产,晚熟。台湾主要品种有黑叶、红荔。四川品种以铊荔品质最优, 肉厚多汁, 味甜而香,晚熟;楠木叶,肉质细嫩, 略脆, 汁多, 味甜, 微酸, 晚熟。浙江南部引种以元红较好, 稍耐寒。荔枝品种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即果皮片峰尖刺型、果皮片峰毛突型、果皮片峰平滑型。这3种不同类型, 可作为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此外, 对于果实形态、花序、叶片、树型和成熟期等, 也是鉴别品种的重要特征。
栽培技术要点 荔枝繁殖苗木主要有嫁接和高压条两种。嫁接法常用合接、嵌接、补片芽接和切接, 一般于春季进行,成活率较高。高压条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季3月至4月最好, 宜选保湿力强的生根基质附于压条圈口,再用薄膜包裹, 发根2~3次后截离母体,假植或定植。平地荔枝园水位不宜高于0.7米,并修筑排水沟, 培土墩种植; 丘陵地荔枝园需修筑梯田, 防止水土流失。旱地植穴宜深宽各1米,分层埋入绿肥、杂草或腐熟堆肥以作基肥。幼苗移栽要带泥团, 培土轻压, 防止伤根。株行距一般为5~6×6~8米, 配置10%左右的授粉树, 春植或秋植均可。定植后要淋水防旱。第一次新梢老熟即可施薄肥, 以后每发一次新梢, 施肥1~2次。幼树宜及早选留3~5条分布均匀的健壮枝条作主枝, 以便培养成半球形树冠。幼树园地可利用株行间种矮生短期作物如蔬菜、豆类等, 既有利于园地土壤改良, 也可增加近期收入。荔枝如遇冬季温暖多雨、春季低温阴雨, 常出现少花或有花少果以至无果, 必须通过培养结果母枝, 控制花期以改变不良自然条件的影响。通常采用环割、断根或喷B9、乙烯利, 以抑制冬梢萌发, 促进花芽分化; 但忌在老树弱树进行。在花穗形成初期, 适量短截花穗, 促发侧穗以延缓花期, 增加授粉机会。花多时疏剪花穗可提高花质, 促花早开。荔枝雌雄异熟, 要重视花期放蜂或进行人工授粉。花期遇雨, 尽可能摇落开过的雄花以利幼果成长。荔枝结果树一年施肥3次。花前促花肥, 要求氮、磷、钾并重; 幼果期保果壮果肥, 要加重钾肥;采果促梢肥则要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根外追肥在果实生长过程喷施, 能起保果壮果作用, 可用0.4~0.5%尿素; 前期加硫酸镁(0.2%)、后期加磷酸二氢钾(0.2~0.3%), 隔5~7天喷一次。冬季清园要在园地撒施石灰, 并培上塘泥、河泥和堆肥。沿海产区习惯施用盐卤鱼渣, 均在初冬掘穴施下。园地中耕, 采果前则浅耕10~15厘米, 冬至后可深耕15~20厘米,以利新根萌发。荔枝修剪可在采果后一月内,主要剪去徒长枝、病虫害枝、过密枝以利秋梢茁壮成长。至12月下旬后再修剪一次。应保留树顶较密枝梢, 以光线能透进树冠为宜。盛果期遇旱应进行灌溉, 以确保丰产丰收和秋梢健壮。病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象、爻纹细蛾、小灰蝶、拟小黄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黑点褐卷叶蛾、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龙眼拟木蠹蛾、星天牛、龟背天牛、樟翠尺蠖、茶黄蓟马、黄胸蓟马、荔枝网纹蓟马、荔枝金龟子、独角犀、荔枝瘿螨、荔枝霜疫霉病、白蛾蜡蝉、炭疽病、荔枝酸腐病、菟丝子、荔枝溃疡病、地衣等, 为害荔枝树、梢、花、叶、果等, 宜采用综合防治, 并注意采收后清园及冬季清园。
荔枝果实在常温下不耐贮藏, 宜采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袋小包装密封, 置于2~4℃的低温条件下, 可贮存20~30天。
经济价值 荔枝是中国南方著名特产,不论鲜果、干果、罐头、果汁、果酒、内销外贸均享有盛誉, 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 营养丰富。广东荔枝每100毫升鲜果汁含维生素C13.2~71.7毫克, 可溶性固形物12.9~21%。果实除供鲜食及加工制品外, 民间常用作药疗补品。果壳、果核和根均可入药, 果壳还可提取单宁, 种子含淀粉37%, 可以酿酒制醋, 花为重要蜜源, 木材坚实, 为建筑和高级家具用材, 综合利用范围广泛。中国荔枝品种资源丰富, 群众有长期栽培经验, 适宜发展荔枝的南亚热带地区尚有广阔的丘陵山地未充分利用, 开发荔枝生产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

荔枝lychee

Litchi chinensis,别名离支、大荔。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染色体数2n=30,28。早在秦汉之前就有栽培,至宋代蔡襄在《荔枝谱》中已记载有32个品种。高达20(30)m,树冠广圆形。枝常扭曲,小枝有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8,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6~15cm,全缘;圆锥花序顶生,长16~30cm,花杂性,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无花瓣,花期3~5月。核果球形或卵形,外果皮有小瘤状突起,橘红色至暗红色;种子褐色,被乳白色肉质假种皮,果期5~7月。栽培品种很多。产中国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贵州、四川和台湾有栽培;越南、泰国也有分布,澳大利亚、非洲南部及北美有引种。耐阴,花期需光;喜湿热气候和多雾天气,不耐低温;对土壤适应较广,酸性土及钙质土均可生长,但以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冲积土为佳。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播种、嫁接和高压繁殖。种子易丧失发芽力,应随采随播。嫁接一般以原种实生苗为砧木,行靠接、合接或芽接。高压一般在2~9月选3~4年生直径2~3cm的健壮枝条进行。主要虫害有:荔枝蝽象,可用0.5%敌百虫液喷杀,或施放平腹小蜂防治;驳纹细蛾,可用天敌姬小蜂防治或于4~5月间用90%敌百虫350倍液喷杀。
本种为南方珍贵果树,也常于公园或庭园中栽植观赏,若植于池边、湖畔,绛果翠叶,垂映水中,亦成佳境。

荔枝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丹荔、勒荔、丽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的果实。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甘、酸,温。入脾、肝经。生津止渴,补脾养血,理气止痛。
❶治烦渴,脾虚泄泻,病后体弱,胃痛,呃逆。煎服: 15~30g。
❷捣敷治瘰疬溃烂,疔疮肿毒;烧存性研末撒治外伤出血。果肉含葡萄糖66%,还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

荔枝lychee

Litchi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2n=30。原产于中国南方。主产广东、福建和广西等省区。是重要的特产果树。树高8 m以上,枝多弯曲。羽状复叶,小叶2~4对,革质;新叶带紫红色。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小;子房2~3室,通常仅一室发育形成果实。果球形或卵形,红色或紫红色;外果皮革质,有瘤状突起,形成龟裂片、片峰和裂纹;果肉由种子胎座处发生的假种皮形成,乳白色半透明,甜酸多汁,风味佳。种子长圆形,褐色光亮。对土壤适应性广。用嫁接或压条繁殖。果供鲜食外,也是酿酒、罐藏、干果的原料。

荔枝

荔枝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四川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贵果品之一。果实以色、香、味兼具而饮誉海内外。泸州市江阳区、合江、泸县、江安、宜宾县、涪陵市、万县市、攀枝花市等均有分布。其中以合江栽培面积最多,为四川省主产区,享有 “热带飞地” 之美称。主要优良品种有大红袍、楠木叶、妃子笑、桂味、带绿、铊鍉、糯米糍等。1994年全省栽培面积5万亩,产量近600吨。

荔枝

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本属仅有2个种。分布于20°~28°N之间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原产于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树高8~20 m。羽状复叶,小叶2~4对,叶长6~12 cm,宽2.5~4 cm。圆锥花序顶生,萼4~5裂。3~4月开花,5~7月果熟。种子长圆,褐色光亮。核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5~4.5 cm。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3~26℃,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4℃时发生冻害,土壤pH值以4.5~6为宜。栽培品种约100多个。在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有野生荔枝。全属2种,另一种产菲律宾。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区主产。品种上百个。印度、南非、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有引种栽培。荔枝材质好,树姿优美,寿命久长。蜜源植物,也是观赏树、行道树。

荔枝

荔枝

产于琼山,主要分布在琼山县的永兴、石山、美安、遒谭、十安路、龙桥等地。品质较好的品种有琼山县羊山的鹅蛋荔、无核荔、黄皮丁香、蟾蜍红等。荔枝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果肉多汁,味甘美,有芳香,鲜食最好,也可加工成罐头、酿酒、蜜饯等。

☚ 杨桃   芒果 ☛

荔枝

荔枝

产于台中。含葡萄糖达66%,以及少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此地种植的荔枝种类很多,除了挂绿荔枝以外,还有三月红、糯米糍、黑叶、桂味等品种,后两种最为普遍。黑叶荔枝果皮呈深红色,肉脆多汁,核或大或小,品质最好,是中熟品种;桂味荔枝果味香甜且带有较浓的桂花味,独具一格,是晚熟品种。

☚ 台湾香蕉   台湾牡蛎 ☛
荔枝

荔枝

果品之一。我国南方地区(包括两广、福建、台湾、四川等省区)的特产。据宋蔡襄《荔枝谱》云:广蜀所出,早熟而肉藻,味甘酸,不及闽中下等省。闽中惟四郡有之,福州最多,兴化最奇,泉 (州)、漳(州)次之。荔枝和其他果树一样,起源于野生荔枝树,汉、晋时代便有了记载。张勃《吴录》:“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苍梧,在今广东西部和广西东部。荔枝在中原地区种植,始见于西汉。但南方早已具相当规模。春秋时,四川宜宾地区有少数民族僰族建立的僰国,此国荔枝丰富,已有规模很大的荔枝园。《太平御览》卷一九七引《郡国志》:“西夷荔枝国,僮施夷中最仁者,故古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收一百五十斛。”荔枝作为果品,品种很多,《荔枝谱》就记有陈紫、江绿、方家红、游家紫等三十二个品种。既可充作鲜果食用,又可干制,“日晒火烘,卤浸蜜煎,皆可致远”(李时珍《本草纲目》)。干制法,据《荔枝谱》有二种:一是红盐之法:民间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而甘酸,可以三四年不生虫;另一种是白晒法:烈日暴晒,以核坚为止,然后蓄之瓮中,密封百日。《群芳谱》还载有人工加温使之变干的方法。

☚ 石榴   甘蕉 ☛
荔枝

荔枝

水果。熟时呈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道甘甜。产于今广东、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唐玄宗天宝年间 (742—756),玄宗宠妃杨贵妃尤其喜爱食用。福建、海南、四川所产荔枝尤佳,所以每年从驿道飞驰进献。天宝十四年 (755),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相会,命奏新谱未名乐曲,恰逢南海进荔枝,遂命为《荔子香》。杜牧有诗咏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南汉刘每年于宫中设红云宴,窗外四壁悉皆荔枝,望之如红云。宣和殿前有荔枝树四株。宋代荔枝以闽中为上,因为它处虽佳而不可干。宫内从阳华门入夹道有荔枝80株,皇帝常召见群臣,各赏若干。明清时,仍为宫内食用佳品。

☚ 烧尾宴   浑羊殁忽 ☛
荔枝

荔枝Lizhi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革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有褐黄色短柔毛;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杂性,无花瓣。果球形,核果状,直径2—3.5厘米,果皮暗红色,有小瘤状突起,果肉(假种皮)白色,透明,肉质,多浆汁,味甘甜;种子球形,暗褐色,有光泽。我国特产,现海南省尚有天然林,栽培历史悠久,华南、西南、台湾和四川有栽培。荔枝为世界有名果品,除生食外,可制干果、罐头或酿酒;根及果核供药用,治疝气、胃痛;木材红褐色,坚实致密,抗腐性强,为华南贵重用材,可作车船、桥梁、机械器具、家具等;花为优良蜜源。

☚ 龙眼   凤仙花 ☛
荔枝

荔枝

福建省著名特产。主要产地在莆田、漳州、泉州、福州一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荔枝始传于汉世”(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自唐以来历代均列为贡品。品种繁多,据北宋蔡襄、明代徐𤊹《荔枝谱》记载,有八、九十种,其中福建名品有莆田陈紫、宋家香、状元红、泉州法白石、江家绿、兰家红、漳州绿荷包、乌叶、兰竹、福州亮功红、元红等。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传教士勿汝士得把莆田荔枝引种到美国。鲜吃肉丰汁多,清甜可口,“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明曹学佺《荔枝歌》)。干品、酿酒或制罐头,各有风味。荔枝干与桂圆干齐名,为滋补双珍。产品畅销海内外。

☚ 龙眼   江西省 ☛

荔枝

荔枝

荔枝是果中珍品。五代梁嵩《殿试荔枝诗》:“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子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苏轼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咏。广西为全国荔枝主要产区之一,其主要产地为钦州、玉林两地区八县,名品有灵山香荔、苍梧古凤荔、北流黑叶、六月红等,其中北流为广西出产荔枝最多的县分,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荔枝场,现每年六月均举办驰名中外的“北流荔枝节”。

☚ 罗汉果   龙眼 ☛
荔枝

荔枝Litchichinensis

双子叶植物,无患子科。原产我国南方的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美芳香,在百果中素有“果中皇后”、“人间仙果”的美称。相传贵妃杨玉环嗜食荔枝,唐明皇下旨从数千里之外的涪州,昼夜兼程赶运荔枝来满足贵妃品鲜的奢侈生活。民间一向把荔枝视为重要滋补果品,认为荔枝有止渴益气、通神益智、消肿养血的作用。我国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栽培最多。优良品种很多,如“三月红”、“白腊”、“笑荔”(妃子笑)、“丁香”、“元红”、“陈紫”、“玫瑰露”、“宋家香”、“水晶球”等。果肉营养丰富,含糖量大,仅葡萄糖高达66%,还有较多的维生素和有机酸等。果供鲜食和制干和多种加工品。由于果肉中含有一种可使血糖下降物质,过多食用可造成中毒性血糖降低性昏厥(荔枝病),或鲜食过多而发生龈肿口痛之症。


荔枝

☚ 金橘   龙眼 ☛

荔枝lì zhī

《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荔枝(95)。药名。
【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实。
【别名】离支(《上林赋》),荔支(《齐民要术》),丹荔(《本草纲目》),火山荔(《生草药性备要》),丽枝(《纲目拾遗》),勒荔(《广西中药志》)。
【性味】甘酸,温。
❶《食疗本草》:“微温。”
❷《本草拾遗》:“酸。”
❸《海药本草》:“甘酸。”
❹《开宝本草》:“甘,平,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生津,益血,理气,止痛。治烦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
❶《食疗本草》:“益智,健气。”
❷《海药本草》:“主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
❸《日用本草》:“生津,散无形质之滞气。”
❹《本草衍义补遗》:“消瘤赘赤肿。”
❺《玉楸药解》:“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❻《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呕逆。”
❼《医林纂要》:“补肺,宁心和脾,开胃。治胃脘疼痛,气血滞痛。”
❽《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血,咽喉肿痛,呕逆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至十枚;烧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荔枝

荔枝

主要产于广西玉林、北流、陆川、博白、灵山等地。荔枝果肉白如玉。肉中裹着暗朱色的核仁。喜温湿多阳光,忌冷。果实富含糖份,多的达20%以上。还含蛋白质、脂肪、磷、铁和维生素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常食荔枝能补脑益身,干制品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补品。荔枝肉性平味甘,可治脾虚久泻、哮喘、胃病腹痛、疝气痛等症。鲜荔枝、荔枝干和荔枝罐头,畅销国内外。果壳、根、树干可提取栲胶。

☚ 龙眼   芒果 ☛

荔枝

荔枝

1975年广西合浦县堂排二号墓出土。摘成颗粒盛装在一件青铜锅里,已炭化,果皮与果核保存完好,形状可辨。荔枝为我国南方特产,西汉初南越王赵佗曾将荔枝作为珍果进献汉高祖刘邦。广西栽培荔枝的历史,以前多持外引品种于三国时期始种之说。这批荔枝实物,属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标本,证明广西汉代已种植荔枝。

☚ 青蚶   铁冬青叶 ☛

荔枝lìzhī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丹荔、勒荔、丽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果实。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甘、酸, 温。入脾、肝经。生津止渴, 补脾养血, 理气止痛。治烦渴、脾虚泄泻、病后体弱、胃痛、呃逆, 煎服: 15 ~ 30 克。捣敷, 治瘰疬溃烂、疔疮肿毒; 烧存性, 研末撒, 治外伤出血。果肉含葡萄糖66%, 还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

荔枝

荔枝

lychee


荔枝

lychee;litchi

荔枝

水果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作离枝。因用刀枝展其枝实时,使枝干相离而名。《本草纲目·果部》又称丹荔,由干时肉红而得名。其实生时肉白,干时肉红,味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8:31